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语戏人——粤剧掌故趣闻轶事》是资深粤剧编导蔡孝本老师,凭借在粤剧行内从业多年的亲身体验,把粤剧戏人在粉墨生涯中的零碎琐事,缀玉成珠,借此为媒介,以小见大,展示粤剧艺人的生存状态及粤剧艺人的生存状态及粤剧行业的更迭兴衰,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府文化的沿革与流变。 《戏语戏人——粤剧掌故趣闻轶事》通过小心翼翼的研究和考证,试图拂开遮盖在历史史实上的神话烟雾,努力去还原传统粤剧的“掌故”(粤剧历史、典章行规及发展过程中的人物故事)、“趣闻”(戏班中有趣味的、仅凭听说得来的人和事)、“轶事”(正史内的记载,散失遗忘的历史事件),以此抚慰现今舞台的萧条与喧嚣。 《戏语戏人——粤剧掌故趣闻轶事》透过轻松幽默的文字,调侃玩笑的笔触来议论戏班的浮华和伶人的往事,我们发现历史上很多戏子与当今
本书应该说是通俗的,不过其内容并不少。有关中国戏曲发展的许多问题,该说的都说了,而且说清了。尽管是“史略”,但依然保持了中国戏曲发展历史面貌的完整性。作者所省略的主要是一些戏曲史专著中的文献史料的引述与考证。一般读者读读这本书,依然可以得到有关中国戏曲历史系统的知识。 本书虽说也属戏曲史的专业著作,但我们编著这本小册子的目的,实在是想普及中国戏曲的历史知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它的过去,关于它的现状,热爱并发展观曲艺术。
《西方舞台美术基础》是一本介绍西方舞台美术的书,也是作者于海勃过去三十余年教学与设计实践(包括先后在中国、英国与美国的教学与实践)中的一些个人体会。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取自作者本人在美国加州大学的设计基础课教案,也包括作者在讲课的一些章节,试图通过这些内容对现代西方舞台美术,尤其是英美两国舞台美术的概况向读者做一系统性的介绍,为希望了解国外舞台美术的人们提供一扇兴趣之窗;或许也可作为专业院校舞台设计课的教材。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中国古典戏曲舞台美术;京剧传统剧目舞台美术;中国戏曲新编剧目舞台美术;地方戏曲舞台美术;地方戏曲舞台美术;中国戏曲舞台美术概论;概念论;功能论;审美论;符号论;综合论等。
《王尔德喜剧:对话·悬念·节奏》一书收入其四出喜剧作品,对领略喜剧大师的锦心妙口,并学习现代喜剧创作以及影视剧创作精髓都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作为市场上一部足本收录王尔德喜剧作品的著作,对于王尔德喜剧作品拜读、研究提供了更全更准确的范本。
《宋元伎艺杂考南北戏曲源流考》内容包括院本与院么、杂扮杂砌考、结语、合生舆杂嘲、合生与戏曲、辨合生非说话四家之一、说话名称解、谈宋人说话的四家、释银字儿、缀字的来源、银字的名称、银字焉哀艳腔调的代称、银字与说话的关系、辨今存裴度还带杂剧非关漠卿作等。
本书是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郑国良先生积二十多年教学实践经验,锲而不舍,搜集整理大量相关图文资料,并加以细细梳理后,才撰写成的一部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西方舞台美术史稿。 综观全书,资料丰富,文笔精炼,尤其是百余幅图稿的确弥足珍贵。作者犹如“看图说话”,对西方戏剧舞台从古希腊的原生态到逐渐成型,又经过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七至十九世纪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变革和演变,直至整个戏剧艺术进入十九世纪后,舞台艺术的持续发展变化过程,均详尽地予以生动解说,并不失时机地注入其独特的学术见解。 这些内容对于从事舞台艺术的读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说,这样精湛的关于戏剧舞台艺术的专业图书,在近几年是难以再度问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