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突破》为卡内基经典之作,于1931年初次出版, 80多年来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被誉为“人类出版 的奇迹”。本书汇集了成功学大师卡内基的思想精华,深刻剖析了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同时引用了许多名人及普通人的真实案例;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学习书中的内容,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并增强自信,从而获得他人的信任甚至影响他人,然后取得成功。
《20天学会粤语(广州话交际篇新修订版)/粤语语言文化学习与传播丛书》是一本权威的广州话入门速成手册,用20天的时间让读者能够基本掌握交际用广州话,是入门篇的提高。本书图文并茂,配光盘,学习方法简单有效。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口袋本)以简明实用为目的,对现代汉语中十七种常用标点符号进行逐类讲解,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和分隔号等,尤其注重对其在实际使用中的误用情况和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同时对功能相近的标点符号进行了细致的辨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标点符号的功能和用法,让语言的表达更加清晰有力。
暂时没有内容
本书选择了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篇章修辞、语体修辞、谚语、成语、歇后语的修辞格的运用以及修辞障碍的分析。核心部分是辞格运用一章,例举了43种43种辞格,是目前修辞书中辞格介绍较多较全的一本书,这对学生能全面了解和学会运用言语技巧有一定的师范作用。
本书中的十篇游记写于1933-1934年。此间,郁达夫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居生活,与政治几乎不沾边,“只想把包裹雨伞背起,到人迹的地方去吐一口郁气”,写下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这一本正式包含了其中的不少佳作。 郁达夫的游记,笔触起伏多姿,情感细腻婉转,纯净而率真,却又时时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感伤,难掩其郁郁不得志的低颓情绪和对时事肮脏混乱的憎恶。
本书结构严谨,深入浅出,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及其演进过程,论述了中国语言共同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便化、注音字母话几个重要问题。不仅讨论汉族语文,而且介绍了其他33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涉及了中国语文的方方面面。本书载有大量简明的参考信息,使用起来极为方便。英汉对照版尤其适合于外学习中文的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以及对中国语文感兴趣的读者。
在这本书中有26篇阅读故事,翻阅,唤醒让我们激动的那部分,让我们狂热的那部分。献给每一个在生命旅程里默默前行的你:阅读让生命充盈,让我们勇敢有力。 同时读一本书,为什么有的人不断精进,而有的人却只记住了书名?《纽约时报》书作家威尔·施瓦尔贝在他的新书《为生命而阅读》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威尔·施瓦尔贝来说,阅读是一种重塑自我的方法,也可以了解世界,并找到生活中大大小小问题的答案。在每章中,他讨论了一本特定的书,以及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些书涵盖了几个世纪和诸多流派:从斯图尔特到《火车上的女孩》,从《大卫·科波菲尔》到《奇迹》,从《乔瓦尼的房间》到丽贝卡,从《1984》年到《大海的礼物》。 读完此书你会发现,刚开始读书的你和读完书的你已不再是同一个读者。因为读书为你开辟出新的道路,每本书
《汉字树6:五千年的刀光剑影》内容通俗易通,妙趣横生,是一本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汉字解说读本,读者在拿到书的一时间,即能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 《汉字树6:五千年的刀光剑影》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干戈”与“玉帛”入手,详细解读与之相关的将近700个汉字的基本含义,并以图画形式描述汉字构形源流,同时也详细列出了与这些汉字有关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内容。 《汉字树6:五千年的刀光剑影》以“树”的形式来解读汉字,将看似没有关联的汉字形象化地展现出来,让读者在趣味阅读的同时,轻松掌握汉字的不同意义及用法,既能丰富文字学知识,又能提高国学素养。
主要围绕建设新农村,以及农村的新变化、新风尚,党的好政策,致富的新技术、新信息等内容精心编制,为广大农村、农民奉献与时俱进的好习惯,让人们在猜灯谜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得到灵感,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境界,增长致富知识,不断开展农村工作新局面。
《语言教学原理》较系统地论述了第二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概念、总体设计中的主要环节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探索了第二语言教学发展的方向。本书可供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科书使用,也可供对外汉语教师以及外语教师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人员参考。 《语言教学原理》既包括对语言教学基础理论的介绍和探讨,也包括对应用理论的介绍和探讨,是一部内容全面、材料丰富的著作。全书的结构基本合理,脉络也比较清楚,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理论系统。这部著作不但对当前的教学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使我们的语言教学理论水平提高了一步,并为进一步发展理论研究打下了更好的基础,因此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书将应用文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概念所包括的体裁进行界定,一是参考上述对现代应用文的界定,二是参考前辈学者对古代文体的研究成果,三是结合应用文重功用、重功效的根本属性。褚斌杰先生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区分“古代文章的各种体类”为十大类,其中:论说文大体与现代文章分类中的议论文对应,当不在应用文之内:杂记文指出水游记等,“实际仍然很杂”,本书从重功用、重功效考虑而不归入应用文;序跋文属于“对某部著作或某一诗文进行说明的文亭子”,赠序文“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本书从重功用、重功效考虑也不归入应用文;其他六大类,即公牍文(奏议文、诏令文)、书牍文、箴铭文、哀祭文、传状文、碑志文,本书均归入应用文。 本书试图融合文体理论的3个视角即西方现代文体学、中国古代文体研究和中国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首批54种自2000年9月问世以来,取得很大成功,首印5000套供不应求,10月份便开始重印6000套。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出版发行如此宏大规模的语言学著作,这在我国学术出版发行史上是不多见的。自出版以来,许多单位和个人争相订购,研究生和大学生把《文库》视为良师益友,教师无论老中青都把《文库》视为知识更新的源泉。实践证明,外研社推出的《文库》受到了语言学界和外语教学界的普遍好评,它将成为推动我国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和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宝库。 在成功出版《文库》首批54种的基础上,外研社现在又推出《文库》第二批58种。《文库》第二批具有五大特色:一、由58部英文原著组成,所覆盖的学科从首批的26个增加到现在的33个,新增学科包括语言学史、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人类语言学、语言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