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作为继续教育的自学教程的《流行病学原理——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在开展与健康相关的现状或事件的监测和调查时,所涉及的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步骤。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可以对公共卫生实践以及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教材共包括六个章节,每一章节都提供了相关的练习和自我测验题,便于自学和检验学习效果。该书简单明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读性、可操作性,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调查的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出全球警告并于6月11日宣布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升至6级,拉开了人类迎战21世纪轮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序幕。尽管一开始没人能预料到甲型H1N1成为这次流感大流行的主角,但人类对于流感大流行已经早有准备。因此,从确定甲型H1N1那一刻起,全球科学家就形成了的协同工作机制,在流行病学、临床救治。
该书共二十一章:章迎接新发传染病的挑战;第二章SARS的发现过程;第三章病原学;第四章流行病学;第五章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第六章临床学;第七章影像学;第八章实验室检验;第九章实验室感染与生物安全;第十章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十一章治疗原则;第十二章预防与控制概述;第十三章SARS的消毒;第十四章SARS疫情监测;第十五章监测信息系统;第十六章SARS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第十七章长效机制与应急预案;第十八章医院感染的控制;第十九章重点地区和人群SARS护控基本卫生要求及指南;第二十章SARS危机与媒体;第二十一章经验与教训。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科技资料和科研成果,并将国内外抗击SARS的现行政策与技术要求融入本书。编写组的大部分编者有过抗击SARS,亲临现场的经历,有相当章节的内容结合了自己的亲身体会。该书突出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编著的《中国卫生检疫发展史》重点记述了中国早期海港检疫在传播、普及西方医学科学方面的推动作用;对中国卫生检疫立法、卫生检疫机构建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东北陆路、边境检疫在控制鼠疫流行、传播方面的国际示范作用;还重点记叙了海港检疫在控制霍乱流行、研究霍乱弧菌方面所作出的成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卫生检疫在法制建设,检疫的宗旨、目标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是全国的传染病医院,是北京市家收治SARS的定点单位。在抗击SARS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在SARS的影像资料方面,全国任何医院都无法比拟。 SARS影像诊断图谱收集的80余例病例均来自北京佑安医院,诊断均经临床和实验实证实,其中4例做了尸体病理检查。本书由北京佑安医院抗击SARS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合作完成,特别是梁连春副主任医师,做过6年的放射科医师,8年的临床医师,其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的经验及特殊的经历为本书的完成打下良好基础。书中影像与临床密切结合,分SARS的早期影像表现、普通型SARS影像表现、重型SARS的影像表现、SARS死亡病例的影像表现、SARS合并症的影像表现、误诊疾病的影像表现等六部分,并附有较系统的临床诊治经过。本书对于临床医师、影像诊断医师等医
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之一是以社区人群作为对象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它的许多工作诸如描述社区居民疾病的分布、发生和流行的规律,探讨疾病病因,进行社区诊断及社区居民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都需要借助于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本书适合从事社区流行病学人员阅读。
2011年9月国家卫生部发布《医院评审暂行方法》[卫医管发同(2011)75号],随后陆续发布《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卫医管发(2012)2号]《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卫办医管发(2012)57号],新一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开展。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没有“核心条款”(在标准中以“”标识,共计33项),要求所有核心条款都必须至少达到“C”级,才能通过评审,“核心条款”具有“一票否决”的特性。本书结合我国二级综合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为范例,对每一个“核心条款”分别从政策背景、标准解读、资料准备、关键要素、涉及部门和内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和实践探索,为二级医院做好内审和自评提供了操作指南。该书既可作为二级综合医院开展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的内部
《“健康四川2020”战略研究报告》以“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总体目标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深入研究了对推动四川省卫生改革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
本书是关于吸血昆虫防护技术的专著。全书共4章,包括吸血昆虫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吸血昆虫驱避剂、蛀香和杀虫剂处理织物等内容。其中以驱避剂为主要内容,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驱避剂的发展、种类、剂型、使用技术及影响因素,驱避剂的毒理学、效果评价与分析技术。作者不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同时也总结了自身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理论性、实用性较强,是从事吸血昆虫研究和防治工作者、基层卫生防疫人员、驱避剂研究与生产者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本书用浅显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讲解统计学,力争让初学者看得懂、学得快,本书不谈原理,只讲实操,拟打造一本看得轻松,上手迅速的统计学佳作。其内容涵盖了:医学统计学故事、统计学临床应用、医学科研中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处理原则、;手把手教你解读生存曲线、如何正确认识“P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法、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基于Stata软件的统计学实现、生物统计学家、临床研究的幕后高手和如何用Sigmaplot绘制ROC曲线等等。
应用数学语言表述疾病在人群的表现是现代流行病学对疾病认识的阶段。作者根据近年的研究经历.从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流行病学计数资料分析、流行病学计量资料分析、病因研究与推断、疾病流行模型等方面论述数学模型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介绍了部分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本书相关内容曾经作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的课程,在研究生中讲授。本书不仅是一本流行病学研究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医学生物学数学模型研究者参考。
本书由非医学专业的乙肝患者与防治乙肝的中西医专家联合编著,作者通过回顾患乙肝以来的风雨人生路,总结了学业、婚姻、家庭、事业与乙肝康复的体会,首先从人文科学角度引导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再从医学角度认识学习乙肝防治知识的重要性,树立科学治病观。全书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乙肝患者的学业与家庭,乙肝患者的康复之道,学习乙肝防治知识的重要性,肝炎基础知识,肝炎的检查,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的预防,乙肝的诊断,慢性乙肝治疗概述,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抗炎保肝与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肝硬化、肝癌与终末期肝病的治疗,乙肝患者的自我保养。本书内容生动,通俗易懂,适合于乙肝患者及广大百姓和基层医务人员参阅。
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例264 302例,其中病人77 753例、报告死亡34 864例。2008年1-9月,共报告发现艾滋感染者和病人44 839例,报告死亡6 897例。据联合国规划署估计,在全球范围内,约有3 300万人感染。目前,我国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三是疫情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四是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病毒感染者的数很大,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据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10年,我国病毒感染者将超过1 000万人。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在中国,有针对性的预防项目覆盖面还比较低。有效的预防需要开展覆盖面达到60%~80%的、高质量的、综合的预防项目。并且,我国从事防治管理
本书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等。流行病学调查和健康相关行为的研究,数据的类型不同,建模的方式也不同。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样条回归等内容
预计未来几年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仍会在我国流行。为了及时总结手足口病临床诊治经验以指导今后的临床实践,潘家华教授经过的工作,组织10余位曾在手足口病一线工作的专家编写成本书。全书包括了手足口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内容,同时也反映了现代儿科疾病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是一本内容简洁、实用性强,以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主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可供广大同行参考。
本书编写主要参照国内版的传染病学教材,并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本学科的新进展及部分疾病的国内外诊疗指南。全书共七章,包括常见的病毒、立克次体病、细菌、螺旋体病、原虫病、蠕虫病及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病。每种病介绍概述、流行病学特点、诊断要点、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方案,尤其在诊断要点和治疗方面编写力求详细具体,可参考性强。 本书内容实用,编排规范,查阅方便,是传染病科临床医师理想的工具书。
This book provides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nd the frontiers of- along with many new ideas and results on --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ing,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transmission dynamics. It provides plementary approaches, from deterministic to statistical to work modeling; and it seeks viewpoints of the same issu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from mathematical model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puter simulations and finally to concrete applications.
2011年9月国家卫生部发布《医院评审暂行方法》[卫医管发同(2011)75号],随后陆续发布《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卫医管发(2012)2号]《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卫办医管发(2012)57号],新一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开展。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没有“核心条款”(在标准中以“”标识,共计33项),要求所有核心条款都必须至少达到“C”级,才能通过评审,“核心条款”具有“一票否决”的特性。本书结合我国二级综合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为范例,对每一个“核心条款”分别从政策背景、标准解读、资料准备、关键要素、涉及部门和内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和实践探索,为二级医院做好内审和自评提供了操作指南。该书既可作为二级综合医院开展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的内部
This book provides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nd the frontiers of- along with many new ideas and results on --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ing,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transmission dynamics. It provides plementary approaches, from deterministic to statistical to work modeling; and it seeks viewpoints of the same issu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from mathematical model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puter simulations and finally to concrete ap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