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云——中国粉末冶金学科奠基人,中南矿冶学院创始人之一,全程参考了这所的创立与发展。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黄氏粉末压制理论”。92岁的他,雅达散淡,娓娓道来:四处迁徙的少年时代,30年代的清华化学系,亲历“一二·九”,参加湘黔滇步行团,西南联大第一届毕业生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科学博士学位,与赵新那喜结连理,回国后艰苦建校,粉末冶金学科建设,粉末理论的思维过程,他的口述中有生平积累的治学思考,也有对师友与亲人真切风趣的性情记忆。涉及人物:师长郑桐荪、吴有训、张子高、高崇熙、余瑞璜……同学姚依林、屠守锷、吕保维、陈新民、黄家驷、张培刚、汪德熙……岳翁赵元任一家人的铁闻,以及老先生两次归访之旅的趣事。
本书选辑了作者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所写作的关于中国古代教学史的各种论著。也收录了作者从事数学史研究的若干过程、心得和教训,可以算是一篇“代后记”。 该书是中国数学史方面的重要著作之一,可供数学史工作者、文化史工作者、史学工作者以及大中学数学教师、史学教师和广大的数学爱好者、史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关于科学革命的研究著作。它打破了学界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流行叙事方式,以宽广的视野对不同文明的自然认识作了深入而系统的比较。作者将的科学史研究成果融会贯通,极具原创性地把科学革命归结为六种截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革命性转变,从而解释了近代科学为何最终产生于欧洲而非古希腊、中国或世界,更别具慧眼地关注了近代科学为何能在欧洲持续下去这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