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蜀水》交响套曲是2015年四川交响乐团委约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杨晓忠教授创作的一部交响乐作品集。该作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思想根基,借鉴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上善若水”的含义,套用为“上善蜀水”,聚焦于至善至美的巴山蜀水。作品以“水”为主线,贯穿整部作品的始终。作曲家用五个不同的乐章,形象地表现了“蜀水”的不同形态:Ⅰ.水韵——青流闻道;Ⅱ.水润——春夜喜雨;Ⅲ.水律——江河脉动;Ⅳ.水势——川江放歌;Ⅴ.水德——生生不息,力求表达蜀水所蕴含的“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至尚美德,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人生观。该作品获得2016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交响乐作品集上善蜀水交响套曲(一二三乐章)/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系列丛书》收录的是其中的一、二、三乐章。
《论巴赫》是阿尔伯特·施韦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它是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巨著、经典,甚至,它是一座里程碑。迄今,它已被译成10余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 施韦泽的《论巴赫》为历代的巴赫研究者所青睐,深受专家们的好评。该书在美学理论与实践两端皆具有极高价值,为诸多巴赫研究中的晦涩地带带来曙光。作者论证了巴赫作品的来源、他的管风琴作品、受难曲和康塔塔,分析了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此外,施韦泽对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进行了推敲与讨论,尤其为该领域带来了新曙光。 《论巴赫》的出版将填补巴赫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极大空白。
狄其安教授专门为西林禅寺僧众所唱诵的梵呗,记录乐谱,编印一本《中国汉传佛教常用梵呗》以流通,满足护法居士和音乐爱好者学唱提供方便。《中国汉传佛教常用梵呗(附光盘)》将是中国一本为佛教人士专门编写的梵呗曲集,选用的简谱记谱的方式将更有效地普及此书。
本教材在编写中力求简洁、突出要点,同时强调适切性。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三章钢琴演奏基础训练分为14 个专题,根据综合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各章节的内容都是由浅入深,尤其是针对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学生,在前面乐曲的演奏讲解中增加了知识性和技巧性的提示;另外,为了让学生通过钢琴的基础学习后能掌握儿童歌曲简易的编配、伴奏能力,适应未来工作与学习的需要,编者在每个专题的训练中穿插了儿童歌曲的弹唱训练,并在第四章中简要而系统地讲解了怎样为歌曲编配伴奏的知识要点。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者,《从零起步学陶笛轻松入门》把六孔、十二孔和复管陶笛内容都含括在《从零起步学陶笛轻松入门》中,还收入了40多首陶笛独奏、重奏、合奏作品。配套的2张DVD教学讲解视屏有助于学习者更加直观、规范地掌握陶笛的基本技巧。
《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以数十位摇滚圈内外人士专访实录为基础,客观记录中国摇滚乐二十年风雨历程,细致展示摇滚人的生活状况和创作心态,深入思考中国摇滚乐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下一个时代尚未来临。在此彷徨无着之际,且听这一声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因为先前发生的后必发生,因为在我们的结束中有我们的开始。 从《一无所有》的第一声呐喊,到'90现代音乐会的群星璀璨,从'94红磡中国摇滚势力的桀骜飞扬,到星殒人散繁华落尽满纸唏嘘,中国摇滚经历了一个伤感的轮回。 然而,在轮回之外,在宿命之后,在繁华与衰败之下,是中国摇滚人彷徨的坚持,迷惘的奋斗,尴尬的希冀,真实的人生,是微弱却又炽热的摇滚精神。
本书是“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系列之一,能为广大爱好音乐的中小学生及其教师,在获取音乐知识,进而在更深领略音乐艺术妙处、热爱音乐艺术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产生广泛的影响。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图文并茂,增强直观性和可看性;文字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尽可能生动有趣,使得读者好读、爱读,从而能真正起到传播音乐知识的作用。
本书采用了简明易学、适合吉他弹唱教学的六线谱与简谱,并且六线谱的记谱方法有所创新,既标明了左手的和弦指法,也标明了右手的指法与弹奏技巧。编著本书旨在便于教学和自学,它不仅是一本吉他教科书,也是一本的吉他弹唱曲集。书中每章每课均配有相应的插图和漫画,使全书更加富有情趣。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平克?弗洛伊德》收录英国迷幻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专辑专业乐评和一手访谈精彩实录,包括大量私家罕见照片,全景重现这支传奇乐队的音乐创作生涯。中文版特别邀请音乐图书译者经雷监制。
《趣味钢琴曲选:献给老年朋友2(修订版)》根据选用经典曲目和简化弹奏技术两条原则,选取了一些大家喜爱的现代的通俗小曲,同时为了满足有钢琴基础和弹奏能力的朋友需要,也适当选用了一些难度稍大、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趣味钢琴曲选:献给老年朋友2(修订版)》配有示范,再给读者带来欣赏的同时,也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启示。
《贝利尼艺术歌曲选》中的大部分曲子,按传统习惯男女均可选唱,并可按买际的首域移调使用。 除了对每首歌曲的歌词进行了传统意义上的译配之外,还对每首歌曲进行了字对字的“直译”和全句的“意译”。译文部分采用三行的方式进行:行是意大利语原文;第二行是针对每个单词的字对字翻译,即“直译”;第三行才是整个句子的完整意思,即“意译”。而“译配”,则是在“意译”基础上的再加工。这样做,便于歌唱者既了解所唱的每一个具体的意大利语单词的意思,又能综合理解全句歌词的含义。注意:字对字翻译时,歌词中反复吟唱的词句或段落略去;另外,冠词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则用符号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