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及其发展历史,国际的主要认可组织以及国外的合格评定制度等。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地分析了消费者和企业对认证的认知态度,消费者对认证的认知意愿,企业的认证动机等因素,提出了认证认可的监管思路与对策,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认证认可制度研究》可供认证认可管理人员及认证机构专业人员阅读。
食品生产中要考虑的卫生和穿着要求是什么?空气质量在医疗器械集中的房间须符合什么标准?同安全食品加工有关的热力管道的位置如何?哪些添加剂和放射性物质可用于保存食品?无论怎样你都需要了解有关HAC—CP,从农场到餐桌或从工厂到医院,这本美国质量协会食品药品化妆品委员会编写本书涵盖的有关内容。 为满足审核者的需要和为CQA—HACCP考核准备,本手册为食品、药品和化妆品行业的审核者提供了性的资源。按照CQA—HACCP知识的主体,本书是由工业、学术界和政府机构中的质量专家所撰写,它提供了作为产品安全体系和创建HACCP小组的基本步骤的HACCP历史总的观感——如进行危害分析、建立监控规程和HACCP体系的执行与维持,这些都包括在作为质量体系的HACCP原理之内。本书涵盖了在食品加工业中的HACCP并用一章提到了医疗器械。对那些准备进行新的CQA—HAC
杨吉华主编的《品质主管手册(实战精华版)》主要介绍了:品质主管任职要求;如何控制来料品质;制程品质控制;品质稽核与出货品质控制;品质工程(QE)控制;如何管理质量记录和信息;如伺运用QC手法分析质量问题;品质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有图表,有案例,有自我检测,通过细致入微的导读及自我评估,让企业人从到,从基层员工成长为一名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
本书在分析了现行的23个抽样检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概括介绍了抽样检验的基本规则,包括抽样检验的数学基础、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与程序、抽样检验方案的选择等内容;简要介绍了《抽样检验导则》等4个指导抽样检验的基础标准;详细介绍了稳定批的连续批和孤立批计数与计量抽样检验标准、流动批抽样检验标准、散料抽样检验标准等19个现行的抽样检验国家标准,重点介绍了这些标准的术语、符号,特点、适用范围及使用条件,抽样检验的对象,抽样表和图的构成,抽样检验程序与使用步骤、方法,各种抽样检验方法的分析对比及其应用示例等重要内容。 本书具有内容全面、含量大,可操作性强,文字通俗易懂的特点,是质量监督、质量检验与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科技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其他有关人员在使用中参考。
本书根据2000版GB/19000系列标准,对原书《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和第二章GB/T19000-9000系列标准简介作了较大改动,并且新增了第十一章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控制,删去了原节书中的第九章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还对原书其他章节作了相应的修订。 在第二章GB/T19000-9000系列标准简介中,增加了2000年版的GB/T19000-9000系列标准的内容,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2000年版标准中所提出的质量管理的8项原则、12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且分析了1994年版标准和2000年版标准的异同。 在第十一章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控制,讲述了安全生产控制的任务、安全生产控制的内容和措施,较详细地介绍了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以及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同时还讲述了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安全监理中的任务与内容。
本书是古畑先生著作的书中之一,它主要论述:企业管理者应按五项主义思想进行质量管理,即到现场去,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分析,正确了解现实,并确认是否符合原理、原则,然后及时作出决策,进行修正、调控,使之达到计划目标,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作者从说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开始,结合生产现场的具体实例和实际经验,归纳整理出质量管理所必需的诸要素,循循引导读者奖五项主义(所谓“五项主义”,是指以“现场、现物、现实和原理、原则”五项为根本出发点的管理思想方法)思想灵活运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达到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使企业在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工商管理经典译丛·运营管理系列:质量管理·整合供应链(第4版)》是一本北美的质量管理教材,第4版集中围绕集成供应链这一主题,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质量和质量管理问题。同时,从持续质量改进的角度出发,提出权变的观点,基于企业的不同实际情况,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和方法。
本书以流程图和工作标准的形式介绍了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流程,包括质量目标与计划管理、产品设计质量管理、进料检验与外协质量管理、生产设备质量管理、制程检验管理、质量控制管理、产品检验管理、质量信息与质量改进管理、质量体系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售后服务质量管理、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外部检验管理等13大事项的81个流程,流程步骤清晰,执行主体明确,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任务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流程设计者、培训和管理咨询人员、高等院校管理专业师生阅读、使用。
六西格玛管理作为新经济环境下获得并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被世界先进企业普遍认可。如何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内涵并和各自企业的具体发展结合起来,是企业推进六西格玛工作的关键所在。本书突出了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和具体流程的结合,在系统介绍六西格玛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围绕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辅以丰富翔实的案例供参考,同时还剖析了六西格玛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的协同应用关系,使读者得到对六西格玛理论更深刻的体会。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机关干部、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本书共2篇14章,主要介绍了质量技术监督总论、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认证认可、质量监督、食品及其相关产品和化妆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检疫报检通关简述、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出入境检验检疫签证、原产地证业务及金伯利证书制度、与检验检疫行为有关的法律责任、技术性贸易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文字简练,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了解质量安全相关知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的参考书籍。
全书共编著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示范程序文件50多个,精选常见GJB9001B不合格案例130多个,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不合格项案例37个,优选一组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质量经济性分析、价值工程和风险管理等相关工程技术的应用实例。精心策划了装备承制单位实施GJB90018标准的示范文件、典型案例、效果评价“三位一体,,的操作模型。 本书适合从事装备科研、生产、维修、技术服务的管理者,质量、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装备采购部门人员、军事代表,体系审核员、资格审查员使用;也可供认证机构以及院校教学、培训和咨询机构人员使用和参考。
本书以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GB/T 19580-2004《绩效评价准则》及GB/T 19016-2000《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质量指南》4个标准为依据,以管理职能模块为主线进行串接,详细介绍了管理标准及评价准则和现代企业项目管理技术及方法。 全书共八章,分别为领导与领导作用,战略与战略规划,顾客与市场,资源与资源管理,过程与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管理评审与自我评定。 本书适合已通过 9001认证,拟追求管理水平走向的企业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质量认证咨询、审核人员参考。
《质量管理体系》是《药品GMP指南》之一,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编写,紧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要求,结合GMP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企业具体实践、参考主要国际指南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阐述,描述一个全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模型。 包括六部分内容:前言、质量管理体系概述、产品质量实现的要素、质量保证要素、质量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系统文件。可供药品生产企业及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药品监管等单位的管理、技术、生产和检查人员参考使用。
《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处理及应用》阐述风险信息规范化描述方法,提出风险信息采集和处理流程,对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分析技术和风险预警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简要介绍了研发的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系统。《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处理及应用》适用于从事消费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政府、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为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提供借鉴指导。
质量经营与全面质量管理(TQM)本质上是一样的,但质量经营更加明确地强调了质量与经营的关系、质量在经营中的核心位置。质量经营的主要内容是:经营活动必须以产品质量为重点、为根本,以用户满意的产品质量求效益;围绕经营目的,用质量管理的观点和方法找出经营中的问题,持续改进;以人为本,实现全员参加;践行社会责任。 本书为质量经营的提出者、原东京大学工学部久米均博士的代表作,也是质量经营方面的一本入门书。原版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 本书是版本,由我国质量专家、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马林翻译并审校。马林女士曾留学日本,师从本书作者久米均教授,在东京大学久米研究室研修质量管理。
的改善大师今井正明认为,提高质量和改善工作效果应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体现,关键性之处是现场,也就是实际发生行动的场所。所有企业都要开展三项赚取利润的主要活动:研发、生产和销售。若缺少这些活动,公司便无法生存并获长远发展,而现场正是这三项活动发生的场所。 “现场改善”与欧美管理方式的不同处,在于不需复杂的技术、烦琐的程序和昂贵的设备,只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准时生产方式、可视管理等,便能轻易解决组织积弊,获得高水平的质量和巨额利润。
本书在分析了现行的23个抽样检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概括介绍了抽样检验的基本规则,包括抽样检验的数学基础、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与程序、抽样检验方案的选择等内容;简要介绍了《抽样检验导则》等4个指导抽样检验的基础标准;详细介绍了稳定批的连续批和孤立批计数与计量抽样检验标准、流动批抽样检验标准、散料抽样检验标准等19个现行的抽样检验国家标准,重点介绍了这些标准的术语、符号,特点、适用范围及使用条件,抽样检验的对象,抽样表和图的构成,抽样检验程序与使用步骤、方法,各种抽样检验方法的分析对比及其应用示例等重要内容。 本书具有内容全面、含量大,可操作性强,文字通俗易懂的特点,是质量监督、质量检验与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科技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其他有关人员在使用中参考。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及内部审核实务》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认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过程,共分为认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标准术语的理解和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认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准备、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跟踪审核12个工作项目。本教材由白洁、高立荣担任主编。
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填补了证券业宣贯 9000国际标准体系的空白,不仅为证券业推广 9000国际标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范本,而且对其他有意采用 9000国际标准或对之感兴趣的企业建立和实施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有参考意义。 纵观外证券业,我们强烈地感到:那些在残酷竞争中仍能昂首挺立的“不倒翁”均是规范运作的典范。“未来只有信奉者生存的空间,而没有彷徨犹豫者立足的余地”——而对于证券业我却要说:“未来只有规范者生存的空间”——愿与所有致力于推行 9000国际标准的业界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