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0版)》是第三部文化遗产蓝皮书,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文化遗产课题组完成。第三部文化遗产蓝皮书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事业这五年”,这与2008年的主题“文化遗产事业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2009年的主题“文化遗产关系民生大计”相比,由虚渐实,更加注重事业发展阶段性的总结,且描绘了“十二五”期间的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愿景。《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0版)》顺承了2008年、2009年文化遗产蓝皮书的基础理念、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也有若干新特点:,顺应了时势——2010年蓝皮书以李长春同志文化遗产目署名文章为指引,注重以五年为阶段来总结事业发展情况,并探讨了新时期判断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状况的“四个好”标准,第二,呼应了“大”势——今年的蓝皮书在内容安排上,突出一个“大”字,不仅从大文
鉴于30多年以来中外学者关于儒学与东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作者认为,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快速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明人类现代化的途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在儒学之外,东亚的许多文化资源都可以利用,各国的传统文化都会在多元现代化中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各国都会有独特的现代化模式。但是这种元现代化模式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这与美国单边主义的兴起有密切关系。“9·11”事件之后,各个文化这间进行广泛的对话更为重要。当今,随着东亚的兴起,东亚在世界格局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其文化里的东方精神,应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在当今的文化轴心时代,文化交流是其突出的特点,文化之间的碰撞不可避免,只有通过对话和容忍他者,才能维持世界的和平,在这方面,东亚能够提供的资源是“和而不同”的理念。
《交大记忆(第2辑)》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 、副校长张安胜主编,全书设黉门哲思、上庠菁英、南洋留痕、峥嵘岁月、珍档掌故、风物探源六大板块,精选交通大学校史、党史类回忆性文章等共计23篇。所涉交大史事由十九世纪末建校到现今,所涉作者有张元济、唐文治、孙科、黄炎培、茅以升、汪道涵等。本书旨在聚焦沧桑岁月,展示时代风貌,构建共同记忆,传承交大文脉。本书的读者对象拟为交通大学广大师生校友及关心支持交大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