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西画文献》所整理的是中国西画(素描、速写、水彩、水粉、油画)在20世纪产生与发展的史料,以艺术家、艺术社团、艺术院校、艺术现象为题分册进行叙述。所选取的内容大都为艺术家本人和相关事件亲历者的文字和作品。 王骁主编的《刘海粟》以西画家刘海粟为专题进行论述,分为“大事记”、“文献”、“作品”三部分。
《琥珀色的格但斯克》是部以中文撰写、以如此多的篇幅介绍格但斯克及滨海地区历史、文化、教育、艺术、经济、旅游等各方面情况的书籍,是中文版的格但斯克市及滨海地区“浮世绘”。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30万字的篇幅,数百幅照片,以鲜活生动的细节和优美流畅的文字,在诉说历史的同时,描绘当代,展望未来,给我们带来奇妙的阅读体验。
白先勇说,“乔志高先生,这个人英文是一流的,那比美国人的英文还要道地。”陆谷孙说,“《美语新诠》既有学习英语的工具性,又有很强的通俗娱乐性。”“老顽童”乔志高的得意之作《美语新诠》系列,正是他在华语世界最受欢迎的作品。乔志高累积在美国数十年“听”美语的经验,将地道有趣的习语、俚语、谚语,以中国化的观点和智慧加以诠释。美语中涌现的新词语、新用法,它们的来龙去脉、言外之意,凡微妙费解处,都用亦庄亦谐的文字、风趣耐读的故事,或追本溯源,娓娓道来;或三言两语,点拨到位。为什么说不懂“双关语”(pun,“喷”),体会美式幽默永远只是隔靴搔痒?为什么说话斩钉截铁说一是一,不是现代美语的美德?为什么美国人说话尽量避免大字眼,严肃场合也要故意掺杂俚语解嘲?选举政治中的log-rolling、barnstorming、platf
《音乐批评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壹部分是“论”,包括绪论及第壹章至第九章,论述的是音乐批评的基础理论的各个基本方面;第二部分是“史”,包括第十章、第十一章,勾勒的是中国与西方音乐批评的历史脉络。
本选题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成果之《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初版本由本社于2003年底出版,深受声学界的关注。这次的修订保持了初版本的内容框架,增加了一章“调性扩张”,并对调式特征、变和弦、复合结构、线性结构等章节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同时对初版本中的某些文字表述和谱例中的错误做了修正。这是一本关于五声调式和声的书著,适用于各院校的老师学生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阅读。
本套系列丛书,以美仑美奂的摄影和专业化的文字解说,庄重地介绍了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中大多数流行的风格,以及它们的各个阶段。每一本书都有如下特点:对产生这种风格的时代和地区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描述并举例说明这种风格独特的建筑设计、装饰以及与众不同的细部设计;对展现了这种风格的精华和魅力的房间,用精美绝伦的摄影图片,真实地予以重现;为住宅设计与装饰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把风格与品位带入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