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鲁达,举世闻名的伟大诗人。他踏遍世界,足迹密布亚洲、欧洲、美洲。他是历尽沧桑却始终拥有童心的孩子。 以一段段诗意而饱含人生体验与智慧的文字,缀连起宽广似海的一生,放射着有趣灵魂的恒久光芒,映照出整个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是诗人的生活。 我是杂食动物,吞食感情、生物、书籍、事件和争斗。我真想把整个大地吞下。我真想把大海喝干。 我家里收集了大大小小许多玩具,没有这些玩具我就没法活。不玩的孩子不是孩子;不玩的大人则永远失去了活在他心中的孩子,而那却是他十分需要的。我也像造玩具那样建造我的房子,并且在这所房子里从早玩到晚。 我要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就只是人,除此没有其他头衔。人们不会为一条戒律、一句话、一个标签而苦恼。 我见过不同的海洋,遇见过无数的人。我改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从英国传来噩耗:丹宁勋爵于1999年3月5日在他的家乡英国罕布什尔郡的惠特奇逝世,终年一百岁。丹宁勋爵的这本书和他的另外几本书不同,它不是一部法学著作,而是一部传记,是作者早就承诺奉献给英国读者的传记。丹宁勋爵在1978年在他的《I地律的训诫》一书中说:“能在本世纪——英国人民历危险的世纪——生存下来,多少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我们一家尽了自己的力量,兄弟五人都参加了战争。其中两个牺牲了。他们是我们当中的精华。另外三个还活着,一个成了陆军上将,一个成了海军上将,我成了上诉法院院长。将业如果有时间,我要向你们讲讲我们一家的故事。”三年后,作者完成了这本传记。在这本传记中作者主要讲述了他们一家的故事:讲到了他们兄弟五人的故事,也讲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讲到了战争,也讲到
这部书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中国的百年历史,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这部书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说:“经过了七十华年,正是他智慧结晶的时候,到此时而写出他富有哲学内涵和人生风趣的回忆,其所反映的绝不是他一生,而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阅读本书的理由:作得以那样极平易近人的口吻,写出那个极不平凡的时代的故事,是难达到的一种境界。没有高度的文化修养,是做不来的。所以罗家伦以王安石的两句诗来评价“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它是作者那时代年轻人的“人生教科书”,它是我们这时代年轻人的“人生教科书”,它或许还会是我们下一代年轻人的“人生教科书”。因为这几代人都面临着相同的时代主题: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中寻找存身之路。本书读者对象:熟悉西学或不熟悉西学的读者
本书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本书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最后成书,已经耗费了五年时光,更是倾注了退休前后的主要心血”,“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这本书又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以
陈香梅享有“中美民间大使”之美誉。她曾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和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作出过积极贡献。1980年,她作为里根的亲善大使到中国大陆和访问,在两岸之间积极沟通,促进了两岸交流。她说:“只要中国人能扬眉吐气,我于愿已足”她对养育过她的中国一脉情深,为中国的发展不遗余力。她是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中华全国妇联名誉顾问,中国国家旅游局特别顾问,陈香梅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还是北京师范大学、沈阳东工大学等院校的客座教授。陈香梅著有《往事知多少》、《留云借月》、《一千个春天》、《陈香梅的散文与诗》、《迷》、《追逸曲》、《春秋岁月》、《春水东流》等中英文著作四十余部。她确实很为全球的华人争气。她的天空,有太多的精彩。《一千个春天》是“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之一。《一千个
当1949年中国共产党打败美国支持的中国国民党,建立新中国后,美国有不少人指责当时的一群“中国通”让美国失去了中国,这群中国通,包括学者欧文·拉铁摩尔和费正清,外交官柯乐博、埃默森、谢伟思和范宣德,以及本书的主人公约翰·帕顿·戴维斯。 此书是戴维斯的自传,记述其从出生一直到1954年所遭遇的不公正事件。他以散文化的笔触记录了自己的私人生活,以及在不同时期所从事的不同外交工作。通过此书我们得以窥见二战时期乃至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的性质及其变化。
提起“跳水皇后”,人们脑海中马上出现了两度获得奥运会冠军、开创跳水界“高敏时代”的那个年轻女孩高敏。这位当年人们心中的偶像,是怎样对待运动生涯中的喜怒哀乐,出了大名的她,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感情经历? “今天的我写到这里,眼泪还是情不自禁流了下来。我很庆幸当时我的父母对这样的训练细节一点都不知道……”。《追梦》是高敏心血的结晶,她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这部20万字的自传。 人生多少小插曲,汇成昂扬主题歌。高敏促人奋进,《追梦》引人思考。古今中外成大器者,天赋、勤奋、机遇,缺一不可。高敏三足鼎立;她有万人不及的天赋,又有千年难逢的机遇,更有百炼成钢的勤奋。还有两句流传甚广的古诗道出了颠扑不破的真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这部自传中,阿加莎·克里斯蒂以轻松、愉快和幽默的笔触,生动而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的一生。它不仅叙述了作者本人的丰富经历,而且还透过一个普通人的双眼向我们展示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这动荡不安的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侧面。克里斯蒂生动地描绘出世界各地的异域风光和民俗人情。书中有她生活中经历的坎坷,也有她从事创作的甘苦,更有她为自己的理想而追求的磨难。内容丰富,叙述生动,读来兴味盎然。
命运多舛,身世传奇,两岁离母,十二岁被抢亲,十六岁逃婚。 凄美爱情,她的初恋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从巨富到囚犯,她究竟会面临怎样的人生判决。 精彩晚年,孑然一身的她将何去何从。 靠山山要倒,靠人人要走,凡事靠自己。 没有危机就是危机。 人品就是品牌,好的品牌是人品。 做人原则:坚持信念:做人诚信:少获利,不欠人情。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 经营你的长处,不要经营你的短处。 信仰不倒,希望不倒。 能低头,但不能失去人格。 不管身处何地,做人重要。 对自己负责,什么样的环境都不会放弃你。 拒绝同情,拒绝可怜。 职业可以平凡,灵魂需要高贵。
郭廷以,著名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是实证史学的典范。他一生著述丰富,在史料丛书的编订、近代史档案资料的整理等方面,均有杰出建树。主要著作有《近代中国史》《近代中国史纲》《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清季)》《近代中国的变局》《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历法考订》和《台湾史事概说》等。他还首开风气,亲自主持了台湾“中研院”口述历史项目的史料采录工作,并听从胡适的建议,以身作则,完成《郭廷以口述自传》一书。他在这部口述自传中,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经历,记述了上世纪20~50年代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图景,内容细微、生动而完整,是现代史研究者难得的参考资料。
萨尔瓦多·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有着不可一世的艺术天分。正如他自己说的:“因为我是天才,我没有死亡的权利,我将永远不会离开人间。”本书是萨尔瓦多·达利从1952到1963年隐秘生活的日记。作者自己在书中说,本书旨在证明天才的日常生活,他的睡眠与消化,他的迷醉、指甲与感觉,他的生与死,等等,都与其他人有根本的区别。达利在记日记的过程中,以英语为主,加入西班牙和加泰罗尼亚文、法文,高谈阔论,实为一部兼具艺术与文学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约翰?牛顿自传》是一本信体自传,为我们了解作者传奇般的一生提供了详实、可信的手资料。部分,约翰?牛顿用14封信讲述了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包括早年航海生涯的种种痛苦,从事贩卖奴隶贸易的遭遇,以及后来生命中奇妙的转变。 第二部分,收录了作者追忆、悼念亡妻的诗文,文中流露的挚爱深情令人潸然,而他们从信仰而来的平静安然,又给人极大的鼓励。 第三部分,收录了关于生命成长、罪以及悔改的感悟文章。这些文章帮助过很多人,使他们的生命发生改变,建立正确的信仰基础。
我就是一个普通男孩,实话实说,我就是一个孩子,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竭尽全力去努力工作,全心付出,追求目标。我实际上从小就不是最酷最聪明的人,很多时候我也被人欺负,也有非常困难的时候,即使是个很强大的人,也会有不好的时刻。次我设定我的目标的时候,我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如果有人中伤我的话,想说什么那就说吧,不会影响到我。这是我一直持有的观点。如果你想实现某些目标,你想做到最好的话,无论是在游泳池中,还是在棒球场上,还是在教室里,如果你真心实意想做到这件事,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你就
围棋在古代被称为手谈,弈棋的双方,以平淡的落子交流对棋道、对人生的理解。围棋的好,在于它的简单和包容。小小纹枰,方寸之地,布局、征战、防守都在上面进行,有因伐而失,有因弃而获,人生的大智慧,都在这里。一个人多研究研究围棋是有好处的,可以多些大局观,少些冲动和戾气。这是吴先生所强调的“用中”精神的根本,也是他近年来研究“21世纪六合之棋”的成果。这位棋坛宗师把围棋理论和中国古典哲学智慧相结合,其高深的境界和造诣,让人不能不十分钦佩。出版这本书,其实对于棋迷或非棋迷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身为一代宗师,吴先生把起伏颠沛的一生写得很淡,重点是在说棋,他的气度和从容确非常人能及。更重要的启示是,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棋无止境,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各行各业追求的精神都是相通的,达到这样一
本书是著名画家吴冠中以80多岁高龄,真诚、坦荡地回顾过去人生旅程的传记之作。《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分三部分。“生命之流”部分,记述过往岁月中自己思想感情成长、发展的轨迹;“此情此景”部分,着力于记述自己人生旅程的全貌和主要转折,包括谈论有关生活、文艺观的诸多文字。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年表。作为跨越世纪文化老人的真实记述,《我负丹青》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