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哲学家达数百年之久的问题,至今仍然是哲学界的主要议题,并反映在当今一些重大的论争中。每天我们阅读文章都会想,基于什么样的理由,一场战争才会合乎正义,一条管线才能建成。医生们围绕安乐死、干细胞和体外受精而唇枪舌剑;政客门必须决定教育、卫生和国防中何者优先;我们的孩子会问一些我们发现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每天,我们都被迫基于陪伴我们成长起来的信仰体系做出决定;但是,这些信仰是正确的吗?是无可非议的吗?是我们认定正确无误的那些人把这些信仰传承不来的吗?在做出选择时,具有影响力的不是你的目的,而你达到目的的手段。哲学不是教你思考什么,而是教你怎样思考。它研究的是奠定行为,思想和认识之基础的意义与原则。因此,哲学是一种方法,而就本书来讲,收录的哲学家,不仅留下了他们的结论,而且传下
力图通过对维特根斯坦个人生活的描述,揭示他的生活道路与思想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 大篇幅介绍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专门讨论所谓的“维特根斯坦现象”。
本书从严羽的生平、诗歌创作、理论建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而以后者为主。在生平研究中,以严羽所写的诗文为基本依据,多方钩稽宋、元人诗文集、笔记及有关地方志,考订其一生经历;在对其思想的研究中,注重对其思想体系及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探讨,对他给予后世以较大影响的观点、主张,如妙悟、兴趣、以禅喻诗等,作了较多的论述;同时,本书对严羽诗歌的艺术特征也作了分析,力求使人们了解一个全面的合于历史产际的严羽。
他是一位大英雄,平生指挥作战百余次,从未有过败绩;他是一位大政治家,对上勇于劝谏皇帝,对下善于安抚百姓。 他是一位大思想家,在“百死千难”的逆境中,阐发了“知行合一”之旨;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发明“致良知”之教。 他的学说,至今仍为我国哲学的擎天一柱,开启了日本明治维新之业,启迪了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宋教仁、蔡元培等等,都从中受益匪浅。 他就是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境界的人物之一。梁启超等著的《王阳明传》融王阳明生平与学说于一体,为您认识王阳明、读懂阳明学说,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
《你好,我是费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的自传式随笔。费曼在参与“曼哈顿计划”时,成为开保险柜高手。费曼在默数一二三时,发现了每个人大脑工作的方式截然不同。费曼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抱怨没有人赞赏他的桑巴鼓技艺。费曼在调查挑战者号失事时,靠一杯冰水、一个橡皮圈,打破了威权,还原了“挑战者号”失败的真相。对费曼来说,这一生就像个孩子一样,好奇地寻找着前方的未知。他希望的,是想留给未来的人们一双自由的手。
苏格拉底真的是哲学界里备受敬仰的圣人吗?为什么批评者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毫无理想可言?赫拉克利特的永恒变化的理论和老子的“道”一样吗?为什么笛卡尔是否说过“我思故我在”值得怀疑?康德的日常生活时间和时钟几乎同样准确吗?马克思的很多重要书稿和文章其实是恩格斯所写?萨特到底是主流哲学家,还是主流剧作家、小说家、政治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哲学的历史里充满了趣闻、轶事和谎言,或者说它们只是不以事实为基础的叙述和传说。 本书试着在众多的哲学故事中收集、讲述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并仔细研究历史上30位最伟大的哲学家的生平,从而带给你一部“另类”的哲学历史,让你拥有更加全面的哲学知识。同时,这些思想大师的人生经历和独特思想,也会带给你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你在面对难题时游刃有余。 也
在弗洛伊德的传记当中,琼斯的这本书被公认为经典的传记,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 盖伊(Peter Gay)说它依然是“弗洛伊德的经典传记”,尽管它有一些“明显的、饱受批评的瑕疵”。此书最初以三卷本的形式出版,我们选择的这个版本是由Lionel Trilling和SteveMarcus编辑的删节本。
《任继愈传》是一本人物传记。书中对任先生家世以及少年时代,对西南联大的大学生活,对北大从教以及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和接见,期间及其之后在宗教所,在国图等等生活经历,以及任先生的为人为学,都辟有专章缕述,限于篇幅,就期待读者直接展读本书了。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文史兼擅,为乾隆家之一。在近一个世纪的生涯中,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而且亦有不少历史研究著述世,其思想包蕴丰富、宏阔博深,很有代表性。本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丰赡翔实的历史资料,生动描述出赵翼一生的业绩,同时,又采用夹叙夹议、传评结全的方法,鲜明地勾勒出其思想演化的轨迹。本书对赵翼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治史思想及创作追求的独特风貌与文化渊源,逐一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剖析与论述,最终确立其在史学研究与文学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在历史长河中,教育一直伴随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发展进步,那些弥足珍贵的教育著作、教育思想、教育人物和教育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拨动着教育者的心弦……
在历史长河中,教育一直伴随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发展进步,那些弥足珍贵的教育著作、教育思想、教育人物和教育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拨动着教育者的心弦……
陆九渊是我国南宋时期最富有个性的哲学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在程朱理学集大成之际,他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内化道路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成功地开拓出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为宋明新儒学思潮从朱子学到阳明学的心学转向创造了必要的学术条件。 本书紧紧围绕新儒学思潮丘人内外合一之道,从伦理价值本体和道德实践主体对偶连通结构切入,大量采纲了符号逻辑的模型论思想和现代数学的拓扑学方法,积极借鉴了存在现象学的还原分析技术,通过对际九渊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的全方位评述,条分缕析地挖掘了象山心智哲学的文化历史意蕴和道德主体精神;通过对朱子学、象山学和阳明学的大尺度评述,简明扼要地比较了心学外化道路与理学内化道路的时代精神特征与族文化品性。
《张世英回忆录》是哲学家张世英教授的回 忆录。《张世英回忆录》分三个部分。部分成长 历程,主要讲述了他的成长、求学过程,讲述了他幼 时的家庭教育,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由经济系转变到 哲学系的经历,回忆了和西南联大的老师们交往求学 的往事,还有走出象牙之塔之后“误入歧途”的30年 ,以后近些年来在学术上的成就等等。第二部分生活 情趣,是张先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兴趣爱好、旅游 经历小片段的回忆。第三部分社会交往,讲述了他和 熊十力、周扬、宗白华等等朋友之间的交往,通过一 些曾经的对话,交往的小片段,给读者体现了这些大 师们生动的一面。通过张先生的文字,他的经历可以 对他的人生态度、学术精神有所了解;同时这本书也 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近百年历史的一个侧面展现 ,而在这段历史中出现过的一些大师,如闻一多
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从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选二百余人作为传主,通过对每个传主的评述,从各个侧面展现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主要内涵,以利于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也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