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具特色的大学,春光秋色,樱开枫谢;一位全中国曾经最年轻的校长,风流云散,潮起水落。八十章精彩文字,八十年传奇人生,石琢成玉,玉化作石,为理想的教育垫基,为精彩的学子铺路。他眼里的学生没有身份之别,只有青春、学子、人才;他的心中没有高官、大权、重利,只有百年武大、学者风骨、教育改革。誉之者称其为中国的罗素、当代的陶行知、武大的蔡元培……在百年武大的历史上,他成就一段传奇岁月。在魂系母校的学子记忆中,他永远是“我们的刘道”;他的全名叫刘道玉……
孙佩苍,曾任东北大学教授、里昂中法大学校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民国收藏家。旅欧期间凭一己之力搜购了包括库尔贝、德拉克洛瓦、苏里科夫作品在内的大师原典,徐悲鸿是其至交好友,吕斯百王临乙以师相称,于1942年在成都举办画展期间离奇猝死,从此在历史中消失,大量藏品也不知下落。六十余年后,孙佩苍的孙子孙元开始寻找祖父的踪迹,写成此书,这是湮灭的家族史,也是美术史上一段终见天日的传奇。
《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陶行知自述》分自述、我的教育观、序与跋三编,内容包括:我的生活经历和今后打算——致罗素的信、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校概况、这一年、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等。
《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陶行知自述》分自述、我的教育观、序与跋三编,内容包括:我的生活经历和今后打算——致罗素的信、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校概况、这一年、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等。
本书共分为18个小节,共选图80余幅,全书以时间为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文释图,以图补义,分五章讲述了张伯苓秉持教育救国的理想,50年投身南开教育,一辈子辗转南北、苦心经营,取得辉煌教育成就的人生历程。
陆九渊是我国南宋伟人思想家、教育家,朱明理学“心学”的开山鼻祖,江西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江西金溪县人。《陆九渊故事》是一部陆九渊传奇人生、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的通俗读本,由专门研究陆九渊的研究机构——金溪县文化研究会编撰,故事的可靠性和可读性自不待言故事以“心”为主题,分为“童年之慧心”“少年之悟心”“青年砺心”“中年之洞心”“老年之归心”等五辑,137个小故事,每个故事既单独成篇,又共同勾勒了陆九渊的人生全貌,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了解这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辉煌人生。
《中国植物学先驱胡先骕》为我社“教育薪火”书系之胡先骕卷。胡先骕是开辟中国生物学研究事业的中国现代植物学一人,也是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除亲自传授植物分类学、经济植物学等,还编写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教材。《中国植物学先驱胡先骕》回顾了胡先骕的学术及教育生涯总结其教育思想及教育成就,有较高出版价值。
本书涉及民国教授二十名人,都是当年显赫一时的文化名流,堪称民国教授的一个缩影。作者试图从独特的视角,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展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再回首,民国教授的陈年往事原来竟如此鲜活精彩!
陶行知,人民教育家、思想家,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陶行知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并一生积极推动平民教育运动。他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被叫做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里的大学,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也在发生显著的转型,从古典的精英人士的殿堂转变为社会公众的智慧推进器和知识加油站。也就是说,大学在文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非过往时代可比。记得有人说过,大学怎么样,国家就会怎么样;又有人说过,如果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有众多大学还不够,还必须有伟大的大学。若然,则结合我们的主题,也许我们也可以说:“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而本书就向你介绍了梅贻琦,竺可桢,唐文治,萨本栋,熊庆来,李登辉等十三位民国著名大学校长。
本书是1998年谢家荣教授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文集,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谢先生的学生、同事和亲属撰写的纪念文章,主要记述谢先生作为一位全方位地质学家的学术思想和在地学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地质、矿床地质、石油地质、地质教育和组织领导工作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二是对谢先生生平及他领导下的矿产测勘处的研究和在矿产测勘处工作过的近50位人员的简介;三是谢先生1946—1950年间在《矿测近讯》上发表的数十篇文章,这既是他活跃的学术思想和道德情操的反映,也是那个时期历史的见证。此外,还首次发表了谢先生的重要论文《同生成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的摘要以及到目前为止最为详细的谢家荣主要著作目录。本书可供广大地学工作者、地学史研究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