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专家共同编写,按照国家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要求,集中、准确地介绍了临床专业的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的诊断、评估、鉴别诊断及治疗,急性中毒救治、心肺复苏、心肌梗死、创伤救治和灾难医学紧急医疗救援等,详细介绍了急诊诊断、抢救、脏器功能不全与支持、非创伤急诊、急性中毒、急救技术、治疗技术、急救药物应用,以及临床应用的经典方法和学科发展新理论。本书具实用性和先进性,APP下载,包含近1000道试题,2套综合性模拟试题,可帮助考生掌握卫生专业机考操作知识和技巧,可作为拟晋升高级职称应试者考前复习指导用书;对提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实验诊断、临床会诊、科研、带教和临床教学水平也会有所助益。
《急诊急救实践系列:急腹症处置原则》共47章,前5章讲述了腹痛机制、腹痛的处理途径、特殊人群腹痛、实验室检查的参考价值与局限性,以及影像检查在评价急性腹痛患者中的作用等内容,阐述了处置急腹症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常识性内容。第6-8章,讲述了急腹症常见症状,如呕吐、腹泻和便秘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和临床特点,以及各种可能伴有此症状的疾病概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诊护理和处置原则。第9-38章,讲述了可能发生急腹症的常见疾病,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如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和胃炎、肠梗阻等,每种疾病均阐述了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诊治疗和处置原则。第39-47章,讲述了慢性腹痛、腹壁疼痛,以及伴有腹痛表现的其他不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急诊急救实践系列:急腹症处
本书收载了目前临床常用抗肝炎中药71味,系统地搜集、归纳、整理了抗肝炎中药多学科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药物的来源、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化学成分、成分分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实验模型与方法。图文并茂,语言流畅,具有取材严谨、内容精练、专业性强、科学实用等特点,是从事抗肝炎医疗、科研工作者的参考工具书。
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和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总结了急诊临床常见综合征130余个,其中多个综合征是当前急诊医学的热点和焦点话题,有些临床少见的综合征也作了叙述。对每一个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救治疗都做了详尽的介绍。《急诊常见综合征诊治手册》视角独特,文字翔实,实用性强,对培养临床医师整体思维和提高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可作为急诊和各科临床医师便捷的参考书。
12导联心电图是急诊科及急救监护时最常用的诊断检查工具,能够对常见的绝大多数疾病提供最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本书对12导联心电图的各个层面均做了详尽论述,还重点讨论了心电图各波形改变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心电图资料进行了详细介绍。该书内容涵盖了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各种疾病心电图及心电图的适用技术等。可供急诊医护和临床医护人员学习和参考。《急诊与急救心电图学》是Chan、Brady、Hareigan、Ornato和Rose共同编著的急诊和急救心电学的专著。该书涵盖的重要内容并非出自学专家,而是由急诊科医生从工作实践的需要为支点,为急诊医生撰写的,内容均来自急诊科的患者及其他急救机构诊治患者的医生,与急诊和急救密切相关。全书4大部分共75章。内容涉及到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各种疾病心电图及心电图适用技术
《急诊科医师值班手册》以临床急诊医师在值班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急症为切人点,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结缔组织、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神经系统、多器官功能衰竭、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病症从诊疗步骤、诊断思路、临床处理措施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讲解。《急诊科医师值班手册》简明实用,全面系统,对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培养正确的诊疗思维和提高急诊业务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也可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参考教材。
急诊医学中在院前急救是一门较为年青的学科,但是它起的作用却常常关系到患者的一生,不少患者就是没有得到正确的院前急救而丧失了本不应该失去的性命,这是个遗憾。本书介绍了院前抢救急危重症的基本诊断步骤和治疗方法,力求使读者对诊断和抢救步骤从整体上有所概括。
急诊临床路径不同于目前卫计委在全国三甲医院推行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后者是指在明确诊断住院之后为了加强病人的计划性诊疗而设计的。 由于急诊科医生面对的急或伤是症状而不是具体的疾病,其首要任务是必须先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如有生命危险先要利用一切方法进行稳定处置,而不是具体疾病的诊断。如要达到这一目的,为了便于初入急诊的医生或从事急诊工作者尽快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急诊病人,使急诊病人在急诊科受到安全有效便捷的服务。本书参考了外急诊医学专著,以流程图、表格的方式将急诊临床路径进行了梳理、简化,便于学习、遵循。 内容包括:急诊症状临床路径、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精神、妇产、环境和理化因素等急症的临床路径。
《急诊急救实践系列:急腹症处置原则》共47章,前5章讲述了腹痛机制、腹痛的处理途径、特殊人群腹痛、实验室检查的参考价值与局限性,以及影像检查在评价急性腹痛患者中的作用等内容,阐述了处置急腹症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常识性内容。第6-8章,讲述了急腹症常见症状,如呕吐、腹泻和便秘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和临床特点,以及各种可能伴有此症状的疾病概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诊护理和处置原则。第9-38章,讲述了可能发生急腹症的常见疾病,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如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和胃炎、肠梗阻等,每种疾病均阐述了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诊治疗和处置原则。第39-47章,讲述了慢性腹痛、腹壁疼痛,以及伴有腹痛表现的其他不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急诊急救实践系列:急腹症处
本书收载了目前临床常用抗肝炎中药71味,系统地搜集、归纳、整理了抗肝炎中药多学科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药物的来源、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化学成分、成分分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实验模型与方法。图文并茂,语言流畅,具有取材严谨、内容精练、专业性强、科学实用等特点,是从事抗肝炎医疗、科研工作者的参考工具书。
科瑞纳、巴内特、德阿罗佐所著的《重症监护学(第2版)》是国外重症医学权威著作,《重症监护学(第2版)》分三篇介绍了各种急危重症的发病机理和诊治策略。篇介绍危重症患者规范处理操作流程,包括气道管理、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监测、引流管的管理、心脏起搏和除颤等;第二篇介绍常见危重症的病理生理变化机制,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肝肾功能衰竭、酸碱平衡失调与电解质紊乱等;第三篇介绍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的机械支持、心肺复苏术、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透析等。书中着重介绍了近年来重症医学领域的新进展,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神经外科急症、ICU中的产科护理、ICU中的康复医学等。适于综合ICU及各专科ICU相关的呼吸科、外科、麻醉科、放射科医师、药剂师、ICU护士参考。
《儿科急诊医学(第4版)》由主编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共同编写完成,1994年出版了版,2001年第2版,2010年第3版,2015年第4版。20年来共出4版,平均5年更新一次。在每次改版的过程中都扩大了版面,增加了内容,使全书逐渐充实完善。本次改版的指导思想依然是强调贯彻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但不再扩大版面增加新的章节,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补充近五年来新的观点、新的治疗方法,并删除已过时的内容,使之尽量与国内外新的指南接轨。本书共分6篇46章。篇名分别为:总论,新生儿急救,系统,急性中毒,意外事故,诊疗技术。每篇又分若干章分开阐述。第4版修订约30%左右,并且修改的部分将参照国内外进展进行。新增的内容有:呼吸系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血液系统:噬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