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的原因,土家族作为单一民族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深入的贯彻落实,以田心桃为首的湘西土家族知识分子和上层人物,根据土家人的历史、习俗、文化、语言、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特性,不断向上级反映,要求国家对土家族人的民族成分进行识别。党中央对此十分重视,多次委派国家民委及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深入到湖南湘西、湖北鄂西等地的土家族人居住地深入进行调查j先后花了数年时间,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多次组织我国著名的民族专家如向达、潘光旦、严学君、王静如、谢华等,再加上土家人专家田心桃、彭泊、彭武一、彭秀模、彭勃、田荆贵等,一起反复进行研究讨论,根据这些实地调查材料和专家们的一致意见,认定了土家族为我国单一的少数民族。这本资料,就
《蒙元帝国与13-15世纪的世界》分别从元代皇室的政权斗争、元代各汗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殊历史事件、人物考证等方面,为读者重现了12—15世纪蒙元帝国的社会文化图景。作者大量运用英文、德文、波斯文、阿拉伯文、蒙文、突厥文等文献资料,着重对蒙元时代的内外交流进行探讨。
本书试图通过还原周代淮水流域族群冲突的地理进程,以族群地理的分析法剖析华夏认同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与发生途径。作者充分结合淮水流域的空间特征,从金文所见“他者”意识与早期族群整合过程中地理与社会边秀基本重合的时代特征出发,将西周金文所见淮夷族群界定为一个松散的地域性政治军事联合体,同时将周代淮夷诸族的华夏化进程解构为“异族一服孳一齐民”三阶段,由此阐释了早期淮水流域从华夏边缘走向华夏中心所渐次经历的“异域”、“外服”、“郡县”等人文属性。书中还利用新出资料,对周室与淮夷的战争、淮夷诸族的地域分布及成员构成等问题进行考订,提出了较多富有新意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