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20世纪中国美术考古成就的重要著作!对从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科学田野考古起,到20世纪晚期的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以时间为经,不同专题资料为纬,巧妙交织,作了翔实的梳理与论述,填补了过去文献记载的缺失和误读,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借鉴价值,是美术史研究的一部信史和入门的重要参考书。400多幅彩色图像,图文对照,可读性强。
唐卡是藏语的译音,原意是指各种质地的卷轴画,它色泽亮丽,流光溢彩,具有鲜明的藏族艺术特色,是西藏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艺术历史悠久,据西藏传说,早在佛教传人西藏的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就已出现,现存最早的唐卡是11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的画作,但15世纪前的存世品数量很少,存世数量最多的是17、18世纪的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上千幅唐卡,是清代皇家的藏品,王家鹏主编的《故宫唐卡图典》汇聚了18世纪西藏与内地画师创作的一批珍贵作品。这批唐卡艺术精华,集中代表了西藏唐卡艺术在内地传播发展的面貌。
唐卡是藏语的译音,原意是指各种质地的卷轴画,它色泽亮丽,流光溢彩,具有鲜明的藏族艺术特色,是西藏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艺术历史悠久,据西藏传说,早在佛教传人西藏的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就已出现,现存最早的唐卡是11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的画作,但15世纪前的存世品数量很少,存世数量最多的是17、18世纪的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上千幅唐卡,是清代皇家的藏品,王家鹏主编的《故宫唐卡图典》汇聚了18世纪西藏与内地画师创作的一批珍贵作品。这批唐卡艺术精华,集中代表了西藏唐卡艺术在内地传播发展的面貌。
《石窟寺研究(第4辑)》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汇编的大型研究论文集,其作者来自敦煌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德国海德堡科学院等的石窟研究机构和大学。该论文集的的内容丰富,包括石窟考古研究、艺术研究、造像研究、壁画研究、佛教研究以及石窟寺的环境监测、保护材料、保护工艺等保护方面的研究。 显示部分信息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其中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统地反映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为了感受经典,分享中国书画艺术的美轮美奂,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故宫书画馆》将分批展出历代书画家的精品佳作,以供广大观众研究、欣赏。本书为第二编。
在[日本宁乐美术馆藏吐鲁番文书]一书出版之际,我谨向陈国灿、刘永增两位先生,以及为本书的研究发表给予多方协助的诸位先生致以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据推测,这批文书可能是宁乐美术馆的创立者中村准策(一八七六-一九五三年)先生于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年间偶然收集到的。 下面将宁乐美术馆收藏品的内容大致介绍如下:宁乐美术馆收藏的中国文物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以汉代为主的古铜印,汉至唐的古镜,记有书法人蹟的宋、明拓本类以及诸多观赏陶瓷等。除此之外,还有朝鲜半岛高丽时代至李朝前期的诸多陶瓷,日本茶道用陶瓷器皿、书画等。
《石窟寺研究(第4辑)》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汇编的大型研究论文集,其作者来自敦煌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德国海德堡科学院等的石窟研究机构和大学。该论文集的的内容丰富,包括石窟考古研究、艺术研究、造像研究、壁画研究、佛教研究以及石窟寺的环境监测、保护材料、保护工艺等保护方面的研究。 显示部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