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印象》丛书包括《记忆》、《研究》、《 序跋》、《故家》、《影像》、《书衣》六卷,洋洋 二百余万言,从不同视角走近萧红,诠释经典。 《萧红印象(故家)》为其中一册,介绍了近百 年来萧红及其家族的变迁故事,叙述了萧红故家的历 史沿革和现状,对研究萧红家族及其故里文化很有意 义。 《萧红印象(故家)》由叶君编著。
《才女曹诚英》以充满激情的文字,讲述了主人公曲折多难的人生、温文尔雅的女性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从绩溪大会山中走出去的曹诚英,一个纤弱女子,本来只想做个小学老师,后来却改学农科,正如她所说,“仰面求人,不如低头拜土”,并为之坚持一生,这在当时来讲确是奇迹。1937年7月,获康奈尔大学遗传育种硕士学位。回国后,她在安徽大学次有了教授的头衔,成为我国最早的农作物遗传育种女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她本可以留在上海,却怀抱报效国家的愿望随复旦师生一道北上沈阳。从1952年至1968年,曹诚英在沈阳农学院工作了17年,这也正是她施展才智的17年。在教学同时,她仍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地开展马铃薯品种改良研究。
翻开本书,看中国民营企业家独有的生存智慧。 创业,这是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政策的变动、法律的漏洞、时代大势的变迁、对手的穷追猛打……随便一个,都能让一个企业轰然倒塌。 开始创业陈灵梅,手中握的是满满的烂牌——她46岁,早过了风华正茂的年纪,疾病缠身;她家境贫寒,找不到一个有钱有势的亲戚,没有靠山;她学历不高,人脉不广,还背负着数百万的债务。她的运气也不大好,那些其他创业者遭遇的困难,她也遇到了。 但她却用最简单的打法,靠一手烂牌,成为赢家。 这个打法就是“坚守梦想”——“凡是有利于梦想的就去做,不利的就不做。用这个标准去决策,思想就变得单纯,甚至愚直,智慧随之而来。” 从品牌的创立,到企业发展壮大后的各种制度调整;从产品的研发到渠道的拓展;从细琐的客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