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皮朗等编著的《和查理曼》是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之一。本书分二编,内容包括日耳曼人人侵之后地中海文明在西方的延续、日耳曼人人侵之后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地中海航运、日耳曼人人侵之后的知识生活、教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等。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辛亥革命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并且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立宪运动是中国清朝政府继自强运动(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维新运动(1895年—1898年)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发布内阁官制与任命总理、诸大臣。成员名单中过半数为清宗室(皇族)与满人,被讥嘲为“皇族内阁”。立宪派、舆论对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清政府遂于是年(1912年)垮台,中华
本书是《中华历史通览》系列丛书之——隋代卷。全书以通俗的语言、轻松的笔触、富有情感的描述,读者步入中国汉代历史文化的长廓。那一个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民众、建筑、艺术,通过一篇篇引人入胜的章节,配以彩色、黑白的图片,如画廓精品般纷陈在读者面前,而全无历史教科书式的枯燥与沉闷。倘佯其中,仿佛乘着时空穿梭机飞回逝去的历史现场,一幕幕历史话剧就在身边上演,令人注目赏读,不忍离去,于不经意间化为自己的知识。
《故宫珍藏历代名家墨迹技法系列:宋徽宗 楷书千字文 技法精讲》是故宫珍藏历代名家墨迹技法精讲系列中的一本。本书是故宫出版社面向社会大众推出,全面介绍故宫珍藏历代书法名家大作的技法类高品质出版物。精选出历代书法名家名作,针对性聘请对书法有专门研究的书法家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写经验,从多角度剖析讲解临习技巧。宋徽宗赵佶所创出的新体书法“瘦金体”挺拔秀丽、飘逸犀利,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元朝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袁桷曾赞“瘦金体”笔法飞动,有凌云步虚之意。在这册《楷书千字文》中,这种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用笔瘦劲、挺拔、舒展、遒丽,横划收笔带钩,竖下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灵动娟丽,有欢畅流利之感。
本书以章回体小说的方式,讲述了自俄罗斯位沙皇伊凡至今天四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不仅介绍了俄罗斯民族中享誉世界的代表性人物,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巴枯宁、列夫·托尔斯泰、列宁、斯大林、戈尔巴乔夫等,并从崭新的历史的角度,剖析了俄罗斯民族的个性及其兴衰因果。 作者擅长运用通史演义体裁,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深入浅出、博约兼顾地阐述俄罗斯变化莫测的历史现实,尤其是对俄罗斯历史上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转折时期进行了充分的描述,使读者在广博的历史呈现中得到深切的启示。
本书讲述了公元前480年,当时地球上的超级大国波斯向希腊发起入侵。帝国的力量排山倒海,遮天蔽日。波斯人一路挺进,血洗温泉关、焚烧雅典城。斯巴达王的头也被挂在了旗杆上。希腊幸存的机会微乎其微,但它对自由的信仰从未泯灭。波斯王的海上巨兽被一步步引向了海峡深处,一场超级豪赌在那里上演……几百年后,另一个帝国罗马和劈面相遇。没有军队,没有财富,他撼动这个世界的武器就是自己的信仰。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他哭泣过,诅咒过,但却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仰。他的信仰像太阳一样壮丽,像大海一样深沉。罗马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最终获胜的不是帝国,而是。波斯没能击败对自由的信仰,罗马没能击败对生命的信仰。没有人能击败信仰。它比所有的帝国都更坚固,更久远。
2006年4月11日,逃亡42年之久的黑手党老板“拖拉机”伯纳多·普罗文扎诺在其家乡科莱奥内镇附近被逮捕。自法内科尔法官和保罗·博尔赛利诺法官于1992年遭暗杀以来,该事件地将世界媒体的注意力集中到西西里黑手党问题上来。西西里治安部队发动的这次开创新纪元的突然行动给人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而且也给臭名昭著的犯罪组织带来了变革……作者约翰·迪基为修订版专门编写了全新的最后一章,在撰写该章时遵循了一个基本的原则:如果我们不了解西西里黑手党的过去,就无法了解它的现在。《意大利黑手党的历史》是部用非意大利语写成的关于西西里黑手党历史的书籍,回顾了西西里黑手党从其创立一直到今天的历史。本书呈现了有关西西里黑手党的研究发现,其性并不亚于研究黑手党的意大利专家。
任何时代,青年都以其敏感的触觉、激进的行动来应对时代浪潮。他们同时是勇敢的先锋、易受益惑的信徒、战亡者和享乐者……这一部青年运动史和20世纪欧美各国最动荡的历史交织重叠,为历史提供了新的注解。作者描述了童子军、候鸟运动、希特勒青年团等不同时期的青少年组织,以及从“摇摆女郎”、“阻特装青年”到“迷惘的一代”的各种青年类型,为我们呈现了欧美两大洲青少年社会运动发展的整个历程。 通过对个人证词、虚构作品、流行文化、媒体报道和政府政策的深入考察,作者描绘出人们如何试图定义、说明和控制青春期的历史,更是青少年如何努力发出真实声音、追寻理想并摆脱成人控制的反抗史。
本书通过对1600年以来中国历史的考察,以作者信守的现代国家概念来探索当西方国家开始步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何以长期徘徊在现代国家行列之外的原因。对历史的追寻远不是本书写作意义的,作者更为关注的是对现代中国的解读。
郑和,公元1371-1435年,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阳(今云南南晋县)人。明初任内宫太监,时称三保太监。明代杰出航海家。当时,中国以南海为界,把通往各国的海路划分为东洋和西洋。从1405-1433年前后七次率舰队奉使出西洋(今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一带),访问了亚洲、非洲等30余国。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明成祖派遗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序幕。郑和出使西洋的人员组成,主要人员有水手、官兵、采办、工匠、医生、翻译等27800多人。郑和船队,性能、装备及规模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船队中较大的船舶称为宝船。宝船最大者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九桅十二帆,十六橹至二十橹,舵重4810公斤。1957年5月在南京下关三叉河明宝船厂遗址发现巨型舵杆,铁力木制成,全长11.07米。经测算这支舵的高度应在6.25
20世纪上半期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极不人道、极其野蛮的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湖南是饱受战争之害的重灾区。本书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记述湘北蒙难、常德细菌战、滨湖浩劫、厂窑大惨案、湘南湘西大劫难等,全面揭露日寇在湖南境内疯狂施暴,屠杀无辜的种种暴行,既向世人展示了不堪回首的一页痛史,又为当年东京审判中所认定的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所犯“违反战争法规的犯罪”即反人类罪提供了新的佐证。提醒人们铭记历史,防止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本书收录了此套100张照片,节译了游记中有关对应照片的文字说明,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现场的真实,是难得的宝贵历史资料。
从20世纪30年代初出生到现在的21世纪伊始,笔者先后经历了国难当头、城陷家亡、抗战胜利、全国解放、改革开放、神州振兴的漫长岁月。从事这一生涯的大部分岁月,是同我国有过“特殊关系”的阿尔巴尼亚联系在一起的。从留学到工作,从任职大使馆的普通一员到特命全权大使,五度常驻这个国家,总共达20年之久,亲身、直接经历了中阿关系的“春、夏、秋、冬”四个政治温期。由于对阿关系在我国当年外交棋盘中所处的特殊性、重要性、长期性,因而笔者这名青年时期的阿尔巴尼亚语主要译员就有机会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多年、多次地为伟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老一代领导人做翻译,受到开国主席和首任总理的巨大关心,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