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医学摄影系列教材之一,也是全国高校摄影教育系列新编教材的组成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医学摄影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也包括了医学摄影图像传播、医学摄影管理、医学摄影美学、心理学、人文学以及医学摄影教学等论述;还包括网络、电视、幻灯、多媒体技术相关内容以及医学摄影图像资源库的构建,图像的整合、利用、开发、共享,图像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书图文并茂,既有医学摄影图像理论阐述,又有先进技术、设备应用探讨,还有各科系医学摄影图像图例,具有研究和收藏价值。 本书适于专业医学摄影人员、医学图像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及广大医学摄影爱好者使用,亦可作为医学院校相关专业参考教材。
本书系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提供的危重病急救参考书。全书共分8章69节,约25万字,分别叙述了ICU常见病的病因、诊断与救治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临床常用的急救诊疗技术。内容简明,资料新颖,实用性强,对ICU一线从业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强调了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每展示一份异常心电图,就同时讨论可能引起这种心电图的原因。尽管本书并非特意编写成为一本治疗手册,但是仍简短地讨论了临床治疗和处理的一般原则。每章都有其重要的特殊论题,包括电解质和药物作用、心搏骤停、心电图的应用和局限性以及电子治疗设备包括起搏器和植入性心脏转律除颤器。本书是一本心电图入门,尤其适用于医学生、住院医师和护士。
《医学影像技术与诊断》(作者廖伟雄、黄晓)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 《医学影像技术与诊断》编写突破了学校与医院之间的界限,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影像学专业教师及医院影像学专家、业务骨干组成编写队伍,实现了教学人员与行业专家的深度融合。 全书共九章,分别是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医学影像检查常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与生殖系统、骨与关节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影像、检验、美容、康复等专业使用。
本书是一部英中文对照分析心电图的图谱,分心电图临床分析和心电图实例分析两篇,包括常见的、典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各种类型心电图300余幅,重点为心律失常。其内容共33章,章至9章首先介绍心电图表现特征,作出异常心电图诊断,然后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分析讨论。第20章至第33章,是以心电图图形特点进行分析解释,有典型图例,也有疑难图例。书后附有常用心电图术语英汉索引,方便读者临床查对。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字简练,英文浅显通俗,适合于各科临床医生、心电图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和研究生阅读,还可供正在备考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心电图水平考试和其他涉及心电图判读技能考试的内科医生参考。可以说,这是一本英语心电图入门与提高的教材和参考书。
秉承“贴近基层实际,便于识记、看图识病”的原则,我们编写了《影像读片一学就会系列》。本系列由《X线读片掌中宝》、《CT读片掌中宝》、《MRI读片掌中宝》三个分册组成。 本套丛书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盛京医院等具有丰富影像学诊断经验的一线专家、学者精心编写。从基本理论、基本征像入手,以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少见病、罕见病的X线、C下及MRI的影像学特征,做到重点突出、深度适宜、涵盖面广、实用性强。 本套丛书不仅是基层影像医师和低年资影像医师的实用工具书,而且可以作为城市各大医院与医疗保健机构临床医生的参考书。
根据卫生部[2004]163号文件精神,结合作者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对心电图进行诊断分类为:正常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可疑心电图、心电图各波段异常、房室肥大心电图、冠心病心电图、先心病心电图、具有病因学诊断意义的心电图、临床疾病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和起搏心电图,共11类(章);对每一类又给予分别描述。书中列举了大量典型心电图图例(256幅)进行对照分析,分类明晰、用语规范,是一部可供临床医师、心电图医师随时查阅的工具书。
本书以先图后文、一图一文的形式编写。内容共分15章,详细介绍了窦性心律、房室扩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期前收缩等心电图谱及心电图诊断标准。 该书图文并茂、简明易懂,是临床医师、基层心电图室医师及实习医师的参考用书。
《轻松解读心电图(第3版)》以给出简要病史及相关心电图的方式提供了150个临床案例并对心电图结果的临床意义和诊疗对策进行了详细解答。《轻松解读心电图(第3版)》可以单独用于心电图的诊断练习即使是其中最难的病例初学者也可以准确描述出心电图特点并根据指引做出进步解读。
本书依据《医学影像学》第6版知识点,参照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要求,由多位具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的教员根据临床实践的典型病例编撰而成。全书共分7章,对全身各系统,包括骨骼与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与生殖系统、乳腺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典型病例,以读片的形式进行了详细解读。每章均明确标注了读者需要了解、理解及掌握的知识点,并对每一章节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作了详细要求。每一典型病例均按照临床资料、影像所见、诊断要点及最后诊断顺序编写,部分病例还增加了特别提醒。每一病例均附有精美的图像。本书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性强,可作为医学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的辅导教材,也可作为低年资医师的参考用书。
该书以各种疾病的病理和病理解剖学为主要骨架,集所有影像学检查技术为一体,描述医学影像学的表现特征,便于年轻的医学学者灵活掌握并指导临床实践。同时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和教学经验,展望21世纪影像学发展方向,以我国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指导临床培训、教学实习为基本要求,从基础入手,提纲絮领,删繁就简,涵盖整个医学影像学的内容,既有常规的x线、CT、DSA、MRI,又有B超和核医学,这是该书的最基本特点。书中内容深入浅出,便于理解和记忆。该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学习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和临床医务人员,是临床各科关于影像学知识的重要参考工具书之一。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是目前先天性介入治疗领域最有难度、挑战性的技术之一。本书系统介绍了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共13章,分别介绍了室间隔缺损的应用解剖、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心导管检查、超声诊断与术中监测、介入治疗策略、室间隔缺损合并畸形的同期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内容,其中重点介绍了室间隔缺损部位与传导系统的关系、心血管造影的技巧与投照体位、室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形态学特点、封堵器的选择,同时特别提供了丰富的超声、左心室造影、介入封堵治疗的影像资料,并精心挑选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实例。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于有志于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广大医师、进修医师、心导管室工作人员及相关科室的医师,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