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是联大文学院的天才、鬼才、怪才、狂士们的渊博之识、神奇之思的精华,由朱自清、胡适、闻一多、陈寅恪、浦江清五位大师的讲义和学术成果集成。《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一书按通览与专讲纵横史学。共两个部分:以联大必修课教授雷海宗的“中国通史”为主,再增设教授专题专讲。专讲共摘选五位西南联大教授的名篇,以点代面,还原历史的性情与温度。如此编排,既能有多位老师的篇章互文成趣,多层次启发读者,又能保持作者独立性和阶段的系统性。《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按历史顺序共分七个部分:胡适先生讲“哲学概说”“诸子哲学”,冯友兰先生讲“汉代儒学
学习科学致力于研究多种情境脉络(尤其是真实境脉)中的学习,以更好地理解产生的学习的认知和社会过程;并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对学习环境的创设进行设计研究,支持人们更加深入、更为有效地进行学习。本书精选学习科学这一新领域的“关键词”,阐明其历史发展、主要观点、典型案例、实践意蕴等,为读者全面深入了解学习科学提供明晰的索引和重要的参考,是华东师范学习科学研究中心(http://Isc.ecnu.edu.cn)在继《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华东师范出版社)、《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的国际前沿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国际视野中的研究性学习》(广东教育出版社)等丛书和其他若干著作之后推出的关于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
时光变迁,衷情不改。2003年倪志刚校长调入、2008年陆军校长主政,我们对“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没有中止实践,也没有停滞不前。尤其是近年来,学校领导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走班的模式作了多次大的改革,深化了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拓展了对班级管理、教学评价的研究。学校所申报的两项课题“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和“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分别被列为徐汇区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列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也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终身受益的持续发展。学校形成了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师队伍快速发展的良
本套丛书分为六册,分别是对农场里的声音、乐器的声音、大自然里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以及宝宝的声音进行了介绍。 《听听,是什么?农场》本书是对小笨熊喜欢的农场里的各种声音的介绍,有小笨熊的小伙伴们的声音,如小猫的叫声。 《听听,是什么?乐器》本书介绍了一些乐器的发声,如小提琴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声音吧! 《听听,是什么?大自然》我们热爱大自然,欣赏着自然中的各种美景,但是这些和自然有关的声音,也需要我们关注。 《听听,是什么?交通工具》轮船的声音像什么?消防车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快看看是谁开着赛车,在赛场上勇往直前,可真帅气。 《听听,是什么?动物》你听过狮子的声音吗?知道呱呱叫的是哪种小动物吗?夜晚的时候,你还会听见什么声音呢?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听听,是什
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引进到我国,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大家都知道布卢姆,但是会有多少人愿意认真看完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小册子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也有二十年了。该专业委员会是推动我国教育目标分类研究与应用的重要群众性学术组织,但是近十年似乎没有像头十年那么红火。最近看到该学会网站上发布的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会上裴娣娜教授和董奇教授等人的讲话,看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志勇和副理事长武镇北在个人博客上发布的许多研究信息和论文,感触良多。作者相信,本书对国际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成果所作的介绍是有价值的,读者需要了解这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