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金像奖”其实是个俗称,它的正名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奖品是一尊英俊魁伟富有男性魅力的青年镀金人像。一个纯属偶然的情况,有人把这尊象片荣誉和幸福的塑像唤作“奥斯卡”,后来人们在许多场合似乎更愿意使用“奥斯卡金像奖”这个响亮而动听的名称。 好听的电影音乐往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百年不厌。作者多年从事娱乐场所的钢琴演奏,将大家熟悉的“奥斯卡”音乐歌曲改编成钢琴曲,在编配手法上力求简练而不失音乐美感,难度不大,适合广大钢琴爱好者学习弹奏。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普及版)》是介于车尔尼599和849、299之间的初级练习曲,一本注重音乐性、将手指的技术练习融于音乐小曲之中的练习曲,较之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练习25首》虽无标题,却有异曲同工之意,同时更多一些手指独立能力、控制能力的训练,是一本既有情趣、又为进人中级程度打下基础的教程。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第100号》内容包括25首练习曲都是兼具技术性、趣味性的小曲。国内外有诸多版本。此次出版,尊重原版为前提,根据国内实际情况略作调整、重新排版。方便钢琴初学者及师长选择使用。《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第100号》为近代德国钢琴练习曲,由布格缪勒作曲。
海因里希·格尔默编订的这本《车尔尼82首初中级进阶练习曲(适合3-6级程度练习)》是钢琴小博士曲库乐谱系列之一。全书共分两部分,内容包括50首小练习曲和32首练习曲。全书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
本教材在编写中力求简洁、突出要点,同时强调适切性。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三章钢琴演奏基础训练分为14 个专题,根据综合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各章节的内容都是由浅入深,尤其是针对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学生,在前面乐曲的演奏讲解中增加了知识性和技巧性的提示;另外,为了让学生通过钢琴的基础学习后能掌握儿童歌曲简易的编配、伴奏能力,适应未来工作与学习的需要,编者在每个专题的训练中穿插了儿童歌曲的弹唱训练,并在第四章中简要而系统地讲解了怎样为歌曲编配伴奏的知识要点。
一、本书的特点 我对以前出版的中国钢琴作品曲谱作了阅读、思索和研究,发现不同的版本在连线、跳音、速度、力度等的标记不尽一样,多数乐谱没有指法和踏板标记,有些作品甚至在乐谱的长短、段落上也有较大的出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竭尽所能地收集能够找到的资料,选取部分中国钢琴作品并找到它们各自的乐谱,然后运用我有限的知识,遵循“方便、实用、创新、全面”的原则,使书中的每一首钢琴作品具备如下特点: 1.详尽的指法、踏板标记。 2.小节数标记。如果乐曲中有虚线画的小节线,为了方便,仍然按照其标记计算小节数;如果乐曲开始是弱起小节,弱起小节不作为小节,把弱起小节的后一个完整小节作为小节,后面依次计算小节数。 3.曲作者、作品介绍、演奏提示。 4.弹奏提示后面的“延伸阅读”,是对本曲相关知识的介
该书装帧设计精美,采用大开本印刷,便于读者使用,收藏,这些美妙的赏心悦耳的中外钢琴名曲,对广大钢琴爱好者来说,不仅陶冶了性情,更加增强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和信心,是钢琴学习者的切实有效的学习材料。
《趣味钢琴曲选:献给老年朋友2(修订版)》根据选用经典曲目和简化弹奏技术两条原则,选取了一些大家喜爱的现代的通俗小曲,同时为了满足有钢琴基础和弹奏能力的朋友需要,也适当选用了一些难度稍大、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趣味钢琴曲选:献给老年朋友2(修订版)》配有示范,再给读者带来欣赏的同时,也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启示。
本书是一本涵盖爵士钢琴理论和实用技巧练习的综合性教材是迫切需要的。 许多有抱负的年轻钢琴家都意识到,加强即兴演奏技巧的关键是要掌握基本理论、理解理论知识的精华。但是,由于许多书只是一堆沉闷的理论解说,他们很快就放弃了理论部分的学习。同样地,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敲击键盘,也是很枯燥乏味的。 本书并未全面覆盖创作或者演奏音乐所需的所有元素。但是,每个章节都透彻地解说了一种具体的技巧,并有相应的练习曲目。同时,也探讨了从拉格泰姆音乐结束到不断发展的爵士乐的开始的不同思想流派的惯用语言和风格特征。
《钢琴的艺术(精)》,本书引进自美国,在美国多次增补修订再版,作者大卫·杜巴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钢琴家、教育家、资深调频音乐台主持人。他的《钢琴黄金时代》荣获了艾美奖。本书是学习和研究音乐及音乐爱好者无法抗拒的盛宴。大卫·杜巴娓娓道来,涵盖了异彩纷呈的钢琴家和钢琴作品的大事记。作者把作曲家按字目顺序排列,对优秀的音乐作品、独奏和协奏曲发表了深刻的见解和评论。是至今为止仅有的一本介绍了所有主要钢琴家及其重要曲目的典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