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一说为琅琊临沂人。玄宗开元进士,出为平原太守。肃宗时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刑部尚书,累进封鲁郡公。颜真卿家学渊源,精於书法,师承褚遂良、张旭,而自成一格,是唐代的大书法家。此碑首题“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正书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 102厘米,此碑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史华刊石。天宝十一年(公元 752年)刻於陕西兴平县千福寺,今存西安碑林。
《老碑帖系列: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是老碑帖系列之一,中华民国时期,上海有正书局曾出版过许多碑帖,其中有一本刘鹦收藏的宋拓《集字圣教序》。此本后有董其昌、王铎、刘铁云三人题跋。董其昌称道:此本纸墨奕奕,神采焕发,宋揭中致佳,临池家宝之。」明朝崇祯十三年,受命为南京礼部尚书的王铎,在即将离开北京赴任时,在拓本后题款,称赞此本:「兹帖宋搨之最精者,他刻皆执珪趋拜于其下。
《启功临怀素草书自叙帖》内容简介:坚净居是咨功先生的斋名,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也是名扬海内外的书法大师。他独树高标的书法成就,来自他的天分,更来自他的勤奋。先生对书法的勤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泛的搜集历代法书数据,二是对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三是坚持不懈的临习前贤法书。先生对法书资料的搜求可谓不遗余力,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时期,或节衣缩食购置,或向友人求赐照片,或用书作交换。
《启功临怀素草书自叙帖》内容简介:坚净居是咨功先生的斋名,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也是名扬海内外的书法大师。他独树高标的书法成就,来自他的天分,更来自他的勤奋。先生对书法的勤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泛的搜集历代法书数据,二是对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三是坚持不懈的临习前贤法书。先生对法书资料的搜求可谓不遗余力,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时期,或节衣缩食购置,或向友人求赐照片,或用书作交换。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著的《研山铭/中国历代经典碑帖》是从中国书法史上精选出的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历代经典碑帖,采用了仿真印刷技术,可能地还原作品的原貌印制而成。《研山铭/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适合高中低各水平的书法学习者研习,实为学习书法不可多得的范本。
《颜真卿丛帖(第3册)》介绍了颜真卿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经过了几乎长达三四十年岁月的历练,才稍成自己的面目与气候。继之又以数十年工力百般锤炼、充实,使得“颜体”形神兼具。而其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颜体”终于在书坛巍然屹立。
《碑帖珍品临摹本:米芾书蜀素帖》讲述前有董其昌、清乾隆帝题议,后有明代书家沈周、祝允明、董其昌等人的题跋,这些墨迹,亦颇为珍贵。宋代元祐三年,三十八岁的米芾应湖州郡守林希之邀,浏览风光秀丽的苕溪。在此期间,米芾挥諠写下自作的诗篇《蜀素帖》。《蜀素帖》以其在蜀素上书诗而定名,纵二百七十八毫米,橫二千七百毫米,藏于臺北故宫博物院。此作为米芾盛年时书,其用笔纵橫挥灑,刚柔相济,字迹秀丽,风姿翩翩,是其传世墨迹中的代表作之一。
《怀仁集王羲之书心经》在编排上忠实于原碑,较好地再现了原碑的面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法临习范本。王羲之的原帖、集字帖是最直接的学习书法的方法,《怀仁集王羲之书心经》对于王羲之字的用笔方法和间架结构,提高个人的书写水平有很大帮助。
《中国历代书家墨迹辑录: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的图片资料均采用仿真复制品的高清文件,限度地还原墨迹本色,可谓“下真迹一等”。文字内容包括作品简介和作品释文,适合高中低各水平的书法学习者研习,实为学习书法不可多得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