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严肃活泼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由半小时漫画团队、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专家学者等共同打造。作为专门针对青少年研发的入门级读本,每一处细节均经过严谨考证,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漫画形式,给孩子们讲党的诞生故事。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建立,各地代表相继赶赴上海,1921年7月23日大会拉开帷幕、紧张推进,7月30日暗探夜闯一大会场,大会最后一天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生动还原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本书着重于串起事件与时间之间的因果脉络,让孩子们不仅能理解发生什么,还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发生。 翻开本书,轻松通晓中国共产党建党故事的同时,更能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大党风范,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魅力。大党风范,不由政党的历史年龄决定,不由政党的党员人数决定,不仅要看数量、看规模,更要看其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看其是否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大党风范,它源于近代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华民族的危亡,源于中国共产党立党的初心和使命,源于党在百年奋斗中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对责任的自觉。大党风范,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恢宏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并不断发扬光大,更重要更本质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品格、组织塑造、领导智慧、精神境界等方面的集中体现。
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还丹粟粒变金姿。共产党人的修养就像瓷瓶,炼成难,摧毁易。人生在世,立事难,败事易;学好难,学坏易;修行难,放纵易……一个有所追求的人,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修养。 新时代新目标、新追求新使命、新担当新期待,对共产党人的修养提出了新要求。共产党人是一面旗帜,在新时代,这面鲜红的旗帜上镌刻上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镌刻上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的新要求,镌刻上了“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新画像,镌刻上了“四有”干部标准的新期待,镌刻上了“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的新标准,镌刻上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能力,镌刻上了“四铁”干部队伍的新追求,镌刻上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新担当…… 修养的实
江英主编,何虎生总主编的《建军大业/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是以中影股份领衔出品的电影《建军大业》为依据,用翔实的史料,讲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重要历史事件,用生动的笔墨记录了
《“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是我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对革命年代中共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的看法的一本书。这本书最大的阅读价值,在于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它说明,中共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中的毛泽东来说,还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入侵的影响。否则的话,接连遭遇了1927年和1934年惨重失败的中共,何以能由极度弱小而一步步壮大?原本足够强大并且统一了中国的国民党,何以会一步步削弱、瓦解,以至于无法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新条件,最终竞被中共所推翻?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嘉兴南湖的“红船”之上,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2005年,习近平主席首倡“红船精神”,他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作为第一部以长篇小说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历程的大型文学作品,《红船》是对这一精神深情而有力的阐释。《红船》着眼于大事,落笔于伟人,全景式描绘了1919年到1928年这10年春秋的中国革命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和劈波斩浪的艰难与辉煌。 黄亚洲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用透彻的领悟与妙笔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百余位个性鲜明、命运迥异的历史人物,写他们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和革命洪流中的思索与进取、沉浮与抉择,重点描写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