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过后,中国军队开始走向现代化改造的进程,在受到西方现代军事思想的影响后,中国军队试图为自己配备合适的远程火力,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促成了近现代野战炮兵部队的诞生。诞生之初,受国力之困,不但无法生产炮兵装备,在选择具体型号时也遇到众多困难,直到正式下定决心选定一国为参照创建为止,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才踏上了正轨。至1937年,中国野战炮兵部队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培训出合格的人才。本书*面系统地讲述了1937年前,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历程。
《二战德国陆军*197突击炮营战史:*653重装甲歼击营前身部队的作战历程》一书以多位197突击炮营官兵的战时日记、回忆材料和作战报告为线索,真实再现了*197突击炮营的组建经过、训练成军,以及在巴尔干、苏联国境线、乌克兰、克里米亚和东线中部地区的战斗历程。在**程度上填补了德国陆军*197突击炮营和*653重装甲歼击营完整的二战战史。 书中也不乏一些细节性描述,将亲历者的真实记述与历史文件相结合,记录了战争中的人情与人性。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这两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传奇。士兵的回忆和大量历史照片多方位地呈现出一些激烈战斗场面,让人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即便对东线战事了如指掌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新的收益。
本书以太平洋战争期间的日本陆军联队为著述对象,以*主要作战力量的步兵联队、炮兵联队和战车联队作为研究对象,介绍其编制构成、武器装备、战斗路线,与战役行动相结合,并配以相关的历史地图、照片,讲述了日军各联队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作战历程,揭示日本陆军从诞生、发展直至覆灭的历史过程。
1939年到1940年,芬兰和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西方世界习惯称之为 冬季战争 ,而苏联称之为 芬兰战争 或 苏芬战争 。这场战争涉及双方长期的历史矛盾,虽然仅仅持续了105天,但在两国历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书作者按照不同的战场和战役时间将内容分成不同的章节,以地面战役为主,以苏、芬两国的视角向读者呈现战争全貌,让世人了解真实的冬季战争以及普通参战士兵的经历。
本书通过深入辨析明蒙双方的众多史料,揭开土木堡之变的众多谜底,还原出土木堡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军事布局、胜败原因,以及三百锦衣卫死战捍卫明英宗的一系列历史真相。以此为基础,详细讲述土木堡之变对明代中后期边防政策和战术所带来的冲击和改变以及明朝边防重心的转移。系统介绍明帝国创立的具有相当 性价比 的火器战车战术,以及 俞龙戚虎 这对军事天才在其中的作用;揭示了女真人是如何以明代车营战术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军事体系,从而摧毁明帝国的。
来自蒙古草原、依靠骑兵起家的元朝虽然在十四世纪中后期衰落了,但骑兵并未过时,仍旧在元亡明兴的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兴的明朝用武力统一了中原,在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多次派兵主动出击,深入蒙古草原内部,对逃回塞外的元朝残余势力采取咄咄逼人的战略攻势,鲜有败绩。然而,自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明仁宗继位之后,转攻为守,蒙古诸部卷土重来,纷纷南下与明军对峙。到第六位皇帝明英宗在位时,由于治军无方,致使北征的数十万人马在土木堡的决战中一败涂地。名臣于谦临危受命,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可惜因内部斗争*终人亡政息。此后百余年间,明蒙双方两相对峙,时战时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女真族领袖努尔哈赤趁此时机在东北不断发展壮大,明朝与蒙古的战争就这样逐渐退居次要位置,新的一次改朝换代即
《热兵器时代》系列 四 作,选自二战及近现代时期的陆、海、空三大战场。 《 美国军用流通券概览 》 分析了美国军用流通券诞生的历史背景,对 夏威夷套印纸币 、 北非纸币 等早期币种及1946 1973年由美国军方设计、发行的15个系列进行了介绍,再现了美国军方与敌军情报机构、当地黑市围绕军用流通券展开的一系列经济斗争。 《天降闪电:二战意大利伞兵》回顾了意大利伞兵这支劲旅的历史沿革及作战经历,并对 1943年意大利投降前及1943年 1945年由意大利本国生产的北意大利的伞兵制服、装备和徽章作出了解析。 《 折翅的狮鹫:希特勒的奇想破灭细考 》 从存世不多的资料中抽丝剥茧,在严密考证的基础上,对 狮鹫 行动 全程、斯科尔策尼筹建 第 150装甲旅 的细节、 美军情报部门 的反扑 进行了深度还原。 《 从 全甲板攻击 到 大型特混
《热兵器时代》系列 五 作,选自二战及近现代时期的陆、海、空三大战场。 《铁路与美国内战》结合美国内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及美国南、北方各州的区位因素,梳理了早期铁路由各家私营公司独立经营、路线及技术标准混乱、维护难等特点。并从该视角出发,回顾了铁路与美国内战的方方面面。其中一些有趣的小细节,如南方联邦军队乘车证件的完善、以猪油为原料的润滑剂等等,非常有年代感,耐人寻味。 《打翻魔盒: 1940 1941年德国对东南欧及巴尔干的介入》从分析该时期德国对东南欧及巴尔干地区复杂的政治、外交形势着眼,生动地记录了德国、意大利、英国、苏联等势力在东南欧及巴尔干地区的博弈全过程,以及泥足深陷的德国对南斯拉夫、希腊展开的军事行动,包括希腊战役( 玛莉塔 作战)、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水星 行动)等。 《鹰啸
秦咸阳卫戍军、汉羽林骑兵、东晋北府军、北齐百保鲜卑甲骑、唐玄甲军、蒙古怯薛军、明戚家军、后金巴牙喇 他们是八支中国 古代 的精锐部队,他们是一个王朝或者帝国军力和国力 的 体现,是光辉战绩、传奇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帝国兴衰起伏的见证者。本书用生动的故事和严谨的考证,详细阐述这八支部队的建制体系、武器装备、战术运用,以及他们创造的战役和丰功伟绩!
《一生要读知的100场人类战争》以插图本的形式介绍人类历史上100场重大人类战争,介绍了战争时间、地点、背景与经过,以及历史影响等。
这是关于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的一群年轻女子的传奇,她们在美国历史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原子城女孩(二战的幕后女功臣们)》的故事与《兄弟连》相似,它以二战期间的美国为背景,为我们讲述了友情和秘密计划,非常具有独创性--但是这里面的女人们并没有在劳军联合会里面打棒球或者跳舞,相反,她们是制造原子弹的幕后推手。 美国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始建于1942年。它隶属于 “曼哈顿计划”的秘密城市之一,直到1949年才在地图上出现从此进入大众视野。这里的年轻女性大多是从南方的乡镇里招来的,她们的工作一开始便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没有人能够说清她们工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直到原子弹“小男孩”在日本广岛上空坠落,一切才真相大白。 这段历史和科学清新而生机勃勃--《原子城女孩 (二战的幕后女功臣们)》(
抗战中的八路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盟国记者在敌后根据地所拍摄的照片,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那个时代,从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外国摄影师眼里,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敌后作战的游击队中,有着种种匪夷所思的武器,从美式汤普森冲锋枪到大清国时代的火铳应有尽有,甚至还有木头做的大炮。 陕甘宁边区竟然有相当完整的石油工业,从打井到分馏、运输,宛如一条龙服务,连工作服都和新中国成立后异曲同工,还曾卖了一套设备给国民党的玉门油田。 诺曼底登陆后没几天,边区便进行了一次大型庆祝活动,中国人扮演的希特勒和戈培尔惟妙惟肖,其中最出风头的,则是被众人举在空中的“艾森豪威尔”。 …… 这些以影像方式记录、所见即所得的珍贵照片将为我们讲述敌后根据地真实而震撼的故事。 让我们透过镜头,走进历史,走进那个时代,去体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