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荧、俞钢编写的《中国历史悬疑系列(先秦卷)》选入的98篇文章,内容从人类起源、三皇五帝到歧 舌国、商鞅之死,涵盖了先秦时期各个方面的历史谜 团。在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的基础上,作者结合*新研究成果,对这些谜团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读者 理清思路,了解历史真相。有些谜团碍于现在掌握的 资料有限,虽然尚且无法得到直接的答案,但是作者 也将对该问题研究形成的各家观点一一列明并进行了 分析,一方面总结了之前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启 发了后续者的思路。本书文字精练,图文并茂,可读 性强。
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今天,中国大约有近五千年的历史,“上下五千年”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炎黄华夏,龙凤呈祥,孔孟之道,礼仪之邦,秦皇汉武,万里长城,贞观之治,发明……正是它们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并以其蕴涵的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战斗力,使我们至今仍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那些事儿:夏商周》为《中国那些事儿》系列丛书之夏商周卷。以夏商周三朝为划分依据,概述了中国夏商周三朝的历史。选择对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剪裁,以浅显易懂的现代语言和诙谐幽默的叙事方式,将其展现给读者。让您在轻松阅读之余,将如烟史事尽纳胸中。
《左传》由左丘明撰,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十二代国君、二百五十四年间的历史。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史实,而且还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本书由赵捷和赵英丽注译。
十余年前,本所曾经约请同仁各选论文三篇,汇编成册,以留一学术档案。惟篇幅甚大,囿于当时的条件而未能出版。今年,正值建所50周年,我们缩小选文规模,再度约请同仁编选了此一论文集。一则用以祝贺所庆,再则亦可据以略窥几代学人实事求是的学术追求 本论文集的作者,皆系本所研究员、副研究员。在职及离退休的同仁,由作者自行选文一篇,已经过世的师长,则烦有关专家代劳,亦人自一篇,共得文180篇。惟依然受诸方面条件的限制,除少数师长外,论文篇幅皆在l万言以内。因此,若干篇幅稍大的论文皆未得入选,实不能尽称同仁的代表作。此外,个别研究人员因这样那样的缘故,未能如期选送论文,出版在即,只好割爱。 入集论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大致以断代为类,凡作四卷,依次为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宋辽金元卷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深刻变革的时代,是群情迸放、文化灿烂的时代。“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在周代,王朝和列国都设立史官,记录的史册,多以“春秋”为名。那时有一种制度,王朝和列国每发生一件大事,除本朝本国自己要记载下来之外,各国之间也要互通讯息,相当于现代的新闻报道,称之为“赴告”。史官们把这些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中记着春、夏、秋、冬四季,简括起来就叫“春秋”。 春秋时代,整个地说是300年。这300年里,又有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公元前546年,列国开了一次“弭兵”大会,把政治形势划了一条界线:在这以前的将近200年间,以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为主;在这以后的百年多一点时间内,以列部的阶级斗争为主,反映着这时新旧社会制度开始更替所引起的斗争,日益激烈和深入。
世人熙熙为名,攘攘为利,万千只手布置着万千种局;世事如棋局局新,无逃于赌局之间。从战国初期到秦朝末年,尔攻我伐,尔虞我诈,这个从未间断过的超级赌局被拆分为若干个大小赌局,将参赌者隔离分散于各个赌台上。究竟是厕身于局内,还是置身于局外? 《战国九局》作者王开林大笔如椽,解析历史关节,势如摧枯;勘察人性幽微,切中肯綮。读之仿若置身战国,乱世名局,洞若观火,世事之沉浮升降,操盘者的心思机窍,类皆历历如绘。让我们试看战国枭雄商鞅、范雎、苏秦、张仪、田文、赵胜、魏无忌、黄歇、吕不韦、赵姬、韩非、荆轲、李斯等在乱世中如何邀局、设局、搅局、拆局、出局、成局。 历史是过往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九个赌局,九个历史隐喻,让时间深处的暗物,发出灼灼的关怀之光,驱散现实的迷雾,令人惊警。
公元前 712 年,鲁国大臣羽父派了一个刺客,将鲁隐公刺死。公元前 611 年,襄夫人派了一位刺客,将自己的孙子宋昭公刺死。公元前 607 年,晋国权臣赵盾的族人,将晋灵公刺死。类似这样的弑君故事,在春秋时期为什么频频上演?春秋五霸谁最名副其实,谁是徒有其名?戎狄蛮夷是如何渐渐融入而的“华夏”?古代的贵族是文质彬彬的君子还是赳赳武夫?春秋最著名的美食是什么?…… 钱穆的伯乐,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白寿彝等史学大师的老师,在民国史学界长期坐着把交椅的历史学家顾颉刚与其弟子历史学家童书业一起,带着满腔诚意轻松开讲。原来,春秋,是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是不同种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的时代,是封建制度走向奔溃的时代……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神话时代、夏王朝”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涵盖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作者从一二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东亚最早的人类、不同的石器工业传统谈起,娓娓道来。由自然环境到文化分区与谱系,再到大的时段划分,则颇有指点江山、纵横捭阖的大将风度。这些叙述是解读远古中国必不可少的轮廓性勾画。日后一幕幕感天动地的悲喜剧,都是在这个大的自然和文化背景下上演的,它们奠定了后世中国发展的基础。 作者的许多总括性
世人熙熙为名,攘攘为利,万千只手布置着万千种局;世事如棋局局新,无逃于赌局之间。从战国初期到秦朝末年,尔攻我伐,尔虞我诈,这个从未间断过的超级赌局被拆分为若干个大小赌局,将参赌者隔离分散于各个赌台上。究竟是厕身于局内,还是置身于局外? 《战国九局》作者王开林大笔如椽,解析历史关节,势如摧枯;勘察人性幽微,切中肯綮。读之仿若置身战国,乱世名局,洞若观火,世事之沉浮升降,操盘者的心思机窍,类皆历历如绘。让我们试看战国枭雄商鞅、范雎、苏秦、张仪、田文、赵胜、魏无忌、黄歇、吕不韦、赵姬、韩非、荆轲、李斯等在乱世中如何邀局、设局、搅局、拆局、出局、成局。 历史是过往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九个赌局,九个历史隐喻,让时间深处的暗物,发出灼灼的关怀之光,驱散现实的迷雾,令人惊警。
《正说中国》系列丛书,全套20册,单书单号,从中华民族的远古传说开始,到民国风云为止,分朝代讲述中国的历史变迁,力求整套书简明通俗地贯穿国史,同时每本书单独成册,适合偏好各个王朝或时代的读者阅读。 《正说中国》系列丛书,内容涉及王朝兴衰、政治更迭、人物风云、文化科技等多种方面,全景式地梳理了中国历史的脉络,重大历史节点、重要历史人物、重点文化科技成就单独成篇、详细叙述; 《正说中国》系列丛书,全彩色印刷,图文并茂,配发珍贵历史图片,古文、生僻字加注拼音,适合各年龄段、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阅读。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五色旗为国旗。 《传说时代的文明:远古》内
《中国崛起:华夏体系500年的大历史》是部对公元前721—前221年的华夏体系500年进行历史和理论总结的研究成果。《中国崛起》研究了华夏体系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作者以华夏体系500年中齐国、楚国、吴国、越国、魏国、赵国、秦国等大国的兴衰为主要线索,描述了这些华夏体系内的大国间的争霸及华夏体系秩序和观念的变迁,以宏阔的历史场卷为背景,深入分析了华夏体系500年间出现的小国外交、超限制外交、结盟观念、连横合纵等现象,分析了秦国统一华夏和六国。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是华夏体系500年历史演变的最后结局。华夏体系500年的大历史对理解当下国际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