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NX7.0实例教程》(作者杨培中)介绍了中文版CAD/CAM/CAE集成软件UG NX7.0的基本CAD造型功能和使用方法。内容包括UG NX7.0基础、草图绘制、曲线曲面造型设计、实体特征造型、钣金特征造型、工程图生成、装配造型、渲染效果、产品设计造型综合应用等。 《UGNX7.0实例教程》采用实例教学的编写模式,针对CAD造型功能,配以操作实例,并给出详细的图文对照,便于老师课堂教学,且能让读者轻松入门。本书在相关章节均配有综合实例及课后练习,可以引导读者牢固掌握相关内容。最后一章则综合运用前面各章知识,对工程实际产品进行了零件造型和装配造型,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熟练掌握UGNX 7.0的CAD造型功能。 本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可作为本科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
本书以UG NX 8.5高级仿真模块为平台,详细介绍了在典型工程实例中采用有限元进行分析的解题思路、操作步骤和经验技巧,内容包括零件和组件的有限元分析、轴对称和对称约束分析、多载荷条件静力学分析、结构静力学和优化分析、结构静力学和疲劳分析、接触应力分析、屈曲响应分析、固有频率计算和分析、装配体结构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非线性分析、结构热传递分析、结构热应力分析和复合材料结构分析等实例。 本书注重解题思路、操作流程和分析方法,操作步骤详细,随书光盘包含所有实例的操作演示视频、素材模型和对应的有限元计算结果文件,方便读者快速入门和掌握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有限元分析的工作流程和常用方法。 本书适合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教师使用,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及科
《UG NX数控加工典型实例教程》的主要内容包括UG NX8.0数控加工基础、平面铣、型腔铣、固定轴曲面轮廓铣、点位加工、可变轴铣。全书采用实例讲解,共6章,除章外每章包括两个典型实例,实例之前有相关知识介绍,实例之后有小结、练习与思考。所附1CD为读者提供所有实例的原始文件、结果文件、练习文件以及操作创建的动画演示文件。每个实例由工艺分析、操作创建两部分组成,工艺分析联系实际,简明扼要,操作创建模拟教学过程编写,具体步骤为打开模型创建毛坯、进入加工模块创建刀具、创建编辑几何体、粗加工、精加工、后处理,适合教学与自学。 《UGNX数控加工典型实例教程》内容实用、专业性较强,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大机械类专业的CAM教材和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数控加工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利用UG NX 7.5进行实体建模、装配建模、工程制图、运动仿真以及有限元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章对UG NX7.5的界面和基本操作进行了介绍。第2~7章为实体建模部分,分别介绍了体素特征与布尔运算、草图、扫描特征、基准特征、成形特征、特征操作和特征编辑等实体建模和实体编辑的方法。第8章通过范例介绍了实体建模中各种特征的综合应用。第9章介绍了装配建模的方法以及装配爆炸图的生成和编辑的方法。0~11章介绍了高级参数化建模技术和高级装配建模技术。2~14章为工程制图部分,分别介绍了视图、剖视图、装配图的创建以及图样标注的方法。5~16章分别介绍了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仿真、分析方法。 本书的写作结合了作者多年来在机械设计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经验,内容选取适当,范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叙述简练,深入浅出
本书共分为3篇15章。篇介绍模具设计的有关基础知识,其中章介绍UG NX 9.0注塑模具设计基础;第2章介绍模具设计初始化工具;第3章介绍模具修补和分型工具;第4章介绍Mold Wizard提供的模架库和标准件系统;第5章介绍浇注和冷却系统的创建;第6章介绍标准件和其他工具;第2篇介绍各种典型结构模具设计实例,从第7章~1章通过对散热盖模具设计、充电器座模具设计、播放器模具设计、上下圆盘模具设计、发动机活塞模具设计5个综合实例进一步描述了Mold Wizard进行模具设计的一般过程。第3篇从2章~5章介绍整套手机模具设计综合实例。 随书配送的多媒体光盘包含全书所有实例的源文件和效果图演示,以及典型实例操作过程AVI文件,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形象直观地学习本书。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机械专业、模具专业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的学生,同时也适用于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UGNX11.0数控加工的技术和技巧,内容包括数控加工基础、UGNX11.0数控加工入门、平面铣加工、轮廓铣削加工、多轴加工、孔加工、车削加工、线切割、后置处理以及数控加工综合范例等。在内容安排上,本书紧密结合实例对UGNX数控编程加工的流程、方法与技巧进行讲解和说明,这些实例都是实际生产一线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的安排可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能使读者较快地进入数控加工编程实战状态;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软件的实际操作界面,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进行学习,从而尽快地上手,提高学习效率。书中选用的范例覆盖了不同行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本书附赠1张多媒体DVD学习光盘,制作了大量UG数控编程技巧和具有针对性的实例教学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语音讲解,时长10小时(
本书介绍了使用UGNX10.0进行模具设计的过程、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UG模具设计概述,模具设计流程,UGNX10.0模具设计入门,工件和型腔布局,模具工具,分型工具,模具分析,模具设计应用举例,模架和标准件,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计,镶件、滑块和斜销机构设计,UGNX10.0模具设计的其他功能,在建模环境下进行模具设计和模具设计综合范例等。在内容安排上,本书主要通过大量的范例对UG模具设计的核心技术、方法与技巧进行讲解和说明,这样的安排可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UGNX10.0中文版的实际操作界面,采用软件中真实的对话框、按钮和图标进行讲解,使读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进行学习。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讲解详细,图文并茂,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习UG模具设计的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
本书介绍了使用UGNX10.0进行模具设计的过程、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UG模具设计概述,模具设计流程,UGNX10.0模具设计入门,工件和型腔布局,模具工具,分型工具,模具分析,模具设计应用举例,模架和标准件,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计,镶件、滑块和斜销机构设计,UGNX10.0模具设计的其他功能,在建模环境下进行模具设计和模具设计综合范例等。在内容安排上,本书主要通过大量的范例对UG模具设计的核心技术、方法与技巧进行讲解和说明,这样的安排可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UGNX10.0中文版的实际操作界面,采用软件中真实的对话框、按钮和图标进行讲解,使读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进行学习。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讲解详细,图文并茂,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习UG模具设计的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
本书通过精选的88个案例讲解了项目初始化流程、分型线设计、分型面设计、破孔修补、模架库和标准件设计、模具成型件设计、浇注和冷却系统设计等UG NX 4模具设计功能,用户可以由浅入深,逐步学会使用UG的注塑模设计模块(Mold Wizard)快捷准确地实现模具设计。 本书适用于有一定计算机辅助制图基础的读者,不仅可以作为模具设计或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使用UG从事模具设计的工程人员的自学指导书。书中的设计方法对于其他领域的产品设计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本书光盘中收录了各章实例的文件以及视频教学录像。
《UGNX7.0实例教程》(作者杨培中)介绍了中文版CAD/CAM/CAE集成软件UG NX7.0的基本CAD造型功能和使用方法。内容包括UG NX7.0基础、草图绘制、曲线曲面造型设计、实体特征造型、钣金特征造型、工程图生成、装配造型、渲染效果、产品设计造型综合应用等。 《UGNX7.0实例教程》采用实例教学的编写模式,针对CAD造型功能,配以操作实例,并给出详细的图文对照,便于老师课堂教学,且能让读者轻松入门。本书在相关章节均配有综合实例及课后练习,可以引导读者牢固掌握相关内容。一章则综合运用前面各章知识,对工程实际产品进行了零件造型和装配造型,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熟练掌握UGNX 7.0的CAD造型功能。 本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可作为本科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
《UG NX8.0三维造型技能》总结了三维造型中最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将这些方法通过实例的形式表现出来,读者可以通过模仿书中提供的教学实例快速地提高NX软件的三维造型能力。《UG NX8.0三维造型技能》放弃了很多书籍采用的命令手册的编写方式,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上面。UG这个软件已经非常的人性化了,对每个命令系统都给出了功能解释,读者完全没有必要跟着书本来学习了解命令的功能。
本书介绍了使用UGNX10.0进行模具设计的过程、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UG模具设计概述,模具设计流程,UGNX10.0模具设计入门,工件和型腔布局,模具工具,分型工具,模具分析,模具设计应用举例,模架和标准件,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计,镶件、滑块和斜销机构设计,UGNX10.0模具设计的其他功能,在建模环境下进行模具设计和模具设计综合范例等。在内容安排上,本书主要通过大量的范例对UG模具设计的核心技术、方法与技巧进行讲解和说明,这样的安排可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UGNX10.0中文版的实际操作界面,采用软件中真实的对话框、按钮和图标进行讲解,使读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进行学习。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讲解详细,图文并茂,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习UG模具设计的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
《UGNX8.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附光盘)》由丁源、李秀峰编著,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UG NX8.0的各个功能模块,针对功能模块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辅以相应的实例,使读者能够快速、熟练、深入地掌握UG机械设计技术。全书共分15章,由浅入深地介绍了UGNX的各种操作,包括UGNX8.0简介、二维草图绘制、三维实体建模、曲线与曲面建模、装配设计、工程图、各种常用零件的设计、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cAM)等,同时讲解了大量工程案例,以提升读者的实战技能。随书所附光盘包含了书中案例所采用的模型部件文件和相关的视频教学,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进行操作练习和参考。《UG NX8.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附光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适合广大UGNX初中级读者使用,既可作为大中专院校、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社会相关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
本书是全面、系统学习和运用UG NX 8.0运动仿真的快速入门、进阶与精通的书籍,内容包括UG NX 8.0运动仿真概述与基础、连杆、运动副、传动副、运动驱动与函数、机构运动分析与测量、机构中的力学对象和各种典型运动机构仿真等。 本书附带1张多媒体DVD教学光盘,制作了与本书全程同步的语音视频文件,含112个UG应用技巧和具有针对性实例的教学视频(全部提供语音教学视频),时长达7.2小时(433分钟)。光盘还包含了本书所有的素材文件、练习文件和范例的源文件。
本书以实例形式全面详细地介绍了ug nx 8.0软件的常用命令功能、使用方法及各种行业应用。 本书共分为18章,具体内容包括:ug nx 8.0基础知识,ug nx8,0基本操作,曲线的创建和编辑,草图功能,特征建模,特征操作和编辑特征,曲面功能,装配,工程图设计,gc工具箱,以及ug在模具设计、数控加工、钣金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曲面造型设计、刀具设计等各种行业中的具体应用。 本书结构合理,讲解清晰,是ug初学者和ug爱好者理想的学习用书,同时也是三维设计人员、数控加工编程人员、模具设计师、工程建设人员等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还可作为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附赠1张dvd光盘,其中提供了书中实例的部分源文件,以及实例制作的视频教学文件,读者可根据需要调用光盘中的文件,或者跟随视频进行学习。
《中文版UG NX5从入门到精通》从实用的角度介绍了UG NX 5的基础知识,并结合范例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全书从UG NX 5的启动开始,详细讲解了草图、曲线、实体建模、特征操作、曲面造型及操作、装配设计、工程图设计、钣金设计、模具设计以及综合范例等内容,助您从入门直至精通。UG是当前三维图形设计应用软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模具、家电、汽车及航天领域。《中文版UG NX5从入门到精通》附赠光盘中包含总时长近5小时的多媒体视频教学、书中部分范例的素材文件及范例最终效果文件,方便读者在学习时调用。《中文版UG NX5从入门到精通》结构严谨,内容翔实,知识全面,可读性强。设计范例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步骤清晰,是广大辅助制图爱好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优秀自学指导书,也可作为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指导教材。
《UGNX8.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附光盘)》由丁源、李秀峰编著,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UGNX8.0的各个功能模块,针对功能模块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辅以相应的实例,使读者能够快速、熟练、深入地掌握UG机械设计技术。全书共分15章,由浅入深地介绍了UGNX的各种操作,包括UGNX8.0简介、二维草图绘制、三维实体建模、曲线与曲面建模、装配设计、工程图、各种常用零件的设计、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cAM)等,同时讲解了大量工程案例,以提升读者的实战技能。随书所附光盘包含了书中案例所采用的模型部件文件和相关的视频教学,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进行操作练习和参考。《UGNX8.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附光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适合广大UGNX初中级读者使用,既可作为大中专院校、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社会相关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
本书是两位多年从事产品创意设计的线工作者经验的结晶,作者把实际应用中的精华写入书中,具体介绍先进的CAD技术在产品创意中的应用技巧。从比较简单的产品的设计实例到复杂产品的设计实例,让读者一步步从浅入深地掌握产品造型方法。 本书重在引导热爱和从事工业设计的人士,利用数字化设计技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意与设计相结合的数字化设计理念,促进数字化创意设计理念在企业中的应用,推动工业设计事业的发展。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止加入一些使用的小技巧,并适当添加了新的实例。 本书是已经从事或即将从事工业设计人员的选择,也适合有基础的UG用户作为进阶的参考,亦可作为实例学习。
本书通过丰富、详实的案例对UG CAM的铣制造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包括2.5轴、3轴及多轴的铣削加工。本书的重点不是具体的操作过程,而是通过具体案例对UG CAM的加工思想及应用技巧进行的全面讨论。 本书内容详尽、深入浅出,主要供具有一定UG CAM基础知识的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