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精选:楷书》在编写过程中,对每首唐诗都加以赏析,以帮助读者理解、学习,使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既能提高书法水平,又能增强学习、欣赏、运用诗歌的能力。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典范,成就裴然,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古典诗歌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瑰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编入了七十余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一十余首诗。选篇全面而精当,既注重代表性又兼重艺术性,堪称全唐诗缩印本,二百年来流传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宋词三百首精选:楷书》精选了《宋词三百首》中广为流传的篇目,设置有宋词百科、经典赏析、名句集锦等拓展栏目,凝练了经典的楷书书写技法,并与古诗词练习相结合,古色古香的封面与版面设计,脍
《 中国好字帖 练字打卡100天 行楷》为《中国好字帖 练字打卡100天》系列丛书之一,该系列为硬笔字帖,共三本,分别为《练字打卡100天(楷书)》《练字打卡100天(行楷)》《 练字打卡100天(行书)》,在内容上,本系列精选了日常常用范字并邀请了书法名家对其范字进行书写,按课时划分为101课,每课的范字都配有偏旁、部首及结构的讲解,整体内容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编排的,便于人们有计划有规律的进行书写练习。
《 中国好字帖 练字打卡100天 行楷》为《中国好字帖 练字打卡100天》系列丛书之一,该系列为硬笔字帖,共三本,分别为《练字打卡100天(楷书)》《练字打卡100天(行楷)》《 练字打卡100天(行书)》,在内容上,本系列精选了日常常用范字并邀请了书法名家对其范字进行书写,按课时划分为101课,每课的范字都配有偏旁、部首及结构的讲解,整体内容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编排的,便于人们有计划有规律的进行书写练习。
本书分设五关:双姿关、笔画关、部首关、结构关、句篇关。双姿关包括写字标准双姿及新三个 一 ;笔画关包括46个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将所有笔画细分讲练;部首关按字左、字右、字头、字底、字框分类讲练80个常用偏旁;结构关按独体、左右、上下、包围四类以及结构原则进行讲练;句篇关按实用书写分类训练:四分二、五分三、中轴线、算术格、作文格五种写法。本书定位为硬笔楷书一本通,尽量将所有写字训练内容包含进去,完全满足中小学教师教学使用。突出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
《 中国好字帖 练字打卡100天 行书》为《中国好字帖 练字打卡100天》系列丛书之一,该系列为硬笔字帖,共三本,分别为《练字打卡100天(楷书)》《练字打卡100天(行楷)》《 练字打卡100天(行书)》,在内容上,本系列精选了日常常用范字并邀请了书法名家对其范字进行书写,按课时划分为102课,每课的范字都配有偏旁、部首及结构的讲解,整体内容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编排的,便于人们有计划有规律的进行书写练习。
《史晨碑》,此碑亦称《史晨前后碑》,无额。东汉建宁二年( 169 )三月立于鲁县(今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下。此碑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即分为前后两碑,而且同处一石,内容不同但形制完整,可独立成篇。前碑为《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又称《鲁相史晨孔庙碑》《史晨请出家谷祀孔庙碑》等,通常称《史晨前碑》。清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七尺,广三尺四寸。”碑文共 17 行,每行 36 字。后碑为《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通常称《史晨后碑》。碑文共 14 行,前 8 行每行 36 字,自第 9 行起每行 35 字,后有唐人题记四行。世见早的为“秋”字完好的明初拓本。 史晨,东汉灵帝建宁元年( 168 )任鲁相。此碑记述了鲁相史晨、长史李谦上书尚书,陈述孔子功德,请“依社稷出王家谷春秋行礼”等 , 即开展尊孔、祭孔的活动。 此碑与《礼器碑》《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今山东临沂)。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争座位帖》《祭侄文稿》《自书告身帖》等。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唐刻石,是颜真卿71岁时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的神道碑。古人所谓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即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24行,行46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10列。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3行12字。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向被世人誉为“魏碑”。 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碑文记载了张猛龙兴办学校造福鲁郡人民的功绩。为正宗北碑书体。运笔刚健挺劲、斩钉截铁,可以看到《始平公造像记》的影响,如横、直画的方笔起笔,转折处的方棱及三角形的点等,都保留了《始平公造像记》的旧貌。但也并非笔笔都方,而是变化多端,有方有圆,比《始平公造像记》更精美细腻。字体略长,结体已经是比较标准的楷书了,结体非常端丽,有的笔画结体中,甚至有一点行书的味道,尤其是碑阴。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唐会昌元年 (841)十二月建。碑高368厘米,宽130厘米,凡28行,满行54字。原石已断为两截,现藏于陕西西安碑林。此碑为柳公权63岁时所书,属于晚年成熟之作。《玄秘塔碑》结字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运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今山东临沂)。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争座位帖》《祭侄文稿》《自书告身帖》等。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金禅
从20世纪开始的语文大批判已经十多年了,但语文教育还是没有太大的进展。至于语文教学到底是工具,还是人文?到现在争论还在持续。其实,从意义讲,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执是个伪问题。这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窦桂梅用她的主题教学做了很好的阐释。没有语言的传递,哪有情感的表达。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引导孩子读书,进入经典文本,保持阅读兴趣,学会读书方法上去。 从这个角度看,窦桂梅探索的主题教学,就是在为孩子编织一张读书的网,语文的网,让他们走向明亮的地方,走向精神高度开阔的地方去。围绕如何构建“理想课堂”,窦桂梅带领清华附小的教师团队,以主题教学为纲,走出了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实道路。她们追求课堂的温度、广度、深度,渴望我们的话文教学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学习
收字3800多个,涵盖了小学主流语文教材的生字;采用表格形式,多角度解析汉字;设置古诗词、常用典故板块,有助于小学生积累感悟文化
本书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首批名校长钱希有老师组织各地中青年教师.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的教学问题而编写。书中围绕“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联系与应用”等多个教学主题,选择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点评,对于数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非常好的指导、帮助和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