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场雨停歇之后,我出发了。空气因我的目光而发亮。秘密小径也露出了轮廓。树林静静地等候——他们听说过我和你的约定。桥下的河里游着昔日的负,岸上长出了今天的柳。啊,风,回到了它该有的和气。云的上面可能就是天堂;天堂的天空也许还是有云。这是春天的个下午。我知道,前方某处,将会有人给我一个拥抱。《走向春天的下午》描绘了一个小女孩带着对朋友的回忆去履行和朋友的约定的故事。作者用童真的笔调和对孩童心理的细腻把握,将一个孩子成长的心灵历程温暖呈现。画面感人,主题充满温暖的希望。
昨夜的梦还未醒,今夜的梦又来袭,真的,假的,我也分不清。星期天的早晨,有人在歌唱,我醒来又睡去。 歌声从苍白的天花板里传来,从枯萎的玫瑰花丛传来;歌声从滴水的冷气孔中传来,从叹气的闹钟里传来,歌声从幽黯的森林里传来,从起雾的海边传来。 我在城市里老是醒不来,翻翻覆覆又睡了。是你在唱歌吗?走音了。 我的猫,在我昏沉中,悄悄离家出走了。
他当寂寞以天崩地裂之势袭卷而来, 唯有强烈的思念才能它回到想望的地方…… 蓝石头静静躺在森林深处,度过了一万年之久。它以为它会永远待在这里,直到地老天荒。但是,一场漫天大火烧毁了森林,美丽的蓝石头被撞裂成两半,一半留在森林里,另一半却被运往城市…… 这是一个关于寂寞与追寻的故事。藉由蓝石头华丽而又沧桑的旅程,我们仿佛看到,即使是一丝希望的光芒,也可以照亮整个宇宙的黑暗。
和他分手的那天傍晚,她的猫咪不见了……幾米这本以“猫”为绘画主题的小品,单纯动人,在他的作品中极具特殊性!传达了对“猫”的深刻爱恋,也诉说了一个都会女子的失恋心情。 恍惚、惆怅、寻找、失落……在幾米诗意的笔下,这些情绪像温暖的潮水,缓慢却气势慑人地袭来。城市中的孤单和彷徨,幾米总是看得透彻,这会儿他进入一个同时失去恋人和宠物的女子心灵,把那种淡淡的哀伤刻画极深。 “猫咪哪里去了?”路灯上、树影中……,都是,又都不是。每一幅图画中可爱的猫咪,都藏着动人的故事。 小时候我很怕猫,认为猫是一种神秘的动物。结婚后开始养猫,对猫的感觉有了转变。渐渐地,我已习惯画图时总有猫舒舒服服蜷卧着,陪伴我。 小太阳、小月亮和花花是现在家里的三只宠猫,猫爸爸、猫妈妈和猫小孩,刚好对照着
这是一个内在温柔,又内质丰厚的故事。在表面的安静下,展现一个男子深泓如海一样的幽闭内心。 画中那淡而遥远的是什么,你得自己去捕捉。看了才知道深寂又诗意的心情,当如何在现实与想像之间没有拘限的穿透。 几米的画来自心灵,那握着画笔的手是为了敏锐且丰富的灵魂服劳役的。 一张接着一张,不停歇的线条、无边无际的墨与水,画画的人动着手,更动着心思意念。 几米有一只像狗忠心,像猫一样贴心,像爱人一样深情的鱼。他让鱼儿对我们微笑,我们微醺地跟着全儿这个故事,随着鱼儿笑,和着主人的舞步,慢慢地回归大海……鱼儿不经意地滑入我们心底,我们分不表是鱼在微笑,或是人在微笑。 这是一出迷人的戏码,更是一本狗一样忠心,像猫一样贴心,像爱人一样深情的书。
“请问你愿不愿捐出一滴眼泪,帮助小天使娜娜破除咒语?”眼镜小乖问。 “我愿意,但妳是否也可以帮我找到一个愿意爱我的人?”恋爱的云说。 “可是,我看不见这个世界,我可能为你找到一个盲目的爱情。” “爱情本来就是盲目的,我并不在乎。” “可是每个人都在睁大着眼睛寻找爱情,没有人想要一个盲目的爱情啊。” “也许找寻一份真爱,并不仅是需要看得见……” 黄秋秋每天忙着捕捉生命中转眼消逝的美丽;黑面娃人想要一个新主人;恋爱的云寻找爱情的答案;绷带马想要找回失落的童年……也许,每个人心中想要追寻的,其实是一个更完整的自我……
意外发生之後,她受了伤,他却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和他在一起做过的许多梦,现在都不可能实现了。她经常带著泪水入梦,总是梦到同样的风景:他们俩人站在树下﹐幸福地等待花开。然而一阵狂风吹过,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 有时她会隐隐感觉到一阵蝴蝶拍翅般的轻柔微风,一股幽幽袅袅的清雅花香……似乎有人一直在她耳边殷殷叮咛,时时保护著她。她相信是他变成了天使,守护著她。 但她不了解天使的宿命,不知道当她睁开双眼,重新看见这个世界时,却再也听不见那温暖的声音……
故事的主角是两个8岁的孩子。一个叫小蝴蝶———“大家都说我好可爱,只是有一点点凶。”另一个叫小披风,“我也很可爱,而且我一点也不凶。”几米透过两个小孩子来看世界:“小蝴蝶”古灵精怪,“小披风”忧郁沉思,在他们眼中这世界有点可爱、有点疯狂、有点好玩、又有点不可理喻。 他们有自己单纯的逻辑和快乐,也有对生活的疑惑和不解。 几米的画笔从两个小孩一天的早起开始闯入他们内心多彩的世界。两个小孩子的童言无忌,有的很熟悉:“人生本来就是不停地向左走又向右走。”有的很荒诞:“每一个缺水的夏天都是上帝惹的祸。”有的很可笑:“每天一大早,张开眼睛的时候,你都会想到什么?”“呃,好像都是:‘完蛋,又睡过头了’。”有的很机智:“每天都过一样的生活?好无聊喔!”“可是,每天都过不一样的生活,那很
昨夜的梦还未醒,今夜的梦又来袭,真的,假的,我也分不清。星期天的早晨,有人在歌唱,我醒来又睡去。 歌声从苍白的天花板里传来,从枯萎的玫瑰花丛传来;歌声从滴水的冷气孔中传来,从叹气的闹钟里传来,歌声从幽黯的森林里传来,从起雾的海边传来。 我在城市里老是醒不来,翻翻覆覆又睡了。是你在唱歌吗?走音了。 我的猫,在我昏沉中,悄悄离家出走了。
有个十岁女儿的几米,愈来愈能体会存在于大人与小孩之间的矛盾;明明有浓浓的爱,却常常搞得彼此怒目而视,眼看着可爱的天使在下一秒钟化身成恶魔。 身为父亲的几米头痛而无奈,身为创作者的几米却看到了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灵。 于是,和孩子同样敏感的几米,用一张张图和几句话,便明白地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孩子的担忧、恐惧、疑惑、快乐和愿望。当然还有抗议,抗议大人对他们想法的漠视,抗议这个世界对小孩的种种误解。我们这才听到小小身影在对我们说,〔嘿!不要用你们大人的想法和眼光来看我,大人看不到我们内心的奇幻彩虹!〕 《先知》纪伯伦说,〔孩子的灵魂栖息在明日之屋,那是大人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 读着几米的书,我们会忆起自己也曾是小孩,而小孩的世界,和成人的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