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化学》(“发现世界丛书”之一)是一本科普读物,主要涵盖了四方面内容:一是早期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从燃素说到质量守恒到元素周期表再到原子结构,在科学技术手段相对简单的早期,科学家们是如何透过现象探本质,追本溯源,探究化学原理和结构的;二是化学的几大经典理论。平衡无处不在,动态平衡使世界更加有序,但是对动态平衡演绎最为精准的是化学平衡理论;作为各类电池和能源理论基础的氧化还原理论;用物理和化学学科融合的方法解开科学之谜的电离学说;三是化学新发现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如放射性的广泛应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带来的材料的革命等;四是化学在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起的作用与产生的问题。如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药品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化学物质不当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绿色化学理念对社会可持续
本书以连续弹性体理论作为指向矢计算的主线,以广义琼斯矩阵为工具来追踪光波在液晶中的传播,系统介绍液晶显示器件的原理、设计方法和电路驱动。全书共分为5章。前三章建立液晶显示器件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分析方法,通过介绍其显示模式,为液晶显示器件的设计打下基础。后面两章介绍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包括纯矩阵器件驱动和有源矩阵器件两个方面,结合液晶器件的特点分析实际有源和无源矩阵与驱动电路结合时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考虑到本书的读者是物理类专业的学生和显示器件的研究人员,本书没有涉及液晶化学方面的内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物理类(包括光学类和电子类)专业的学生以及与液晶、平板显示研究有关的科技人员。
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17章。部分介绍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及配合物的结构;第二部分介绍基本理论,包括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溶液与相平衡,胶体与界面化学。此部分把无机与物化中有关理论进行重新整合,将传统的物化教材中溶液、相平衡、胶体化学、界面化学的分章授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知识、内容更为紧凑。第三部分为基本理论应用,包括酸碱、沉淀、配位及氧化还原的平衡及滴定。把无机化学中的四大平衡与分析化学中的四大滴定理论进行重新整合,使其更好地衔接。第四部分介绍单质与化合物,包括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深度适中,能够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开设化学内容较多的工科非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自学参考
《不可思议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分上下册,系四色彩绘版科普读物。全书每一化学元素均配有据其特性及应用绘制的精美卡通图片,后罗列其化学学科知识要点,并着重突出该元素的个性特征及实际运用。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这是一套集卡酷、创意、学科于一体的精品青少读物。 本册为《不可思议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由刘欣雨编著。
本书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参照,从化学与社会入手,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对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逐步讲述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反映了的化学观点和化学成就以及化学在当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全书特别强调化学的实践活动,介绍了很多容易操作的基础化学实验新技术和利用身边的材料制做化学仪器的方法,有利于读者动手尝试。书中的“知识链接”,将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进展和热点话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使读者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本书在化学知识、实验技术和表达方式方面均融入了编者对化学和基础化学教育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构成本书的特色或特有内容。结合编者心得和实例,本书将科学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全书。本书主要作为小学高年级至中学九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供中学化学教师和师范类化学
《东方音乐文化》中的“东方”二字系取“Orient"这一词的愿意,他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指的是地中海以东的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与”西方”相对。具体的说,本书所要探讨的是除中国以外的亚洲以及与西亚属于同一乐系的北非阿拉伯地区的音乐文化。按照音乐文化与风格的特点,我们大体划分了四个大的区域,他们分别是东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北非。从每个地区中,我们又选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音乐进行重点论述,他们依次为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和阿拉伯,同时也兼顾介绍其他一些较有特点的国家的音乐。本书的叙述对象以传统音乐为主,仅在少数国家的个别章节中涉及到现代专业音乐。
中国化学会编著的《化学学科发展报告(22011)》由“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和“附件”三部分组成。在综合报告中,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化学学科的新发展,继《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之后,再次编写“近年国际化学领域的部分重大进展”一节,希望它能对读者有所裨益。综合报告中“近两年我国化学学科取得的进展”一节是执笔人根据各学科和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学科以及编写组人员提供的资料和从相关网站收集到的部分资料编写而成,文中共涉及国内科学家近年发表的论文76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