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共九章、三十九条,明确了党领导政法工作系列重大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明确了制定《条例》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做好新时代党的政法工作,依据是党章、宪法和有关法律,阐明了政法工作的性质、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原则等重大问题。二是明确了政法工作的领导主体及职责,规定了党中央对政法工作实施*领导等重大职权,以及地方党委、党委政法委员会、政法单位党组(党委)的主体责任等。三是明确了党领导政法工作的运行机制,规定了政法工作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决策和执行、监督和责任等制度。 《条例》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学习贯彻和落实《条例》,一要抓好学习培训。我们要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开展专题培训;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战线党员干部全面准确
该书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主编的一本面向党的中高层领导干部的通俗理论读物。该书紧扣 三个关键词 ,即 党性、党风、党纪 ;立足 三篇文章 ,即大家写小文章、专家写通俗文章、干部写调研文章;做好 三个服务 ,即服务于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于干部培训实际,服务于干部健康成长。书稿主题高度聚焦,内容紧跟中央大政方针又密切联系基层实际,有高度又有温度。该书定位准,作者和读者高度契合,即主流作者和读者群体皆为党的中高级干部,起到了交流镜鉴之效用。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是一本关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学术性专著,主要从理论基础、历史轨迹、其他国家政党的经验及现实条件等方面,对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进行了理论性分析。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经验,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梯,是社会发展的必要环节。我们党自成立以来,积极投身于革命、建设、改革以及反腐倡廉的实践,历来注重实践经验的学习、研究、总结和运用。善于总结经验、运用经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进
本书内容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党的最新精神,以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党中央对新时期组织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规定要求;从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上对党的组织工作近年来积累的新鲜经验和有效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知识与实务的结合上对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党务工作做了全面阐述和具体介绍。可以说,本书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工作水平,培养组工干部和党务工作者的履职素质与业务能力,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从作者李海文从事党史研究30余年来写的数百文章中,精编28篇(含附录)而成。时间跨度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涉及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华国锋、彭真、张浩、师哲、江青、聂元梓……涉及事件:反王明斗争、解决张国焘问题、国共第二次合作密谈、出兵朝鲜、越南停战谈判、“文革”第一张大字报、农村包产到户……
《社会变革中的共青团》以共青团90多年奋斗历程为研究跨度,结合不同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特点、中国共产党的阶段性目标、要求以及青年的具体特征与需求,分七个章节对共青团的时代使命、组织形态的变迁、青年价值、服务青年的能力、维护权益的政治空间、团干部的成长路径以及党、团、青年三者的关系进行深度分析,作者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理论,深入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对共青团90多年发展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社会逻辑提出自己独到的研判。
本书以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依据,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方面,梳理出党员干部的108个纪律禁区,通过典型案例帮助党员干部认识各种违纪行为的表现和危害,认清纪律“红线”,清楚哪些话不该说、哪些事不能做,帮助党员干部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全书配插了108幅生动形象的漫画,可以使读者通过漫画这种夸张而又诙谐幽默的表现方式加深对条例规定的纪律禁区的认识。
本书是在新形势下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探索,研究内容涵盖全面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建制度建设、干部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学生党建专题、教工党支部建设、纪检监察工作、统战工作、文化育人等高校党建核心和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系统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辉煌历程,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研究室组织编写了本书。 本书着重记载从1949年9月至2019年7月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事件,主要内容有:一是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指示;二是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重要工作部署,以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察部)主要领导同志讲话和指示;三是制定出台的重要法规制度、查办的重大案件、开展的重要专项工作等。 本书入选中央宣传部2019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和壮大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偶然”?95年来党走过的道路及其曲折历程,对当下及未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有哪些启示?四百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几个“版本”?为什么只有中国道路有如此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以及关键时刻的道路抉择在本书中均有全面的揭示,是95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路剖析,是作者不间断思考和研究的总结。从《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到《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每逢关键时刻的决策以及命运,尤其是从重大历史事件中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产生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一直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在实践中不断把成功的选择和失败的选择做比较,有时呈痛苦的反省,终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加强纪律建设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我们党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坚定决心。 本书根据基层组织开展党课教育的需要,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紧扣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从党员、党的干部、党员领导干部这三个层次读者对象的实际出发,集中阐释了党员干部纪律建设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党的政治纪律、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经济纪律,等等。本书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理解党的纪律、正确执行党的纪律、树立正确的党纪观
为帮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提高纪律意识,快速便捷地学习、掌握党的六项纪律的知与行,本书从基本含义、重要意义、负面清单等方面,对六项纪律的基本知识做了全面梳理;通过以案说纪、纪法链接、廉洁提醒等形式,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做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处,便于读者用纪律的尺度衡量和校准自身的一言一行。本书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行性,可以帮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坚持高线,守住底线,筑牢防线,不越红线,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本书紧紧围绕“初心”这个主题,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国范围(其中一部分是北京党史人物)55位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人物的家书、遗嘱、自述、诗章、箴言、电报、日记等八类文字,字里行间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彰显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理性、鲜活性的学习素材。 本书内容选取突破以往同类书籍只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烈人物、遗文的做法,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2人外,还选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8人、改革开放新时期5人,既突出了重点,也兼顾了不同历史时期。 本书撰写手法也突破以往同类作品只是收录遗文、简单注释的形式,而是采取“由来、遗文、延伸阅读、品读
讲仁爱、重民本、守信义、贵承续、推修身、知变易、崇正义、尚和合、顺自然、求大同,既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根本底色之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文化基因之构成内涵。从传统文化基因中,追寻初心之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沃土而自然生发出的先进力量,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特别是在和平年代的长期执政,从深层次文化内涵来挖掘其历史性、文明性基因,为此问题提供合理性乃至合法性的阐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社会、国家团结统一的融合剂,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必然具有与生俱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初心之源:中国共产党的传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工怍”,意识形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伟大导师意识形态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和核心。朱继东著的《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以特别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论为灵魂,以明确意识形态责任的主体论为抓手,以凸显鲜明社会主义属性的立场论为中心,以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能力论为核心,深入分析和集中论述了意识形态思想的真理性、科学性、优选性、有用性和创新性。地位论、主体论、立场论、能力论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密切联系、融为一体,构成相对完整统一的意识形态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本书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学术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可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辅导读物。,"序 抵御意识形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高点起步,突出特色,争创一流”办刊原则。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为领导人才成长和发展服务,为干部教育培训创新服务,为学院教学科研服务。主要栏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建理论、国情研究、延安十三年史、干部教育培训研究等。《中延院文库·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论文汇萃:党的群众路线研究》汇集了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党的群众路线研究的数十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