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珍藏》(袖珍本礼盒装)精选中外经典漫画中的优秀篇章,以作家专辑盒装形式出版。为更符合当下小读者的接受习惯,对黑白原作加上颜色,同时请专门作者对部分作品配上简短的幽默文字。力求以所收作品的经典代表性、书籍装帧设计的精美以及图文并茂的幽默效果,使之成为令小读者一生受益的经典漫画典藏。本套为《父与子》,作者是德国漫画家卜劳恩,他在《父与子》中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一束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父与子》的故事取材于现实中奥塞尔与爱子克里斯蒂安的生活。克里斯蒂安年仅三岁,天真可爱又调皮非常,他为父亲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灵感。德国的《斯卡拉》杂志曾发表了一幅奥塞尔伏在地上给儿子当马骑的照片,并写道: 尽管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很短暂,但连环漫画《父与子》的素材多来源于此。
《幽默笑话精选3000则》语言诙谐,故事生动,短小精悍,向来受群众喜爱。《幽默笑话精选3000则》从金盾出版社已出版的《家庭幽默笑话500则》、《情侣幽默笑话400则》等15册书、共6170则幽默笑话中,精选了3000则,以飨读者。
《父与子》漫画全集是我编的一百四十多种漫画书中最成功的一本。20年来,这部作品在我国的流行程度实际上已超过了欧美,就像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一样,《父与子》已成为我国一代代小读者最喜爱的读物。我一直有两个愿望,一是为卜劳恩黑自版的《父与子》着色,~是写~部全面评介卜劳恩生平创作的书(当年我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那本l6开的介绍卜劳恩与《父与子》的书,因为受到很多限制,不少珍贵的资料都没有编入),但是由于忙,这两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自从2004年《美国连环漫画史》终稿后,我件迫不及待去做的事,便是为《父与子》着色。 翻看我以前画的一些彩色连环漫画,最感遗憾的要数色彩。那个时候,的案头参考资料是夕卜文版的《丁丁历险记》,但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纯净、透明、响亮的色彩,是我们很难达到的,因
《父与子》是1933—1937年陆续连载于《柏林画报》上的漫画作品,战后才得以集结出版。全书内容取材于作者卜劳恩与父亲和儿子的生活点滴,凝聚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对儿子的浓浓爱意。书中有对于普通生活
《父与子》漫画全集是我编的一百四十多种漫画书中最成功的一本。20年来,这部作品在我国的流行程度实际上已超过了欧美,就像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一样,《父与子》已成为我国一代代小读者最喜爱的读物。我一直有两个愿望,一是为卜劳恩黑自版的《父与子》着色,~是写~部全面评介卜劳恩生平创作的书(当年我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那本l6开的介绍卜劳恩与《父与子》的书,因为受到很多限制,不少珍贵的资料都没有编入),但是由于忙,这两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自从2004年《美国连环漫画史》终稿后,我件迫不及待去做的事,便是为《父与子》着色。 翻看我以前画的一些彩色连环漫画,最感遗憾的要数色彩。那个时候,的案头参考资料是夕卜文版的《丁丁历险记》,但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纯净、透明、响亮的色彩,是我们很难达到的,因
1934年12月13日,《父与子》的连环漫画故事《糟糕的家庭作业》在《柏林画报》刊载问世。这本长篇连环漫画溢满了卜劳恩对三岁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爱子之情。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深沉而真挚,深入人心。整本漫画通俗易懂,引人发笑。
《父与子》漫画全集是我编的一百四十多种漫画书中最成功的一本。20年来,这部作品在我国的流行程度实际上已超过了欧美,就像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一样,《父与子》已成为我国一代代小读者最喜爱的读物。我一直有两个愿望,一是为卜劳恩黑自版的《父与子》着色,~是写~部全面评介卜劳恩生平创作的书(当年我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那本l6开的介绍卜劳恩与《父与子》的书,因为受到很多限制,不少珍贵的资料都没有编入),但是由于忙,这两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自从2004年《美国连环漫画史》终稿后,我件迫不及待去做的事,便是为《父与子》着色。 翻看我以前画的一些彩色连环漫画,最感遗憾的要数色彩。那个时候,的案头参考资料是夕卜文版的《丁丁历险记》,但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纯净、透明、响亮的色彩,是我们很难达到的,因
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世界。《父与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充满着智慧之光,流露出纯真的父子之情,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巨匠,《父与子》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受到人们一致高度的赞扬,声誉远远地越出了国界。
《父与子》是1933-1937年陆续连载于《柏林画报》上的漫画作品,战后才得以集结出版。全书内容取材于作者卜劳恩与父亲和儿子的生活点滴,凝聚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对儿子的浓浓爱意。书中有对于普通生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偶获巨额财富后依旧保持本心的生活观,有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而在这所有爆笑捧腹的图画背后,则是饱满到溢出的亲情和爱。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内容又是人类无私的亲情,所以《父与子》才会历经七十余年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