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的讲学语录和诗文著作,在他生前已由其门人陆续单独刊行。隆庆六年,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第1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quan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次出版的简体版,是以民国《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隆庆刊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并参考了《四库全书》本、中华图书馆本等版本,以及从明朝至今关于王阳明的众多研究成果。 《王阳明全集(套装1-4册)》在编校上遵从原版体例和文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十九卷《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补编》和第四十卷《旧本未刊
苏洵字阴允,人称老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禅符二年(一○○九),卒于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享年五十八岁。洵出身寒微,少喜游荡,年已壮犹不知书,其父苏序亦纵而不问。年二十七始大发愤,然屡试不中。嘉佑初挈二子入京,以雷太简、帐方阵荐,得识欧旸修,为座上客。修称其文有厚之风,并荐陶于朝。修知礼部贡举,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第。自是父子三人名动京师,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苏氏文章辽擅天下。以修举荐,朝廷两次召陶试策论于舍人院,陶辞不就,遂除洵试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礼书,以陶为霸州文安县主簿,舆陈州项城令姚辟阳令眺辟共主修撰。书戍,方奏未报,赍志以殁。苏洵一生著述甚富,有藩蕴一百卷(舆眺与合修)、谥法三卷、易传十卷(未完稿,后由苏轼续成)、皇佑
本书是《百年河大国学旧著新刊》系列之一的《唐集叙录》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玉川子诗集》、《李文饶文集》、《章孝标诗(附章碣诗)》、《沈下贤文集》、《朱庆余诗集》、《樊川文集》、《李义山集》、《会昌进士诗集》等内容。
“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概述了历代辞赋创作与研究的状况。下篇介绍了与辞赋相关的重要书籍,分为辞赋专集、收录辞赋的文学总集、古今赋话、现代中外赋学论著四部分。书末又附录了“赋学书目举要”。《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是各种体裁、各种观点的文学史著作所不能替代的,不管写怎样的文学史,不管研究哪一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不管是教师和学生,都将参考这套史料书。全书抱着为研究者、教学者服务的态度,希望在学术工作中做一点真正有用的实际的工作。这本小书为该丛书之一,是由湖南师范中文系马积高先生编撰的。全书分为“历代辞赋及研究概术”和“辞赋要籍叙录”上下篇,全面、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了中国历代辞赋的发展史。凡与辞赋发展史有某种程序关系者,本书都力图在有关部分加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