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耀东教授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四十馀年,范围集中于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史学史、现代史学、中国饮食文化史。擅长历史随笔、文化散文的写作,一生勤于著述,笔耕不辍,历年所撰史学论集、散文集二十馀种。《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为逯耀东教授研究魏晋史的代表作,广为学界所知。该书着重考察这一时期史学主流之外出现的一系列非儒家价值体系的新史学写作形式,并结合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流变,探讨这些新史学写作形式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基础。
本书以人物暗含的时间为线,讲述了从马可 波罗到清帝退位几百年间西方对中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该书亦涉及到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日俄战争、清帝退位等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且配以精美图片呼应内容,其中亦不乏首见。无论是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从中都会有所裨益。
本书并不想描绘一幅太平天国运动的全方位画面以揭示这场运动的形成、成熟、扩展、被以及对整个中国的影响。许多的学者已对这段历史的某些或所有方面作了阐述,我很高兴地在他们著述的基础上撰写本书而不是试图重复他们的成果。相反,我将集中探究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并尽我所能去努力理解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够在这么多年里对他的国家产生了如此惊人的作用。
《周礼述註》是清代有名礼学家、经学家李光坡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主要择取郑玄、贾公彦注疏文字,删繁举要,以追溯训诂之源。又旁采其他历代《周礼》注家,参以己意,以阐释制作之义。如四库馆臣所说:“虽于郑、贾名物度数之文,多所刊削,而析理明通,措词简要,颇足为初学之津梁。”该书既没有汉学之博奥,也没有宋学之蔓衍,考辩平心静气,务求理明而词达,颇得“适中之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条用鲜血和生命铺成的道路,是人类历史上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前所未闻的壮举。英雄的红军,从借道陈济棠开始突围长征,血战湘江,四渡赤水,激战安顺场,鏖战独树镇,巧渡金沙江,强渡嘉陵江,乌蒙山回旋,大渡河“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跋涉“死亡之海”,翻越终年积雪的雪山,总司令亲上火线,军团参谋长前线捐躯……那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细节,逼真地再现了那段艰辛辉煌、淬火成钢的岁月。
玄奘,《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后世僧侣不远万里赴印度求法的典范。 本书以《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传》等古籍资料为依托,通过实地对玄奘西行沿途的塔尔寺遗址、榆林窟、莫贺延碛、高昌故城、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石窟、碎叶城遗址、怛罗斯城、巴米扬大佛、那烂陀寺遗址、阿旃陀石窟等地的考察,以当代考察与历史史料相结合的形式触摸古遗迹,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沿途的人文历史,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独特视角。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本书对做了汇注并加上了解释和稍详的按语,讲述目录学 的知识,订正了前人对古书真伪、篇识的讨论等。这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上学术的变迁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