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明系统地阐述了地质学中主要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十二章,包括地壳及地质作用、矿物、岩石、构造地质、地质地形图及其使用、矿床学概述、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装饰石材矿产、石材矿床地质工作和装饰石材矿床评价等。还通过附录介绍了我国装饰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和我国石材资源(已探明)分布概况。 本书是石材专业必修基础教材,也可供石材行业从业人员自学参考。
本教材是国家“653工程”煤炭行业煤田地质与测绘领域培训教材之一。教材内容以煤炭地质勘查为主线,着重论述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经济评价和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力图反映我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现状和本学科外发展水平。包括:煤田地质学基础理论新进展、煤炭地质勘查方法、遥感和物探技术、钻探技术、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煤炭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 本书不仅可作为国家“653工程”煤炭行业培训教材,亦可供从事煤炭地质勘查与资源评价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参考。
《矿井地质学/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共11章,主要介绍了矿井地质条件评价、矿井生产地质、矿井水文地质、矿井瓦斯地质、矿井灾害地质、矿井工程地质、矿井地质制图、矿井地质资料获取及综合分析整理、矿井资源/储量管理、矿井地质信息系统、煤矿环境地质等内容。 《矿井地质学/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煤层气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煤矿生产管理的地质、采矿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深水重力流沉积单元的沉积构型以及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是沉积学和海洋地质学研究的热点。李磊编著的《被动陆缘深水扇沉积构型及主控因素分析:以珠江口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为例》重点介绍了块体搬运沉积、水道、水道-堤岸复合体及朵体4类深水重力流沉积单元的沉积构型以及不同陆坡地形条件下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主控因素,并对深水地层等时格架的建立以及深水地层的储层和圈闭类型进行了初步探讨。《被动陆缘深水扇沉积构型及主控因素分析:以珠江口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为例》可供从事海洋地质及石油地质等领域工作的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以阐述生产、生活各个部门所需要的矿产原料及其基本性能与工作要求为中心,并带有科普性质的专业工具书。全书共分25章,它们分别是冶炼黑色金属的矿产原料;冶炼有色金属的矿产原料;提炼贵金属的矿产原料;提炼稀有金属的矿产原料;提炼稀土金属和分散元素的矿产原料;固体能源的矿产原料;油气能源的矿产原料;其他能源的矿产原料;生产耐火材料的矿产原料;作为冶金熔剂的矿产原料;冶金铸造用的矿产原料;生产水泥用的矿产原料;烧制陶瓷产品的矿产原料;玻璃工业生产需要的矿产原料;作为涂料和颜料的矿产原料;用于建筑饰面材料的矿产原料;用作建筑材料的矿产原料;生产酸、碱、盐化工原料所需的矿产原料;农肥、农药及土壤改良用的矿产原料;生产化工产品所需的矿产原料;特种用途的矿产原料;中医药用的矿产原料;宝石
《滑坡监测分析预报的非线性理论和方法》紧密围绕滑坡监测、分析、预报与稳定性评价这一主题,对应用非线性理论和方法在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报领域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研究。《滑坡监测分析预报的非线性理论和方法》共分9章,包括绪论、滑坡监测技术及数据预处理、滑坡监测位移数据时频分析、滑坡监测灰色系统分析与预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滑坡位移数据处理、改进神经网络滑坡位移预测模型、变点分析及其在滑坡位移分析中的应用、基于神经网络与GIS的滑坡敏感性分析和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滑坡监测分析预报的非线性理论和方法》可供从事各种工程的监测分析预报和灾害评估的生产、科研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大众科学技术史丛书:大众地学史》遵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的社会活动和科学探索的历史脉络,依据现代科学所能解释和赖以支持的研究成果,描述了地球形成、人类发展和探索的历史进程,将其分为上、下两篇,共12章,简要、集中地介绍了古往今来中外地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人物、重要事件,并对世界范围内东西方地学思想形成的共通性与差异性进行了比较。
《锰矿GIS分析与评价——以桂西-滇东南地区为例》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 针对我国锰矿资源保有量严重不足和锰矿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矛盾,将GIS分析技术与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理论结合起来,提出成矿信息场分析和组合作用域信息集成等新评价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信息不对称、地质信息提取不充分的技术难题。以桂西一滇东南锰矿集中区为研究区,系统地开展了研究区的多元地学空间数据库建立、成矿信息定量分析提取、锰矿GIS综合找矿预测评价、预测远景区的圈定和资源潜力制图,提供了研究区的预测资源量和示范区的找矿靶区等评价成果。 本专既可作为地质找矿领域的地质科研工作者、GIS应用研究者、国土资源规划部门、生产一线地质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
本书较系统地叙述了铀矿地质勘查的基本理论和各勘查阶段放射性物探的基本工作方法。全书共分为12章,内容包括放射性物探的基本理论、γ测量、氡气测量、γ测井、放射性物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等章节。 本书插图较多,叙述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引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放射性物探专业教材,也可供放射性矿产勘查和铀矿开采工作者阅读 参考。
《工程地质学实习教程》中的工程地质教学实习指导内容包括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杭州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苏州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和巢湖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部分。 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地质罗盘仪的结构与使用方法、地形图的知识及其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和编写地质教学实习报告书。 杭州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中教学指导内容包括杭州地质教学实习区概况、教学实习区地质条件、实习观测路线及观测内容和有关地质、水文地质点概述等,书中为实习者选择了7条典型的野外观测路线。苏州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中教学指导内容包括苏州地质教学实习区地质概况和实习观测路线及观察内容,其中对5条实习观测路线的观测点位置、观测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巢湖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中教学指导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工程地质学》为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四篇,篇工程地质基础知识包括地质作用与地质年代、岩石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地形地貌、地下水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工程有害的不良地质现象;第二篇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包括土的工程性质与野外鉴别、土的工程地质特征;第三篇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包括工程活动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不同类型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第四篇岩土工程勘察包括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方法与内容,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整理、分析与使用。 《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工程地质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适用于水利工程、港口工程、道路工程等专业,同时也可供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土建工程设计和科研
孙家齐、陈新民编写的《工程地质(第3版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地质学基本原理和勘察、测试技术,包括岩土的物质组成及其工程特性与工程地质分类;地质构造及工程地质评价;地下水、河流、海岸带、岩溶、边坡、风化等地质作用的基本规律与灾害防治,以及工程地质勘察、现场原位测试、工程地质报告和图件的编制。《工程地质(第3版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亦可供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及土木工程设计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王乃樑先生是国内外的地理学家和地貌学家,中国构造地貌学的奠基人,北京大学地貌专业的创始人。他的学术思想、研究风格和科研实践对我国地理学和地貌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位科学家和教育家,先生心里只有对科学的执著、对学生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赤诚,丝毫没有自己的名利和地位。当年,为了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为了探求自然的秘密,他带领青年教师和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论身处长江、黄河的激流险滩,还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无论面对青藏高原的凛冽寒风,还是西北戈壁的炎炎烈日,他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和乐观态度,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本书是高等院校地质类非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用的教材。 全书分三篇,共十六章;并有附篇。篇为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研究;第二篇为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第三篇为工程地质勘察;附篇为岩土工程地质室内实验指导书。书中简明、系统地概括了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并引用了最近发布施行的有关规范和规程,实用性较强。 本书除可作为地质类非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本科生教科书外,还可作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专科函授生和有关培训班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