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头颈部、胸膜间、肋间及四肢等躯体社经阻滞,迷走神经和腹腔神经丛等内脏神经阻滞,颈、胸和腰交感神经阻滞及常见疼痛性疾病的局部神经阻滞,包括局部痛点阻滞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的防治。对小儿神经阻滞的特点也做了较多的介绍。同时对各种神经阻滞技术的相关知识也予以详尽的阐述。
本书的特色之一在于论述疾病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脑电图资料。电生理异常是癫痫的核心问题,因此,能够记录这种脑电生理异常的脑电图是癫痫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而熟悉和掌握脑电图是成为一个癫痫学家的先决条件。自从1935年美国学者Gibbs发现了失神发作的特征性脑电图改变,人们对于癫痫的认识由于脑电图的帮助进入了崭新的时代。通过癫痫性放电的出现方式、出现部位,以及异常放电形态等的细致分析,脑电生理不助于判别是否癫痫,而且提供了分类的信息,并且能够加深我们对于不同临床发作类型和综合征类型的理解。目前,脑电图的理论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而脑电图的数字化、录像脑电图检测等技术方面的问题已经使临床的应用更为便利。常规的头皮电极能够满足于临床的一般需要,针对需要外科治疗的病例,颅内电极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发现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