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 敦煌壁画、龙门石窟、昭陵六骏……这些稀世珍宝现存何处? 在盗宝者中,除了臭名昭著的斯坦因、华尔纳、卢芹斋,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幕后黑手”? 两位作者通过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段时期,以美国人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如何想方设法获得中国艺术品的一段历史,这些文物最终催生了中国古董市场在欧美的蓬勃发展,也激发了中国人依靠艺术市场促使国宝回归的努力。
本书为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导览手册。书中对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和馆内展线进行介绍,分章节对基本展陈的各专题进行介绍,并对展陈的重点文物进行图文并茂的说明。本书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结合“吴文化”与“吴地文化”对吴地文明做出了多维度、全方面的诠释。全书分为“考古探吴中”“吴风”“吴雅”“吴颂”几个部分。“考古探吴中”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实物展示、场景模拟等多种陈列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讫春秋战国时期的前吴文化及吴文化的起源和勃兴。“吴风”分为山水华滋、吴地风物、营造构建、江南精工四个部分。“吴雅”分为镜鉴泉货、汲古长物、巨匠巧作三个部分,以雅物见证吴地历史,展示吴地生产生活方式。“吴颂”围绕吴语、吴音、吴乐,讲述吴中故事。
本书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以为青年研究人员整理馆藏法帖刻石的成果,也可以说是一部“读帖”的心得之作。 全书共分为概述、敬和堂法帖、诒晋斋诸帖、录文、附录、后记六个部分。书中不仅对历代法帖的相关问题作了细致的描述,同时还对各朝代的书法大家们如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王铎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各家对此人的书法评价。这些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帖刻石背后的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有关《敬和堂法帖》与《诒晋斋诸帖》的原刻石拓片及录文,这也使得法帖爱好者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研究。
精美的插图伴随着逐渐远去的历史,本书介绍了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收藏的百件重要和精美的物品。从《伊丽莎白一世舰队肖像画》到纳尔逊在特拉法加战役中穿的制服,从哈里森非凡的钟表到因卡·修尼巴尔的《瓶中的纳尔逊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优选、内容很丰富的文化艺术圣地,世界文化遗产,享誉世界的文化长廊。本书属于《丝路物语》丛书,本书从莫高窟的历史营建、历史背景、雕塑艺术、经典洞窟、壁上丹青、藏经洞发现与浩劫、
《盛世文化的半壁江山:陕西历史博物馆》由李炳武主编
丝路物语丛书共第一辑共包括十本,分别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故事、汉阳陵文物故事、碑林博物馆文物故事、昭陵博物馆文物故事、乾陵博物馆文物故事、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文物故事、西安博物院文物故事、汉茂陵博物馆文物
《盛世文化的半壁江山:陕西历史博物馆》由李炳武主编
《东方博物(第35辑)》主要讲了三国西晋时期越窑青瓷的生产工艺及相关问题、——以上虞尼姑婆山窑址为例、宋代瓯窑青瓷的新发现与研究、南宋前期官窑新探、窖藏出土宋元时期龙泉窑青瓷的相关研究、鱼跃春池水藻翻——元青花上的鱼藻纹、关于瓷研磨器的思考、兰溪出土的宋代影青瓷器、上虞博物馆藏的青瓷堆塑罐、考古研究、余杭万陈M28:4玉三叉形器图像释读、平湖朱皇庙遗址出土图画陶罐刍析、奉化中心粮库古代墓葬和窑址的发掘、诸暨东蔡官山脚六朝墓发掘简报、瓯海南村发现一座明代纪年砖室墓、文物举隅、德清县博物馆藏宗悫墓志铭辨伪、明赠征士郎中书舍人柳公合葬墓志铭考释、一幅珍贵的版画——《西夏译经图》等内容。
丝路物语丛书共辑共包括十本,分别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故事、汉阳陵文物故事、碑林博物馆文物故事、昭陵博物馆文物故事、乾陵博物馆文物故事、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文物故事、西安博物院文物故事、汉茂陵博物馆文物故事
乡土研究是作者学术研究的主题之一,《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一书,集15年来作者发表的有关乡土中国的书评和札记,表述了作者对于乡村研究的成就与局限、民间文化研究中的“地方观”与“天下观”、乡村研究与知识分子的现代性之间关系的看法。
博物学是19世纪在华欧洲人很广泛的科学活动。本书即从文化遭遇的观点去检视博物学史,从博物学的视角剖析近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与碰撞,特别关注文化遭遇下的知识传统和文化霸权问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读者揭示了近代中国在知识领域所经历的顿挫与转折,为学界开辟了研究中国近代知识转型的新路径。
李炳武主编的“丝路物语”书系每册聚焦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博物馆、一处古遗址或一座石窟寺,从中甄选国宝菁华,讲述文物传奇,铺陈历史画卷。 古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记录着社会的沧桑巨变。可尽情观赏汉代桑蚕基地的鎏金铜蚕,饱览敦煌石窟飞天的婀娜多姿。聆听丝路古道上的声声驼铃——这是一部启封丝路文明的记忆之书。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国之珍宝。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恒久魅力。感受始皇地下军团的烈烈秦风,惊叹西汉“马踏匈奴”的雄浑奔放,仰慕大唐《阙楼仪仗图》的盛世恢宏——这又是一部积淀文化自信的启智之作。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 是一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著。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蔚为壮观的汉家
本书以500多张精美图片全面展示故宫已开放的宫殿和至今仍宫门紧锁的禁地,揭秘故宫的建筑艺术、皇帝后妃们的宫中生活、宫中的珍宝和用具、传说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