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在北京游学时,请著名画师刘延年绘制北京风俗图。后由东北帝国大学收藏这些风俗图,并追加了内田道夫的详细的“图说”,由平凡社出版图文结合的《北京风俗图谱》。 彩色版《北京风俗图谱》,以一百余幅彩画广泛地反映了民间传统活动、婚葬祭祀仪式、生活用品、服装食物、娱乐、戏剧、技艺等民间习俗。同时,每幅画的说明都博采古今文献,对其与社会风俗、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的北京风俗在此书中留存下来。
《美国精神的封闭》由艾伦·布卢姆所著。 《美国精神的封闭》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
本书《匋雅》又名《瓷学》,出版于清宣统二年(1910),是作者日常所见瓷器及个人鉴赏瓷器的心得随手札记,编者对其加以归纳整理,配以相关瓷器图片,对瓷器的形状、颜色、质地等方面的描述及鉴别颇有见地。
为了全景式地再现菲律宾文化的图景,阳阳、黄瑜、曾添翼、李宏伟编著的这本《菲律宾文化概论》从菲律宾文化的滥觞讲起,阐述菲律宾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人口基础等物质条件,梳理菲律宾文化系统的主要发展阶段,在描述文化现象的同时结合理论挖掘现象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以宏观结合微观的视角展现菲律宾文化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在写作时,力求在翔实的资料基础上,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来讲述,配以的理论分析,希望能够把菲律宾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在一册图书之中完整展现,启后学者以思考,能够适合各种形式的讲授与使用。
西班牙素有“旅游王国”的美誉,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北部加利西亚、坎塔布里亚和巴斯克地区呈现优美的山地和田园风光;东部和南部的安达卢西亚、瓦伦西亚和加泰罗尼亚紧靠地中海,以阳光和海滩闻名于世;内陆地区的阿拉贡、莱昂和拉曼恰则坐拥辉煌灿烂的历史和闪耀世界的艺术瑰宝。西班牙多元文化交融,教、犹太教、和谐共生,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西班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自由随性、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创造了弗拉明戈舞、斗牛等形式的传统“国粹”,诞生了塞万提斯、高迪、毕加索等享誉世界的文化巨擘,是一个充满热情、一个可以挥洒艺术气息的乐土。西班牙美食则汇集了西式南北菜肴的烹制方法,品种繁多,口味独特,吸引着八方来客。
本书是一次“历史中的观念旅行”,它以神话与历史合一的西王母世界为出发点,进入秦汉帝国的“西域”与“东方”;再从东汉之后的印度佛国,进入高僧的理想世界;最后,从唐以后的“南海”及元以后的“西洋”,进入近代化的历史。通过这段“旅行”,作者所要呈现的,是一幅壮丽的文化图景——古代中国的世界视野。作者将已被分割为各自孤立的学术园地的“历史片段”融汇为一体,将一些“旧说”重新排列组合,使之在相互的映照中交错重叠,“推陈出新”。本书针对种种虚伪地“尊重他者”的“方法”而写,也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展开了严厉批判。借助于历史,本书指出,在“”,有过“帝国之眼”,更有过“他者为上”的世界观,经慎重的选择,中国知识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造就一种真正有益于社会科学知识互惠的平台。
本书旨在论述国学的内涵以及国学研究的方法、获取资料的方式与研修国学的基本常识,分为经、史、子、集部分,每部分对相关的国学名著与典籍做了相当细致的介绍与梳理,并对国学的基本论著、基本流派与学术观点作出点评,对于初涉国学的读者来说,可谓“曲径通幽”,而对于国学研究者,本书亦有纵深性的解读与提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趣味考据》已经出了两集。一些读者喜欢这样的书,是因为多数作者能够将自己好学深思,“孜孜真积力久”,“是用多少工夫积累”而体会到的“趣味”,以平易近人的笔法传递给更多的朋友。接触《趣味考据》的读者已经看到,我们选编的文章,其实也是等次不一的。这有多种原因。有些文章是高水准的学术成品,将一个方面的学术问题深掘广拓,得出了确定的科学结论。有些文章就某一专题考论研究,提出了作者新的见解。这些见解也许未必得到学界多数人的认同。但是其思路和方法,可以给我们某种启示。还有一些文章,则只是提出了问题,将读者的视线吸引到新的层次、新的角度方面来。实际上,“趣味”本身也是有品级之分的。不过,选编《趣味考据》的主旨,是通过若干具体题目,介绍有关历史文化的有意义的知识,介绍“考据”这种科学的学术
城邦与理性、共和与法制、分封与统一、集权与人权、启蒙与革命、功利与改良等。
世纪交汇前与后,刘亚东分别去了美国又回到中国。任科技日报驻联合国暨纽约首席记者的5年里,他的足迹遍及美国48个州。本书以新闻的视角,读者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美国科技、教育、社会、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两章里还精选了十多篇关于中国的报道。如果《新闻眼看美国》是一位受人欢迎的导游,那因为他热情周到且不失机敏风趣。一条绚丽多彩的美国科技发展长廊,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自主创新画卷。刘亚东是坐在最前排的观众,他见证着历史,也记录了历史。
Discovery频道做过一个有意思的调查,2012会到来吗?90%的人认为:根本不可能到来。其实,我们根本不了解我们的过去,怎么可能预测未来呢?欧洲最负盛名的神秘文化研究者、外太空研究的世界、NBC、ABC、BBC文献片和纪录片制片人埃里希冯丹尼肯坚信外星人不但曾经光顾我们地球,而且人本身就是外星人基因工程的杰作。经丹尼肯先生授权,我们与金城出版社联合推出了这套“精典博维丹尼肯古代文明探秘系列”丛书,共26本,意在为读者全景展现世界各地神奇的古代文明之谜。在众多关于古代文明之谜的观点中,丹尼肯的研究无疑是胆、最系统、最有影响力的。如果读者能去亲自到书中所提到的世界各地的遗迹去体验一下,那将是一次收获颇丰的旅游体验!
本书是以东晋顾恺之根据曹植的同名文学作品《洛神赋》绘制的连续图画长卷,按相关人物、故事分段,配三国人物大传而成。全书以文统图,以图配文,分别就主人公甄夫人、曹植、曹丕、魏明帝曹睿及绘者顾恺之加以传略,并详述《洛神赋》与《洛神赋图》之由来,图文并茂,读史赏画,赏心悦目。
本书主要分四部分,即:寄语青年中医的信、中医之再认识、战胜SARS青年中医是主力军、大温课与跟师学习。前两部分,收收集了邓铁涛教授近期在正确认识中医、中医之前途、中医之教育、中医之深化改革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所发表的文章和讲话,共26篇。第三部分,收集了邓老的部分门生弟子与同行有关抗击SARS和对中医再认识的文章,第四部分,收集了部分中青年在跟师学习和温习中医经典方面的体会文章。录,为对邓铁涛教授的访谈录,道出了一些中医现状中的关键问题。中医药医教研人员、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青年中医药人员,都将从本书中得到重要启发与教益。
《体验世界文化之旅阅读文库:乌干达》作者伊恩·克拉克(Ian Clarke)在乌干达生活了20多年,现已入籍乌干达,曾担任政府公职,还创办了两所医院。长期生活在这个国家的经历,让他描述起乌干达的时候,字里行间满满蕴含着对这片土地的了解和眷恋。在他的笔下,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乌干达自然和人文风情画卷徐徐展开,为中国读者认识乌干达打开了一扇知识之窗。 乌干达是非洲东部的内陆国家,靠近非洲大陆中心,被称为“非洲的心脏”,东临肯尼亚,南接坦桑尼亚和卢旺达,西接刚果民主共和国,北接南苏丹,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约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小,总人口约四千万,是多部族聚居的地区。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和教。大部分地区位于东非高原,境内河湖众多,有“高原水乡”之称。由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早在远古时期境内的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