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从内心深处渴望中国强盛的,他通过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的确趋向了这个目标。但是,中国的复杂情况不是一个执著的人所能左右的,李鸿章的努力往往被愚昧无知的朝廷中枢与各级官僚所浪费了。幸运的是,他留下的除了若干重要的洋务企业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之外,还给20世纪的人们留下了关于近代化的记忆,这种记忆将使中国的近代化道路被深深地烙上了李鸿章的印记。
《红墙记忆1:大人物小故事》内容简介:朱老总家热闹的饭桌成了中南海西小灶饭厅内的一景。邓颖超听周恩来的电话有一绝。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共领袖们对海外关系的敏感和回避,可以说是到了极其谨小慎微的地步。 毛泽东说: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 刘少奇说:革命怎么革?我老实回答你们,诚心回答你们,我也不晓得。
《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一书,是公安部党委为缅怀罗瑞卿同志创建、发展新中国公安工作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罗瑞卿同志优良的思想和作风而决定编写的。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陶驷驹部长给予了巨大的关心并多次给予具体指示。原部长王芳、副部长俞雷、部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罗锋先后代表部党委组织领导了这项工作。安全部原副部长胡绍普代表安全部参与领导工作。公安部党委还聘请了刘复之(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凌云(原安全部部长)、李广祥(原公安部副部长)和王仲方(原中国法学会会长)四位领导同志为编写此书的顾问。这 四位领导同志
《我的父亲焦裕禄》由焦裕禄女儿焦守云所著,是目前为止其子女写的唯一一部关于焦裕禄的著作。 全书以女儿的视角回望父亲的一生:被日军抓走挖煤,被土匪骗去,被汉奸胁迫,被逼远走他乡逃荒要饭;支前运粮、智斗土匪;从“泥腿子”到操作现代化机器的工人和厂领导;带领人民除“三害”;面对上级准备拆分兰考的动议,力保兰考县制的完整,等等。资料来源于焦裕禄的档案材料、亲笔自传和家人、同事、群众的回忆。书中,焦裕禄不仅是优秀的县委书记、人民的好公仆,也是从旧社会走出来的贫困山村青年、多才多艺勤奋好学的国企员工,更是一个热爱生活、严肃而可亲可敬的父亲。
无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他有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物质生活与社会文明的关系,受到人们的肯定。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很高,他曾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这话是有道理的。如果没有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主张,中原诸侯真有可能败于夷狄,华夏文明也无法延续。
戚继光是明代的将领、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戚继光/安邦武将系列》对戚继光一生南抗倭、北御虏的业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叙述。对戚继光为抗击倭寇所建立的军队从选兵、编伍、武器配备到技术、战术、思想训练,对戚继光抗倭的用兵艺术和战绩,对戚继光在北方为造成压倒敌人的所采取的从军队建设到防御设施的各种措施等都进行了迄今为止详细深入的、有创造性的描述和分析。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面对党中央对工会改革创新的新要求,面对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的新期待,《基层工会群众工作法 以中原油田为例》生动展现中原油田工会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实践活动,以期有助于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基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真正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职工之家”,使工会干部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职工是企业民主管理的主体,职工代表是其中的骨干,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离不开职工的参与和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本书围绕“怎样当好职工代表”这一命题展开,详细讲述了企业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相关知识,明确了什么是职工代表以及怎样当好职工代表,重点介绍了职工代表在履职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并选取一些典型案例,为职工代表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更多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