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起源于自然,依靠于自然,发展于自然,归结于自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和自然法则的支配,自然界的千变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本书所介绍的各种自然疗法,有继承前贤的经验,也有编著者长期的实践经验,内容翔实,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城乡广大群众阅读和选用。 本书以介绍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所介绍的各种自然疗法均为近年来经临床验证行之有效的方法。
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均是导致脉管炎类疾病的罪魁祸首,这两种疾病的后期都可以使肢体的动脉血管发生闭塞而发生脉管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老龄化的提前到来,动脉硬化、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急剧增加,因此由它们所致的并发症——脉管炎也就逐年增多。人们常说的脉管炎实际上包含着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三种疾病。这三种疾病的后期,会发生肢体远端的溃疡、坏疽、坏死,并且伴有剧烈的疼痛,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的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本病有所了解,重视预防为主、早期干预的原则,作者深入浅出地对脉管炎类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过程、预后及预防知识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本书作者根据长期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及其
本书告诫人们要关爱血管,珍惜生命,保护好人体內的“水路”运输,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避免血管损害和血栓形成。本书对引起血管损害导致血栓发生的慢和相关因素,血液成分异常、辦膜病、血管炎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危及生命的血管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缺血综合征、肺梗死、心搏骤停、猝死的抢救,血栓病相关检查项目,防治血栓病的药物与监测。及其保护血管助人长寿的秘诀等作了详细介绍。愿本书给读者送去“三高病”与血栓病的防治方法,合理用药、使预防与治疗工作前移,“三高病”治疗达标。让心脑血管病远离自我保护血管的人们!
本书由专职负责首长保健的医学专家集体编写,共3章,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心力衰竭的预防、治疗及保健常识,旨在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配合治疗、预防发作、加强保健、提高生活质量。本书语言通俗、文字简明易懂,适合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高血压:新概念和新技术进展》共九章,囊括2011ACCF/AHA老年高血压共识评述、从《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11中国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看观念变迁、高血压卒中防治进展、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群的降压策略、高血压伴发心力衰竭整体防治、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2011ESC/EAS血脂防治指南解读、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高血压治疗新突破和2011ACCF/AHA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高血压:新概念和新技术进展》适合内科临床医师,尤其是心血管科医师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参考资料。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带来的临床后果十分严重。近年来,心房颤动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重大进步。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06年8月正式发表《心房颤动治疗指南(ACC/AHA,2006年修订版)》,该指南对2001年版指南进行了全面修订,涵盖了心房颤动的诊断与治疗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该领域的进展,是指导心房颤动临床实践的纲领性参考书。 该实用指导旨在通过介绍已广泛接受的特征疾病诊断、处理或预防方法,来帮助医务人员出临床决策。指南试图确定满足多数情况下多数患者需要的实践。该指南的建议反映了专家在复习现有科学证据后的一致意见,旨在提高患者医疗质量。
本指南阐述了UA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与NSTEMI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危及生命的疾患,是美国急诊医疗和住院的一个主要原因。仅在2004年,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 r HealthStatistics)就报导了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enarysynd rome,ACS)作为或第二诊断的住院患者达1565000例次,其中UA为669 000例次,心肌梗死为896 000例次〔5〕。首次发作的平均年龄男性为65.8岁,女性为70.4岁,所有年龄组的ACS患者中,43%为女性。2003年,在美国有4 497 000人次以心血管疾病作为诊断到急诊科就诊〔5〕。CAD的这种高发生率状况,使得许多并不是心血管专科医师的医务人员在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会遇到UA/NSTEMI,尤其是在门诊和急诊科。本指南旨在帮助心血管专科医师和非专科医师对这类症状急性发作的患者做出适当的评估与治疗。这些临床实用指南还对这类患者的住院治
本书系统介绍了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和相关的检查方法。在治疗上将超早期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进行了介绍。用药方面根据操作指南用药原则进行,对正确治疗高血压、高血糖、发热、感染、水电解质失衡、高颅压、癫痫、梗死后出血等可显著影响预后的急性期并发症,以及如何抗血小板治疗、使用抗凝药物、降纤药物及中医辨证治疗经验等都进行了叙述。强调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将鲍巴斯、布伦斯特伦、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运动再学习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康复中做了重点介绍。
本书在内容上重视广大患者对高血压防治中存在的困惑或误区,以问答形式给以通俗的阐述。把有充分临床试验研究证据及在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明确的内容介绍给广大读者。介绍了包括2005年发表的防治高血压的成就。本书还注重使用广大群众容易理解的语言,使读者大众对高血压防治知识读得懂,记得住。
颜红兵等医师编写的“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试验-2007》是2006年出版的《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试验》的修订版。本书搜集了截止2007年3月与冠心病介入治疗有关的167个最重要的,临床试验,这些试验分别发表在《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师协会杂志》、《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循环》、《欧洲心脏杂志》、《美国心脏病学杂志》、《美国心脏杂志》和《心脏》等杂志上,个别试验公布于重要的国际心血管会议上。 由于近一年来在血管内放射治疗、药物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方面没有发表新的试验,同时为了更加简明、扼要、实时反映有关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研究现状,本版删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临床试验,新增加了过去一年期间发表的33个临床试验,并且对上一版进行了较大修改。期望本书的出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本书不仅讲解了刺梨的养生价值,还对刺梨的悠久历史、性味、营养功效等知识进行了介绍。
胡大一编写的《教你平安度过支架人生》是一本专门面向心脏支架术后患者及冠心病人群的健康指导用书。针对大多数支架术后患者缺少相关医疗专业知识、难以得到术后康复指导,以及现代人群存在的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熬夜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和对高血脂、高血糖等冠心病几本常识、治疗方法、防控措施和健康管理技术方法等,特别详细讲述了由心血管专家经验提炼的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和戒烟限酒处方,并收集整理了广大患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最关心的我呢提予以全面解答,可帮助冠心病患者及家属清晰对冠心病的认知,进行科学康复和有效预防,提高生活质量。
本书以现代科学为依据,针对患者关心的问题,介绍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的发病原因及特点,常用的检查方法,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心脏起搏器的植入、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等手术治疗,以及如何预防与调养等内容。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为何会患冠心病、哪些是科学的诊断治疗措施,从而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疾病,并能配合医生接受合理的、对自己有益的治疗。? 可供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心律失常防治:从指南到实践》内容简介:指南由于具有指导性和性强的特点,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鉴于我国目前循证医学基础薄弱,真正以中国人为对象的大型临床试验太少,难以形成真正源于中国循证医学的临床指南。
脑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本书就脑血管病概述、脑血管病与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源头”、“把脉”脑血管病、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脑血管病的生活调理及康复、脑血管病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伙伴”的防治以及走出脑血管病防治中的误区等内容,向读者做了详尽的阐述,旨在普及脑血管病的防治知识,动员广大群众投入到防治脑血管病的全民健康行动中。本书内容新颖、系统、详细、实用,适合于广大群众,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及其多种“源头”患者阅读。同时,对于临床医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基础、临床及护理等方面对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全书共分9章,分别为高血压概述、发病机制、动态血压监测、临床评价及诊断步骤、非药物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时间治疗学、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和高血压的护理。本书既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又紧密联系临床工作实际,反映了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的前沿。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临床各科医师、科研工作者及中西医院校师生参考。
编者杨新春、王乐丰、夏昆在广泛查阅外文献、汲取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策略》分14章详细阐述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建设;各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急诊:PCI的术前处理、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防治,围术期抗凝血药及其应用要领;急诊PCI时无复流现象的处理,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的选用,辅助器械应用;冠心病特殊病变和急性心肌梗死特殊人群的PCI策略;并结合具体PCI策略对典型病例进行了文简图详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策略》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强,学术观点、技术创意新,是心血管疾病内外科,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相关急诊、专科、ICU医师重要参考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