篆刻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是由实用的印章刻制演变而成,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三千多年来,我们的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印迹。本书在浩如烟海的印迹中,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追求,精选出具有特色的印章作品6000余方,把从先秦到清末,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印痕按时间排序、归纳,称之为“唯用篇”。把从明代文彭起,以艺术创作为主要目的的印痕按风格、流派归纳,称之为“唯美篇”一方面可使读者初步领略中国篆刻艺术的风采,另一方面为初学篆刻者在学习中提供实用的参考。
《朱复戡艺术馆馆藏作品选:朱复戡书法篆刻》内容包括有篆书《晋宋二爨合璧》题端、行书跋爨君碑、楷书上海四明公所南厂建置记拓片、楷书上海四明公所北廒建置记拓片、草书致戴季陶信札、酶《秦二世韶版》并行书跋扇面、草害致无逸潋士信札、行害致鄞郭郎信札、草书缩写《戟圆策?齑策四》等。
山东北朝 石经分布于泰山、铁山、岗山等二十一座山上,字大如斗,被康有为誉为北朝书法的三大宝库(一曰龙门造像,一曰云峰刻石,一曰摩崖刻经)之一。在书法 享有极高声誉。三十年来,山东省石刻博物馆对这批资料进行了全面科学考察,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冈山入楞伽经/中国石刻书法精粹》收录其中石刻作品以供书法爱好者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