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近年影印出版的敦煌古藏文文书进行深入的研究,详细而系统地阐释了唐代吐蕃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其中包括吐蕃与青藏高原、天山南北诸族的关系,吐蕃与南亚、中亚各国的关系,吐蕃文书中所见的西域部族和名号,藏、汉文献中所见的西域地名与交通以及吐蕃历史文献的考论等方面的内容,对民族史和地方史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一部极具史料价值和学术参考价值的力作。
本书的内容主要关注中国历目前的国家建构、族群认同问题,同时对近年兴起的“新清史”亦多有回应。
你有没有曾经注视过镜中的自己,虽然皮肤不算白皙却应该怎样也称不上是黄,然而东亚人长久以来却都被称为“黄种人”,这种说法显然不是在客观描述我们的肤色,而是冲着西方“白种人”而被“发明”出来的。 此书着力于再现西方社会对东亚人群进行描述和理解的观念史变迁,考察了“黄种人”观念的起源,人种分类理论中“黄色蒙古人种”在西方科学界的定型,以及这一学说如何传播至东方并为东方社会广泛接受的知识过程。只有深入了解种族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才能知道种族观念、人种分类知识是多么的荒谬和危险。
本书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近年影印出版的敦煌古藏文文书进行深入的研究,详细而系统地阐释了唐代吐蕃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其中包括吐蕃与青藏高原、天山南北诸族的关系,吐蕃与南亚、中亚各国的关系,吐蕃文书中所见的西域部族和名号,藏、汉文献中所见的西域地名与交通以及吐蕃历史文献的考论等方面的内容,对民族史和地方史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一部极具史料价值和学术参考价值的力作。
《藏学学刊》第20辑共收录了青海玉树贝沟大日如来佛堂佛教石刻调查简报等关于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文学方面的16篇英、汉文论文。 《藏学学刊(第20辑)》收录《奥登堡集品敦煌遗画目录》《作为印刷和创新资助人的藏族妇女》《结合文书资料探讨第三世察罕诺们汗之历史地位》等文章。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章《山海经》起探, 从峚到羌 ; 第二章: 360年的流迁之歌 ; 第三章: 嵬名元昊,帝国之舰的启航 ; 第四章: 从蕃书到死字的600年 ; 第五章: 上升的轨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