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粤语(广州话)实用教程》是由范俊军、范兰德主编,全国的方言研究中心暨南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编写的“粤语语言文化学习与传播丛书”之一,是面向粤语零基础初学者的入门简明实用教程。《现代粤语(广州话)实用教程》(共分20课,其中4课为声母、韵母等基础理论知识,16课为涵盖问候介绍、天气、找人、问路、购物、饮食、应聘、租房、搞清洁、看病、校园生活、兴趣爱好、学车、聚会、旅游、婚假嫁娶等生活的实景对话练习。附赠生词表、拓展词汇表、粤语名曲、粤语俚俗语等。
本书是一本按潮汕话韵母、声母、声调查字的语文工具书,采用潮汕话声韵代表字直拼、潮汕话拼音和普通话拼音对照的形式。可方便地供讲潮汕话的人特别是小学、初中生在遇到不会写的字时通过自己的口语语音查找所要写的字;也可供讲潮汕话的人对照学习普通话;对其他方言区的人了解、学习潮汕话也有帮助。本书例字充实,音形并举,分析简明,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的认识、学习潮汕话和普通话的辅助教材。
《凉山彝语基础会话》全书共分为三章,章为彝族语言及主意概况,由彝族及彝语文概况、彝语语音基础知识、声母、韵母、志调五节构成;第二章为彝族基础会话,共三十节构成;第三章为故事及文献节选,共五节构成,各节里从彝族名著里选取了若干故事和有教育意义的篇目。最后附录里900个词汇是彝语里最常用词汇。 本书在彝语会话部分里,同时使用了彝语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非母语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彝语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自学彝文。 本书是由木乃热哈副教授和叶康杰博士共同编写完成。
本书是一本按潮汕话韵母、声母、声调查字的语文工具书,采用潮汕话声韵代表字直拼、潮汕话拼音和普通话拼音对照的形式。可方便地供讲潮汕话的人特别是小学、初中生在遇到不会写的字时通过自己的口语语音查找所要写的字;也可供讲潮汕话的人对照学习普通话;对其他方言区的人了解、学习潮汕话也有帮助。本书例字充实,音形并举,分析简明,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的认识、学习潮汕话和普通话的辅助教材。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词汇研究》作者陈明娥拟对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中的词汇使用情况做详细的整理,对其中的常用词语、北京官话口语词汇以及经济、军事等词语作全面分析,并努力从共时和历时两大方面对这些词语的结构形式以及发展作对比研究,试图多侧面地显示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词汇共性与个性,挖掘清末至民国初年北京官话词汇发展演变的轨迹,并进一步探讨这些教材的词汇教学意识及教学价值,为全面探讨清末民初汉语口语的面貌提供一些真实的语料,为汉语史研究乃至世界汉语教学史的研究做些有益的尝试。
本书共考订了湘,鄂、渝、黔边区36个县的1640多个土家语地名。在编序上,采取按地域排队,即按地理位置,以省为序,以地区为单元,以县成篇,县以下,一般按乡,但未列乡名,只按原地名资料中土家语地名出现或考察的先后立项。未呆板地设章安节,眉目清晰,阅读方便。 本书有以下特点: ,从内容的总体看,所考订的1640多个土家语地名涉及湘、鄂、渝、黔四省市的八个地区,帮在各单元的考订之前,分别有各个地区概况,使读者对这个地区总的情况有所了解。 第二,本收主要根据土家语地名的命名规律,对一些无释,来历无考和误释的土家语地名本身的身世进行考辨:追溯其语种,语音,词汇的变化,得名的缘由,实际含义,嬗变的原委以及对与此有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间综错的依存关系等进行探讨。 第三,书中这36个县,从土家族这个民
本书采用共时与历时比较的方法对大量方言材料进行研究,力图弄清汉语东南方言声调演变的基本事实及规律,为语音史、方言分区及音变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本书的结论如下:1.东南方言声调演变各有规律、特点及条件。从声调分化来看,有送气分调、元音长短分调、韵摄分调、文白分调、全浊次浊分调;从声调合并来看,有阳调类先变、先山宕江梗先变、K尾先变、阴阳历调类各自合并、白读音先变、文读音先变、次浊字先变、全浊字先变。2.东南方言声调演变的规律可以概括为“先仄后平,先舒后促;先上后去,行阳后阴;先外后内,先文后白”。3.东南方言声调的结构类型和演变方式反映方言声调演变和历史层次。浊上归去、阴阳去合并、阴阳入合并等是不同时期官话方言影响的结果,浊上归阴平、清去归阴去、浊去归阴上、清去归阳平、浊去归阳平、
自2005年5月18日起,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岛划入崇明县。崇明县从此由崇明、长兴、横沙等三岛组成。这次所作《崇明方言研究》,我的视角就从原来只看岛内换成也看岛外,不只看划到崇明县的长兴、横沙两岛,还看不属于崇明但口音基本一致的属江苏省的海门、启东、常阴沙三处方言。这是一种方言,可以统称为崇明话,只是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口音而已。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至今,历经整整半个世纪,期间受普通话和上海话的影响,从声韵调系统看,韵母r(“二而儿耳”等字)也在人们口中出现了。而且,随着本人对母语接触的有所深入,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有意义的音节也需要加以补充。所以,《崇明方言研究》,就从声韵调系统看,有了增加和补充。至于词语考释、语法现象,则过去的《崇明方言词典》也多未涉及。
《客家方言》对客家方言主要是梅州客家方言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客家方言的分布、形成及文化底蕴;客家方言的语音;客家方言的词汇;客家方言的语法;客家方言的文化内涵;客家方言的保护。通过对客家方言的生动展示,便于读者了解客家文化。
新疆是中国西北之边疆宝地,“在吾国常人视之,以为边疆,无足轻重,而以亚洲全局观之,实为中枢”(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左宗棠曾指出“重新疆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守,蒙古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省之边城时虞侵掠,防不胜防,即直北山关,亦将无安眠之日!”可见新疆之战略位置重要。“盖汉弱匈奴,唐灭突厥,必先征定西域,巩固河湟;宋明失西域,则侵陵与辽金,灭亡与蒙满,若夫南宋南明,皆退婴南服,终至退无可退”(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汉唐之所以盛强,宋明之所以衰弱,虽非全关于西域之有无,然无土地以为凭借,成就大业或长治久安实属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