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用户体验是网站成功的关键所在。在《重塑用户体验——设计实践指南》中,Autodesk公司的资深用户体验专家Chauncey Wilson荟萃了MorgaKaufmann出版公司交互设计系列书中久经考验和最可信赖的精华部分,并以项目结构的方式清晰地为读者展现了可用性的概念、用户需求分析、创意的产生、草图的绘制、人物角色的创建、原型制作、网站设计和最终产品评估的完整过程。 《重塑用户体验:设计实践指南》是用户体验研究与设计人员不可多得的实用指南,也是相关教学的教科书。其用户研究的相关方法对其他设计领域也都具备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以STM32F系列32位微控制器在工程应用中所需要的知识点为基础,系统介绍该系列微控制器的系统设计,工程建立、软件仿真调试与程序下载,GPIO、USART、ADC、DAC、定时器、看门狗、SPI、I2C、CAN、SDIO接口的使用与编程,以及LCD、触摸屏、Flash存储器、颜色传感器、光强检测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角度位移传感器、音频编解码器、RFID、射频无线收发器、数字调频无线电接收机、DDS、CAN收发器、Micro SD卡、步进电机、交流调压等模块的使用与编程。《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所有示例程序均通过验证,相关程序代码可以免费下载。 《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STM32F 32位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
本书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生必修课《微型计算机技术》的专用教材,并被400多所高等院校选作计算机专业教材。书中首先分析了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包括当前进的微处理器Pentium的原理结构、工作方式、总线周期、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然后阐述了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接着讲解了微型机和外设之间的各种数据传输方式,其中,着重分析了中断方式和DMA方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特点,并用较多的篇幅讲述微型机的接口技术,逐一讲解了各关键接口部件以及多功能接口部件的原理和应用;此后,讲述了键盘技术、显示技术、打印机技术、软盘硬盘和光盘技术、总线技术;随后,通过对主机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了当前各章的知识;最后,分析和讲述了微型机操作系统MS-DOS的结构特点、系统调用和文件存取方式,并对Windows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
《一学必会 新手学:电脑八合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脑基础操作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是一本指导初学者快速入门,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的书籍。《一学必会 新手学:电脑八合一》共分为14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脑学习前奏、Windows XP快速入门、精通Windows XP应用、用Word轻松处理文档、用Excel快速制作表格、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连接互联网、资源下载与收发邮件、网上休闲娱乐、网上购物大赢家、电脑安全与防护、系统维护与优化、轻松安装操作系统和使用常用工具软件等八大方面的知识。通过对《一学必会 新手学:电脑八合一》的学习,读者能够完全掌握实际电脑操作技能,快速成为电脑应用高手。 《一学必会 新手学:电脑八合一》由专业电脑教育专家精心编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版式精美,并配有多媒体学习光盘,便于读者学习。《一学
本书是高等院校网络学院本、专科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教材,由教学篇和实验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篇包含11章,涵盖的知识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0ffice实用软件、计算机网络、Inter应用、多媒体、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数据库以及网页设计等内容。实验篇包含9章,除教学篇中的章《计算机基础》和第8章《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以外,其余9章共提供了49个实验,每一章的实验内容都很丰富,并且在顺序与节奏上都保持与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同步与紧密结合,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编写此书的初衷:强化实践环节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考虑到网络教学的特殊性,为了使学生在没有太多的时间与教师直接见面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完成每一次实验操作,我们为每一个实验的每一道题目都给出了详尽的实验参考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由六部分构成: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10、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和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涵盖了安徽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的内容。
《生命表基础》是寿险精算的重要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生存模型、人口统计和修匀法三个方面。本修订本将原书第七章和第八章合并为一章——“死亡和生育测度”;原书第十一、十二和十四章合并为一章——“表格数据修匀”;原书第十五章改为附录,并增加了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此外,对原书各章节的內容作了部分调整,也对原书正文和习题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作了修正。其具体内容包括生存模型及其估计、生命表、完整(非完整)样本数据情况下表格生存模型的估计、参数生存模型的估计等。
本书为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第五版)》(姚燕南、姚向华、乔瑞萍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习配套用书。本书对教材~9章作了要点、难点和重点分析,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并对书中的绝大部分习题与思考题作了解答。此外,还增添了一些自测题(~3章、第5~9章给出了参考答案),以供学生检查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书末附录给出了两套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微型计算机原理(16/32位机)及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与学习指导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本着“案例驱动、重在实践、方便自学”的原则编写了这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全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文Word 2003的使用、中文Excel 2003的使用、中文PowerPoint 2003的使用、计算机网络与Inter、计算机外部设备和多媒体软件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内容充实、讲解深入浅出,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初学者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自学用书。
信息社会催生了计算语言学,开展面向计算机的语言学研究已成为一个紧迫的代课题。本书的“引论”全面回顾了中外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勾画了学科概貌,总结了现有成果,展望了未来的走向,旨在为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书中精选学者近年来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27篇汇集成册,展示了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向与主要成就。编者还就研究背景、研究价值与发展方向等对每篇选文进行了客观的评析,以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有关的内容。最后还提供了本学科的主要文献索引。 本书能够促进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又可为有关教学提供较为完备的案头参考,适合于语言研究者、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所有对符号学感兴趣的读者。
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程序的普及为人机交互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第4版)》全面介绍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机界面的设计和评估方法。采用这种系统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软件产品可用性不高的问题,而且还能帮助设计人员设计出高水平的产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对软件工业及一般产品设计都已产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影响。 根据行业的发展,《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第4版)》在第3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大的更新,增加了4章内容。综,述部分介绍了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方法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发展概况。其后,分3篇分别介绍了了解用户、用户界面设计和可用性评估的内容及一些相关的研究专题。最后一章讨论了在组织中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专题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菜单的内容、菜单的结构、菜单设计程序、菜单的定价及策略、菜单的制作、菜单之评估等。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系列: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系列:计算机应用基础》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 XP、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网络应用基础、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2003、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系列: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各章节配有大量的图例说明。每章都有实训和习题。各章内容基本独立,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需要进行选择。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系列: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自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入门图书。
本书是“精品教程”系列丛书之一,以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电脑组装和维护知识。 全书共13章,章介绍电脑组装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电脑基本硬件;第3章介绍电脑辅助设备;第4章介绍选购电脑硬件;第5章介绍电脑组装过程;第6章介绍BIOS设置和升级;第7章介绍操作系统安装和硬盘分区;第8章介绍电脑性能测试;第9章介绍组建和配置网络;0章介绍办公和数码设备的连接;1章介绍电脑日常维护和安全;2章介绍电脑常见故障排除;3章是电脑组装和维护进阶教程。 本书可作为各大中专院校,以及各类电脑培训学校的电脑组装和维护教程,同时也是一本非常好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按教学规律阐述了机器或机械零、部件的互换性和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几种典型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国家标准在设计中的应用。全书共分11章,前5章阐述互换性的基本概念、测量技术基础、尺寸精度、形状和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第6~10章阐述滚动轴承、圆锥配合、键和花键、螺纹结合以及圆柱齿轮等典型零件的精度设计基础知识;1章主要阐述长度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计算。书中各章附有相关习题,以配合教学的需要,也便于读者自学。 本书内容新颖,按照2006年底前颁布的国家标准编写。 本书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职工大学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也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标准化和计量测试等工作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共9章,主要介绍Tekla Structures概述、建模准备工作、建立基于CAD的门式刚架、螺栓与底板、吊车梁、支撑系统、二楼与楼梯、屋面、出图简介等内容,用一套完整的实例详细介绍如何建立一座比较简单的单层钢结构厂房的三维模型。本书在建模的过程中,同时介绍软件的相关知识,以便大家举一反三,更好地运用这个软件。本书可供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钢结构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常用Office软件、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路基础、Inter应用基础、数据库基础等。本书内容详实,结构合理,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通俗易懂、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