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指南》,是中国电视人借鉴国际通行制作理念和操作模式,重点结合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赛事公用信号制作标准,经过国内外近千场大型体育赛事公用信号制作的考验和实践,归纳并提升属于我们自己的、面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事公用信号制作的标准体系。需要说明的是,《标准指南》课题组的主体由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的六个项目的导演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六个研究生组成。导演们长于体育转播的经验,短于理性的归纳和总结;研究生们长于文字的整理,短于对信号制作专业的理解和体育项目的深入了解。 有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的电视信号制作的相关技术和岗位的标准。每个项目分别由比赛项目介绍、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案例分析,以及音频部分组成。本书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撰写,具有
鉴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电影研究的特殊背景,本书选取文艺政策与电影发展的关系为研究视角,来观照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通过分析文艺政策出台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梳理文艺政策的不同文本形态及文本演变,辨析文艺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价值取向的嬗变等因素对中国电影创作带来的立体效应,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发展的沧桑历程;通过剖析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事件、电影个案,来评析新中国文艺政策与当代中国电影艺术之间的互动规律。
《美术技法名师指导实战系列:俞建国素描几何体临摹精选(新版)》主要内容包括素描基础知识,单个几何体画法,几何体组合结构画法,几何体画法步骤示范。
当下,传统广播危机四伏,广播业面临深层次调整。连新元著的《听觉媒介景观再造:城市广播转型研究/融媒体新视听研究丛书》以城市广播作为研究切入点,试图帮助传统广播人找到痛点、回答以下问题:中国社会飞速变迁,广播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听众已经不是过去的“受众”,广播如何适应听众的需求?从“强关联”到“弱接触”,广播如何重构“用户”关系?渠道失灵、“头部内容”缺乏,广播如何形的运营闭环?车联网、人工智能将带给音频媒介怎样的未来?在“万物皆媒介,万物皆有声”的未来,如何重新定义音频的价值?
《云南丛书》收录了明清两代记载滇史的重要文献,收录了有关云南学者撰写的各学科重要著作,共205种,其中已刊本179种,未刊本26种。《〈云南丛书〉书目提要》对《云南丛书》所收的各种著作进行了较为翔实的介绍。编排顺序上,是依照整理影印出版的《云南丛书》的顺序,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先对各部有一个概括介绍,然后叙述了每一种著作的作者生平及著述情况,对每种著作的特点、菁华有较为精要的点评,并逐一介绍了各著作的版本情况。
为了满足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教学的需要,两年前我开始撰写这部《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事实上,涉及此类内容的教材也有不少。但这些教材中大多把此类内容纳入到新闻史中加以阐述,有的则主要以国别史的方式分别介绍。虽然各有所长,但与广播电视学的教学体系难以匹配。怎样把广播电视放在宏阔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下加以审视,并更清晰地梳理出它的发展脉络,是撰写这部书稿的主要动机。
本书沟通新闻学与历史学,扩展视角,重现1905至1921年报界群体活动的史实。在用力搜集各类史料的基础上,关注报界的结社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维护行业公益等有组织行为,着重探察其包括职业群体自认和国民意识提升两个层面的群体自觉进程,拓展了近代中国新兴社会群体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