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德国共有70余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60余人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奖项。分析其中的原因,肯定有很多种,比如科研实力雄厚、科学家人数众多、科研条件优越等。其中有一条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科学知识的普及。 让每一个孩子阅读好的科普读物是德国社会的共识。德国的科普图书种类繁多、学科齐全、知识严谨、印制精良。 在德国科普图书中,权威、销量特别好的是泰斯洛芙(Tessloff)出版社的一套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什么是什么》(WAS IST WAS)。在每一个书店里,这套百科全书都摆在非常显眼的位置。从出版社提供的销售数字来看,该套百科全书出版60年以来长盛不衰,在德国本土的销量累计超过6000万册。在世界范围类,该套百科全书已被翻译为39种语言,遍及45个国家和地区,销量超过8000万册,是受世界各地青少年欢迎的科普图书之一。
万物有数学 一、培养好了孩子的 数学思维 ,比埋头傻做多少题都管用。国内现在对于数学学习太过功利,但是数学远不止考试和生活中算算数的工具这么狭隘,与其说它是一个工具,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很多学科的基础。《万物有数学》,把数学从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学科,变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实用性能力,这样,孩子的兴趣大增也就不奇怪了。 二、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趋势编写。现在的数学考试,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孩子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考察孩子的阅读量,还会有很多交叉学科的内容。这套书所有知识点都是根据数学大纲编辑,不超纲,但是从数学的根源出发,讲透数学的来龙去脉,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深刻理解数学不仅仅是公式,还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的。 三、孩子读了3遍都不过瘾。用数学故事为你打气:每则数学传奇,都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