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也是最困扰法院和学者的问题之一。《英美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从英美法这个特殊的视角出发,研究侵权法中因果关系的核心内涵。通过演绎和归纳的结合,《英美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将以下三点识别为因果关系的核心内涵,即原因与结果之间的条件关系、原因与纯粹条件的对照、将异常条件归于人的行为。《英美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根据休谟和穆勒所坚持的因果关系的规律理论,深入阐发了条件关系的判断方法,并据此评价英美侵权法中的“假若没有”标准和NESS标准。英美侵权法主流观点认为,行为的可责性判断可以替代原因和条件的区分以及将异常条件归于人的行为,此即风险标准。《英美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对风险标准展开驳论,认为原因和条件的区分能够也必须独立于行为的可责性判断,原因和条件的区分是
本书对德国强制执行法进行了简明而全面的讲述,包括强制执行的基本概念,程序要件和执行要件,基于金钱债权对动产、不动产、其他财产权的强制执行,基于物或行为的强制执行,权利保护和法律救济,假扣押和假处分等。书中将知识讲解与法律条文结合,且附有思考问题和基础案例,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德国的强制执行规范。 丛书介绍:欧洲法与比较法前沿译丛 本丛书精选了欧洲各国近三五年来出版的影响力较大、业界评价较高的学术著作进行译介,较为集中地反应了欧洲主要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法律研究的前沿成果。涵盖领域广泛,既有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如国家法、民法、商法、刑事法、刑事诉讼法、法学方法论等,也包括具体制度实操层面且我国现在较为关注的合同法、强制法、食品法、医事法、反歧视法、知识产权法、竞争法等。
本书虽然是在单篇论文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的,但它的主题是一致的。这就是对西文正统法律理论和这种理论背后所潜藏的“法律帝国主义”进行批语以及对非西文法及其背后的文化传统予以尊重,由此在“法律多元”概念框架里来讨论法律移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在基于日本本土的经验研究之上,作者试图在“法律文化的同一性原理”的前提下,来包容西文法和非西文法,并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
中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已经经年。我们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体制之困。我们需要反思如何从更为宏大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如何更为系统、科学地设计中国的司法改革路线图。 《法学译丛·证据科学译丛·“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美国法庭科学的加强之路》作为对美国法庭科学事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与反思的报告,于我们的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美国的法庭科学事业不是一个神话,它同样受制于政治体制、资源、教育、科学发展等因素,同样存在着因法庭科学检验失误而造成的诸多错案。任何盲目崇洋、妄自菲薄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
作为政治哲学和宪法理论方面的学者,艾伦及其著作在英国政治思想史上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该书是艾伦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蕴涵的政治思想与宪法理论曾经在理论界引起不小的轰动。该书出版后不久,便成为美国政治学者和宪法学者,乃至法理学的学者的书目之一。在《公法与政治理论》一书中,洛克林将艾伦作为“自由的规范主义”学派的“颇具分量的理论家”,与德沃金(R. Dworkin)、莱斯特(A. Lester)和乔伊尔(J. Jowell)等人一起成为规范主义自由派的代表人物。该书更是成为现代自由理论的代表作之一,成为研究现代规范主义自由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该书提出的对传统的分权原则、议会主权原则等宪政原则的反思足以引起现代政治学、法学学者的高度关注。该书在英国、美国等公法学界所产生的影响充分体现了该书所具有的学术价值。相信该书在
本书为印度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集成,对于制定.研究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的借鉴作用,有益于我国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普通法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进程,揭示了普通法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独特的法律精神。全书涵盖了由于中央法院和令状制度的产生而出现的普通法律制度中的重要问题,并对地产和侵权行为以及合同诉讼的形式作了充分的论述。最后,作者将刑法的发展作为普通法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系统阐述。本书资料丰富、翔实、研究角度新颖、独特,是有关普通法的部经典译作。
在法学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法学大师提出和论证了众多的经典命题,有的是多年的沉思和科学的总结;有的是经过激烈的交锋,历经了漫长的探索。正是这些经典,使法学经久不衰,永葆青春;正是这些命题,使法学千锤百炼而成为治国之学、权利之学。法学经典命题展现法学家的魅力,显示了法官们的风采。经典命题源于实践,扎根生活,历经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升华,促使法学挺进了科学的殿堂。 西方法学,历史悠久,经典命题,光彩夺目。经典受学者鉴赏、命题博名家的青睐。尽管西方法学名家受历史与阶级的局限,不可避免地留下其所处地位的烙印,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命题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要求。由于法学的历史继承性和“洋为中用”的原则,这些西方的法学经典命题对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有借鉴作用。
《美国专利诉讼攻防策略运用》从基础开始,介绍构成美国专利诉讼实体法部之专利法(法条及判例)及程序法部分之联邦民事诉讼程序法。借此,使读者认识专利法定义下专利的意义、侵权的定义及专利法所规定被告之防卫及反诉,从而使读者能知悉专利诉讼程序中每一个程序的意义,从诉讼开始、审讯前会议、搜证程序、专利主张界定程序到审讯程序,甚至于简易判决、依法判决,等等。清楚了解原告及被告在各程序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举证责任,从而增进对专利实体法、诉讼程序及其规定的了解,进而能运用诉讼之技巧及策略,得以掌控专利诉讼,避免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 产业界的专利工程师、研发工程师、产品事业处之负责人,也包括产业界法务/智财部门之律师及法务人员、产业经营及决策执行者以及于未来者有兴趣或可能接触智财事务之理工或法律
《美国少年犯机构化处遇研究》共分八部分: 部分“基本范畴:美国少 年犯机构化处遇相关概念界定”,主要研究了美国少 年犯的概念、类型化,分析了美国机构化处遇措施中 少年犯的概况。第二部分“历史溯源:美国少年犯机 构化处遇的起源与演变”。第三部分“根基架构:美 国少年犯机构化处遇的理论基础”则主要研究了美国 少年犯机构化处遇的目的、功能和原则。第四部分“ 实体支撑:美国少年犯机构化处遇的组织类型”。第 五部分“现状透视:美国少年犯机构化处遇的当代问 题”。第六部分“动态演化:美国少年犯机构化处遇 的改革进展”。第七部分“问题反观:中国少年犯机 构化处遇的实践与困境”。第八部分“域外镜鉴:美 国少年犯机构化处遇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财产私有制是美国社会结构的基础。没有这种私有制,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便会坍塌。因此,私有财产权制度在法律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毫不奇怪的。美国具有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确私有财产权制度(当然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亦如此)。美国财产法的广泛和复杂使得美国律师也常常难以理解财产所有者具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对于中国同行们来说,要完全理解会有更多困难。因此,这本书向中国读者介绍美国财产法的书本身就表明了一种巨大的努力和成功。 同时,在中美两国加强了解和合作的过程中,这本书有助于促进两国法律文化方面的交流。本书的出版无疑是时机。
《美国司法制度(第2版)》从论述美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渊源、基础理念人手,介绍美国司法体系的基本制度、运作状况、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司法制度的形成,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国家性质与结构,受到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社会需求、利益平衡、传统习惯、文化等社会因素以及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与英国相比,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美国人民在接受英国普通法传统的同时,赋予古老的法律以惊人的生命力,并以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司法制度。自独立战争以来的二百多年时间里,美国法律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过程,已经成为与英国法并驾齐驱的又一代表性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