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选取这样一个题目来做博士后课题,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我国的埃及学研究刚刚起步,由于经费等条件的限制,能见到的图书资料非常有限,而我选取的却是一个如此浩大的题目,从纵向上讲,该课题不仅要囊括古代、近代、现代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从横向上看,则涉及全世界十几个国家的数百位埃及学家,因此,说该课题涉猎“古今中外”应该毫不夸张了。另外,从资料方面讲,需要征引外埃及学者的有关专著、论文、自传、回忆录,以及有关埃及考古学的发掘报告等芜杂的资料,不仅涉及古埃及语言文字,而且涉及英语、德语、法语等多门现代外语。
本书解析了从古至今的尼日利亚历史,涵盖了所有重大的历史主题,特别是殖民前原有的城邦体系和社会、最终导致殖民征服的欧洲人的渗透、民族主义者的斗争,以及1960年国家独立后的各种政体形式。尼日利亚至今还没有发展成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国家,在谋求政治稳定和发展经济方面也令人失望。本书记录了一个拥有成为世界强国的所有资源的国家,却一再出现治理不当和丧失机遇的历史。
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实力、工业化水平的国家,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整个非洲大陆的三分之一,是周边十个国家总和的三倍多。1997年,南非的国民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达到了5797.14亿兰特,如按同年12月的汇率1美元=4.81兰特计算,约合1205.23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3180美元。研究南非的现代化,在非洲大陆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来看,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互相关联的大转变过程。这是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因此,研究南非的现代化历程,需要从世界现代化的历程说起,要先从世界看南非。
名家经典简史作品 出版十六年 三次修订 十次重印 2015全新精译简体中文第三版 “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荣誉出品 本书是剑桥出版社“各国简史”丛书中的一种,作者斯图尔特·麦金泰尔是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的院长,也曾担任澳大利亚历史学会的会长,他还是《牛津澳大利亚史》第四卷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史研究领域的权威。 本书概述了澳大利亚从史前时代一直到 21 世纪初的历史,自 1999 年首次出版以来,历经十六年,共修订三次,先后重印达十次,堪称澳大利亚简史的经典之作。
一、自然状况阿富汗的地理状况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动荡的现代史。阿富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中亚内陆国家,其境内大部分地区为远离现代文明那富有活力的中心地带的荒芜山脉和多石的高原。由于其位置正好横跨东亚、南亚和中东地区之间的古代贸易和军事通道,致使阿富汗一度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地。然而在现代,阿富汗却充当了英、俄这两个膨胀帝国的终结点。由于其令人生畏的地形和贫瘠的自然资源,两大帝国终都满足于使阿富汗作为缓冲国继续存在,将其置于他们的正式控制之外,也置于当时已经延伸穿越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铁路、电信和文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之外。因此,150年来,世界对阿富汗望而却步。阿富汗的传统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都没有经历过现代方式的挑战。坚韧顽强而又足智多谋的人民在这片没有前途的土地上勉强谋生。作为征服者和伟大
自1876年所谓的“ 地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以来,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道貌岸然的欧洲绅士们,纷纷踏上非洲,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便如饕餮一般瓜分了这片黑色大陆。截至一战爆发,偌大的非洲,竟然只有埃塞俄比亚与利比里亚两个独立 !在争夺非洲的浪潮中,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铁血宰相俾斯麦、探险家斯坦利、名将戈登、贵公子丘吉尔等人纷纷登场。而在反抗欧洲侵略的斗争中,非洲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如祖鲁王塞奇瓦约、马赫迪起义*袖穆罕默德、埃塞俄比亚“万王 ”孟尼利克二世等。本书正是通过上百名“演员”在历史舞台上的精彩演出,来深入浅出地讲述这场瓜分非洲的大戏。
自1876年所谓的“ 地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以来,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道貌岸然的欧洲绅士们,纷纷踏上非洲,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便如饕餮一般瓜分了这片黑色大陆。截至一战爆发,偌大的非洲,竟然只有埃塞俄比亚与利比里亚两个独立 !在争夺非洲的浪潮中,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铁血宰相俾斯麦、探险家斯坦利、名将戈登、贵公子丘吉尔等人纷纷登场。而在反抗欧洲侵略的斗争中,非洲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如祖鲁王塞奇瓦约、马赫迪起义*袖穆罕默德、埃塞俄比亚“万王 ”孟尼利克二世等。本书正是通过上百名“演员”在历史舞台上的精彩演出,来深入浅出地讲述这场瓜分非洲的大戏。
无
《亡灵书》是古代埃及最为重要的宗教文献集,被古埃及人称作“关于重见天日的经文”。收录了190篇涉及死亡和来世题材的经文,包括死者的亲属和祭司为死者守夜时哼唱的铭文,木乃伊制作师处理死者尸体时使用的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