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表:第4册 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2018年)》包括三个部分,除了能让用户了解港口的潮汐状况,还间接列出了每个港口的潮汐特征数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潮汐表结合使用的专用图表。《潮汐表:第4册 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2018年)》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制共6册,分为中国沿岸3册和世界大洋区域8册。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分为4篇。篇介绍HY—2A卫星遥感基础理论,包括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观测原理;第2篇介绍HY—2A卫星工程,包括卫星系统组成、工作原理、运行轨道和系统指标以及地面系统组成、主要任务、功能和技术指标;第3篇为HY—2A卫星的工程实施,包括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和精密定轨系统的实施方案;第4篇介绍HY—2A卫星数据的具体应用。《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是海洋卫星地面系统设计师队伍和管理人员的图书。也可作为从事航天工作和海洋研究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大学遥感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参考。
《化石图鉴:不可思议的化石鉴赏图典》:地球至今已经存在了46亿年,在这漫长的时间之河里,无数的生命诞生无数的生命消亡,这些生命的痕迹以各种各样的化石的形式残留了下来。《化石图鉴:不可思议的化石鉴赏图典》将200余种标准化石图文并茂地一一展现,分别从特征、出现时期、形成体态等方面对各个化石进行逐一解说,让人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的化石王国,触摸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古生物遗体,包括了大量珍贵的三叶虫化石、菊石类化石、新生代贝类化石群、中新世的植物化石群、长鼻类化石和。同时,还介绍了人们是如何进行实地采集和化石复制品的制作方法,对于化石爱好者和考古学者来说是一份厚礼。
《海岸动力学(第4版)》共分10章,内容包括海岸动力因素和海岸泥沙运动及岸滩演变两大部分。前者包括海岸波浪、近岸波生流和海岸潮流运动;后者包括沙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的泥沙起动、输沙率和海岸变形等。对海岸地貌特征和海岸防护措施也做了简要介绍。
《海洋数据分析:原理方法与应用》以过程的基本知识为首章内容,相继介绍了七大类行之有效的海洋数据分析方法——谱估计、线性系统分析、线性均方估计、信号的经验模态分解和Hilbert谱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小波谱分析、海洋变量及其极值的统计分析。每一大类又包括若干分析方法,其中信号带经验模态分解、快速带通数字滤波和熵分布等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才出现的。在方法的论述上,本书既强调原理也注重应用,并给出应用实例。《海洋数据分析:原理方法与应用》可作为海洋科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参考书,也可供相关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49925614)主体成果和中国科学院知识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I-SW-01-08)部分成果体现的《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分四篇十四章,次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近海主要生源要素碳、氮、磷、硅、氧、硫等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本有关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的学术专著。该书内容涉及中国近海主要典型海域的陆架系、河口生态系和珊瑚礁生态系,在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侧重:渤海主要研究沉积物中氮、磷、硅的迁移、转化特征:黄海、东海主要研究海水中碳、氧同位素的分布变化、生态环境演変 碳源汇的汇的强度;南海与南沙珊瑚礁生态系则主要研究南海北部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及沉降颗粒物中生源要素与非生源要素的循环过程。该书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如海洋表观碳源沏与实际碳源汇、维持珊瑚生态系高力原因--拟流网理论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分为4篇。篇介绍HY—2A卫星遥感基础理论,包括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观测原理;第2篇介绍HY—2A卫星工程,包括卫星系统组成、工作原理、运行轨道和系统指标以及地面系统组成、主要任务、功能和技术指标;第3篇为HY—2A卫星的工程实施,包括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和精密定轨系统的实施方案;第4篇介绍HY—2A卫星数据的具体应用。《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是海洋卫星地面系统设计师队伍和管理人员的图书。也可作为从事航天工作和海洋研究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大学遥感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参考。
本书在陆-海相互作用的框架范围之下,分析陆地上积水盆地中的风化作用特点以及与之相伴的重要化学反应类型对元素迁移的不同贡献;近海生态系统中生源要素、痕量元素、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过程与影响因素的甄别。考虑到学生的复杂专业背景,在书中将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相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与技术进行了回顾,目的在于学生可利用书中介绍的比较实际的方法进行研究工作。本书在海洋学这一广阔的学科领域中着重介绍在近海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科学问题与近期的发展,强调进行过程研究和将研究成果的定量化。另外,在每一章的后面都提供研究成果作为实例,便于学生理解。本书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专业人员参考。
《潮汐表》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制、海洋出版社出版,共6册,分为中国沿岸3册和世界大洋区域3册。 《潮汐表(2020 第2册 长江口至台湾海峡)》为第二册。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主港的每日逐时潮高和高(低)潮潮时、潮高预报,或只刊载每日高(低)潮潮时、潮高预报;第二部分是潮流预报站点的每日潮流预报;第三部分是附属港有关资料,主要内容是附属港同某一个主港之间的潮时差、潮差比和改正数。为了帮助用户了解港口的潮汐状况,还同时列出了每个港口的潮汐特征数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潮汐表结合使用的专用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