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印席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钱德拉塞卡(1910-1995)的故事。本书的写法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尽可能接近原貌的钱德拉。 传记作者卡迈什瓦尔·瓦利教授,同为印度裔,是钱德拉的后辈和崇拜者,他怀着钦佩的心情多次访问钱德拉。两人进行过广博而发人深思的对话,依据这些对话以及钱德拉的论文、信件,瓦利运用风趣流畅的手笔,追踪钱德拉一生各个时期的足迹和轶事,精彩内容层出不穷。传记介绍了钱德拉如何在其叔父、诺贝尔奖得主拉曼的影响下,从小立志献身科学。又详尽披露出钱德拉与导师爱丁顿就白矮星理论展开的激烈争论。因遭到爱丁顿的极力否定,“钱德拉塞卡极限”(白矮星的恒星质量上限)被认为是错误的而遭摒弃,直到多年后才得到公认,这是鲜为人知的故事。传记还讲述了钱德拉奖《天体物理学杂志》从一
《领军科学家(钱三强钱学森赵九章)》试图在探讨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基础上,对钱三强、钱学森和赵九章三位大师的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科技成就以及创新方法,进行细致的挖掘和整理;对他们在举国体制的“两弹一星”事业中所担任的角色及其作为,特别是创新方法,通过紧密联系具体实践来做一些中肯的案例分析。从科技文化的角度看,本书旨在努力发掘老一辈科学家创造的精神资源,品味老一辈科学家的创新方法,以便给中国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提供献身科学事业的最生动的范例。本书由刘大椿主编。
本书是梁思礼院士的口述传记,重点叙述了他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五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作为梁启超先生最疼爱的小儿子,他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家族的荣光,从五岁丧父起,他就全守靠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和生活,最终成为知名火箭专家,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的经历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对帮助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了解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情感历程以及苦难而又始终如一的祖国之恋,不无启发和教育意义。本书内容真实、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兼具,语言朴素,图文并茂。是中国版的《别闹了,费曼先生》。
朝永振一郎,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也许大家想象不到,这个的人物小时候却是个爱哭虫,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缺课,即便进入大学也是满心自卑……可这么一个病怏怏的孩子最终却拿到了的科学奖项,原因是什么?偶遇恩师、留学德国、从与各种人物的交往中受到启发……追忆自己的整个人生,朝永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乐园——理研,在这里他和其他研究者一起辛勤研究、吃喝玩乐,轻松自在的氛围激发了他的研究欲望,也造就了一大批物理界名人。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出色的人物传记,其在物理学知识、科学本质以及教育方法方面的见解也非常具有前瞻性。朝永振一郎以自身经历总结出来的独到的教育方法以及对科学家的建议,必定会让人们获益匪浅,受益终生。
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让整个世界震惊。面对获奖者“田中耕一”的名字,众学术泰斗、往届诺奖得主都不知道此是何许人也。这种诺奖获得者在学术界“查无此人”的情况恐怕只此一例了,然而让你大跌眼镜的事情还有更多:本科学历,一个普通工程师,与学术界没有任何交往,从不参加升职考试,因一次实验的“常识性错误”而最终获奖……面对媒体的狂轰滥炸和围追堵截,低调、羞涩、不善言谈的他更得到了民众疯狂的追捧和喜爱,被称为“工薪族的榜样”。这位从平民中走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推掉几乎所有的采访和演讲邀请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只想做一辈子工程师。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找到自己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他师承国学大儒,却在18岁弃文从理;他名扬欧美后毅然回国,成为新中国的力学奠基人;他以72岁高龄接棒大学校长,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心血…… 这是一位真诚的科学家,这是一位最纯粹的爱国主义者。
叶企孙先生1898年生于上海,早年曾人上海敬业学校(今为敬业中学)读书,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并为此鞠躬尽瘁,培养了包括我国多位两弹一星元勋在内的大批人才,桃李满天拢?侵泄?锢硌Ы绲囊淮?谑Γ?泄?逃?绲囊淮?Ρ怼R镀笏锵壬?绺叩木?穹绶叮??诳蒲Ш徒逃?乱瞪系囊导ê桶裱??怯涝吨档煤笕搜?啊⒓湍詈痛?械摹?br> 《一代师表叶企孙(第2版)》增加了前次未及收入的李政道等人的纪念叶企孙先生的文章以及若干照片,向青年学子和社会各界介绍这位杰出的爱国者、科学家和教育家的崇高风范、光辉业绩,希望《一代师表叶企孙(第2版)》的再版能为学校的素质教育活动和社会上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活动提供一份内容充实的读物。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1844—1906),标志着物理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转折。本书记录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生平、个性及其科学和哲学成就,详尽描述了他丰富而极具悲剧性的生活(他于62岁时自杀身亡)。本书主要在19 世纪下半叶的背景中讨论他的科学和哲学思想。他是宏观物体存在一个微观的、原子的结构基础这一学说的主要创立者,该学说深深影响了普朗克的光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对现代物理学的诞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