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 本书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走向校本发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们的愿望。使用“建设”这样一个词汇,既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对课程改革的立场,更表明我们就在建设的“现场”,“正在进行”新课程的建设。我们相信,这样的一种建设,不仅需要理解,也不仅需要行动,更需要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在建设新课程的过程中,这种“理解”与“行动”持续不断地互动、生成和深化,使建设新课程的脚步更坚定、坚实,也更从容和富有理性。课程改革正在推进和深化,因此本套丛书所提供的观点、经验和案例是“正在进行时”,肯定有许多不足,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基于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学》是面向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公共教育学教材。全书针对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要点,分别由“什么是教育”、“课程、”教学”、“德育理论与模式”、“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教师职业理念”、“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构成。
《解读教与学的意义》:要正确地解读教与学的意义,就要努力把握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将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探讨不同情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与优化,充分体现和有效激励学生的主动生、探究性和合作性,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继承教学传统的基础上重建教与学的关系,强调民主、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使师生之间形成相互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感动,在倾听与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对于自身、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了解和理解……
《透析作业:基于30000份数据的研究》既是一本主要基于学生真实的作业文本资料分析的研究成果,也是一本通过数据和证据进行作业全面分析与解读的著作。本书不仅全面阐述了作业观念、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作业讲评、作业效果等各个方面的现状与问题,而且还通过学段差异分析,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群体差异分析,学科差异分析,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差异分析,不同学历层次家长的差异分析,不同教龄的教师差异分析,以及作业各要素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等,反映了现象背后可能的原因。系统而深入地透析了作业全貌。书中一些作业问题、现象、规律的发现都为精准地诊断作业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升作业实施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书是于漪老师有关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者从教育的细节入手,全图景再现了当下中国教育的各个方面与环节,提出了发人深省的建议与对策。作为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高使命感,拨开乱象的丛莽,让教育之魂魄闪光。穿透喧嚣的聒噪,让真知之声音奏响;在一片迷茫中,指明闪闪的星斗,从而让人寻找到正确的方向。作者一直希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生命的发展。
本书涉及的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舒新城等人,都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本书作者在掌握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这对于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本书旨在阐述如何通过自我评价过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尽管本书是一本教学方法的辅助资料,但其主要目的是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本书第一章概括阐述了怎样借助自我评价过程来提高教学水平;第:二章介绍了提高教学水平的各种方法和策略。每一章中包含很多小节,每一小节都有小标题,提示读者该节的内容,同时提示读者本书中其他哪些小节与本节内容相关,便于读者搜索相关信息。本书提供的应对策略可以切实帮助读者设定教学目标,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名师讲语文》丛书是语文出版社语文名师出版工程重点项目;新课改以来套新生代语文名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自我总结大系;由活跃在课改线的语文教学界领军人物以“讲”的形式,展示其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本书是《名师讲语文》丛书之一《张祖庆讲语文》,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名师讲师团特约讲师张祖庆讲述语文知识。内容包括我的语文人生、我的语文理念、我的语文实践、我的教学语录四个部分。
《做朴素的教育》编著者汤勇。 书稿是汤勇局长关于教师教育的报告集,涉及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教师教育、教师读书、教师专业发展等内容。全书共分9章,分别为“教育,你能走多远”、“美丽人生从读书开始”、“做‘派往明天的教师’、谁也动不了的幸福与、好教师可以这样练就、幸福教师成长的十一个关键词、书写教育人的七彩人生、追求幸福的教育。全稿沿袭作者一贯的文风,在论证“何为朴素的教育”过程中,穿插各类生动的案例与故事,从而启发读者主动深入地思考自身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各类问题。书稿经打磨,可作为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读物出版发行。
《中外教育名家思想》由中国教育名家思想和外国教育名家思想上下两卷构成,选取了孔子、朱熹、陶行知、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20位在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理论的创生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教育名家,对他们的教育思想作出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全面的阐释。在对教育名家思想的深入论述,对理论特色进行的概括总结以及对教育名家思想的评析方面,有创新突破,特色明显。 作为培养未来教师基础性课程的教材,本书在教育名家选取及教育名家思想编写内容的取舍上反映了培养未来教师的要求。本书同时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较好的综合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及实用性等特点,是“中外教育名家教育思想”课程的代表性教材。
本书按照高考制度改革推进的程度层次,将高考30年分为四部分:解冻、嬗变、转轨、惶惑。在每一部分前,有一个对本部分内容言简意赅的概括总结,意在向读者介绍在高考恢复三十年的链条中本部分相对独立而又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全书图文并茂,在书中每一部分中,首先是对本年度高考制度改革的全面概述。通过政策的解读、人物的描绘,事件的还原,点面结合,尽可能生动地概述该年高考的全貌。其次是介绍年度人物,选登了这三十年来的代表人物,上至政策决策者,下至普通考生,都是著者站在民间立场,在众多人物中遴选出来的。著者力图通过年度话语诠释高考重大决策,再现当时围绕高考的社会氛围。经过高考洗礼的各行各业人士,通过该书可以全面了解高考制度三十年的变迁,寻找到自己在这段历史的坐标点,触摸历史的体温,感受时代的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主要是以学会生存为主,其内容有:部分研究的结果;章教育问题;第二章进步与极限;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第二部分 未来;第四章 挑战;第五章 发现;第六章目的;第三部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第七章教育策略的作用与功能;第八章当代策略的要素;第九章 团结之路。
为了稳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帮助老师们较快地适应心理课程的要求,尤其是针对近年心理课程快速发展,新入职的心理教师逐渐增多,对心理教学参考资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心理专家和骨干老师编写了《心理课程指南》。本书涉及小学至高中学段的心理课程,对如何“吃透”教材,怎样上好一节心理课,做了较精准地指导,并依据心理课的范畴,整理了心理活动设计案例,为老师备课和创新课程,深入领会心理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而理解心理课程各板块之间的联系,宏观把握教材内容,有策略地完成心理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