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研究课题项目之一,全书一共分为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概述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现状分析 数字版权保护应用系统 数字版权保护应用案例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等五部分,对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在新闻出版行业垂直领域的应用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龙井瑢编著的《新媒体时代的版权与技术》从技术发展对版权影响的角度,回顾了版权在300年的历史发展中所遭遇的重大技术革新的冲击,以及版权法核心制度――合理使用如何辗转腾挪并突围成功而形成当前的格局。在此
本手册是在总结科学出版社建社50年来在书刊编辑出版工作中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针对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编写而成的。内容力求简明、准确、实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科技稿件的编辑规范化,进而提高书刊来稿和出版质量。 全书共18章,内容涉及稿件的基本要求,图、表、公式、量和单位、数字、专业符号,标点符号等的规范要求和版式处理,成书的组成和各部分内容的处理,图书出版流程工序的操作,著作权法在出版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出版印刷术语简释。书末附有科技书刊中常用的各类符号附录30篇。 本手册可供科技书刊作译者、编辑、校对人员等查阅参考。
《中国图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一书,分别以“中医药图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新中国图书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21世纪中国图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三篇,梳理了中国在海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典型图书、典型传播事例,探讨了这些中国文化、思想获得世界影响的原因与时代背景。其中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与珍贵的一手史料,都是作者倾注多年心血整理、挖掘而成。迄今为止仍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书中大部分文字曾发表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出版广角》等报刊杂志上,并获得广泛的关注。
本书首先记录了湖南美术出版社多年来与黄永玉先生的交往与合作出版经历,接着描述了从2010年《黄永玉全集》编辑工作启动以来我就十进万荷堂五下凤凰等拍片、访谈经过,随后介绍了《黄永玉全集》美术篇、文学篇的一些内容,全书既体现出湖南美术出版社与黄永玉先生的亲密合作关系,更展现出艺术大师创作的杰出艺术成就。
《书乡漫录》是学人曹培根先生记述中国藏书之乡常熟的有关藏书情况,内含四章,计“虞山书人”一章,“藏书盈邑”一章,“琴川书事”一章,“学人书品”一章。各章所述各有所重,然皆考辨钩沉,无有虚处,此正是学人为学之风范。而所彰显之常熟,略可判为东南文化重镇,其与历史上之常熟亦相吻合。若有谁欲知常熟何以名重古今,阅过此书,当得究竟也。 曹培根的《书乡漫录》是对常熟藏书文化的梳理,同时亦波及周边地区的书人书事。作者为常熟理工学院的研究员,堪称常熟古今书事掌故的研究专家,况且常熟为吴中腹地,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明清两代多出学人,钱谦益、毛晋、瞿绍基、陈揆、张金吾、顾祖禹、潘祖荫、黄摩西、曾朴、吴双热、姚名哀等不胜枚举。更何况还有官府及众多书院和寺庙的藏书。因而,该书不仅可为普通读书
《商报文丛》辑共五本,由1995-2000年6年间发表于《商报》的文章中编选而成;《中国书业思考》侧重收集这几年刊发的关于书业改革与发展、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专论文章,可大致反映中国书业上个世纪最后几年的思想轨迹,许多话题曾引起业界广泛讨论,更多的却是未来的焦点话题;《中国书业调查》收集的是关于读者调查研究、图书市场零售观测、及少儿读物专题调查等三种调查报告,其中结论也许过时,但方法仍可资借鉴;《世界出版观潮》、《世界发行扫描》收集的是对国际出版发行业现状趋势、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出版巨头的报道。《商报》国际版一向是中国书业界了解世界出版业的主要窗口,也是报社着力较多的版面,传播新知、鼎新观念常借他山之石,这里自然不乏厚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