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的资助下,作者所在的科研团队在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做了一系列研究与应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多个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中,于200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书是全面介绍数字样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专著,系统分析了数字样机的构建、求解、仿真、分析的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数字样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共10章,包括数字样机的虚拟现实环境构建技术、数字样机模型及其建模技术、数字样机中的几何问题求解技术、数字样机的虚拟装配技术、数字样机运动学与动力学求解技术、数字样机物理场可视分析技术、数字样机的组件化协同仿真技术、数字样机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技术、数字样机技术与系统的工程实例等。 本书供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产品设计与开发的
MEMS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军民两用高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学科带动性,它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Coventor Ware是业界公认的具备SystemLevel和Co-Design功能的专业化MEMS设计软件。全书共分8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Coventor Ware软件的使用方法、应用技巧、仿真应用,以及在工程中使用Coventor Ware软件来进行预处理分析、微机电分析、力学分析和机电耦合求解器仿真的方法和技巧,并以微陀螺实例介绍了建模和系统级仿真的详细步骤和过程。内容详细具体,工程应用技巧性强。 本书适合机械电子专业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学习参考。
本手册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全面系统地收录了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的系列公差标准及应用技术资料,同时也分析介绍了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的相关标准内容及应用要点。手册共分十四章,主要包括:章是数和数系;第2章至第5章为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圆锥和角度公差与配合;第6章至1章为螺纹公差与配合、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齿轮传动的精度、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精度与配合、铸件公差和冲压件公差;2章为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和量规公差;3章为尺寸链;4章为新一代GPS标准体系。各章内容包括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原理与分析、代号及标注、数表及选用等。 本手册标准新、实用性强、简明、扼要、便查使用,可供机械设计、工艺、检验、标准化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供工科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书是“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丛书”的一本,主要介绍组合机构的设计与应用。全书共分9章,章为组合机构总论,论述了基本机构和组合机构的定义,并提出以机构效率为基础的机构传动质量指标来设计各种机构的新概念及其应用。第2-6章分别叙述了凸轮-连杆、齿轮-连杆和齿轮-凸轮机构的应用和设计。第7、8两章则分别叙述了由同一种机构组成的齿轮-齿轮和连杆-连杆机构的应用和设计。第9章介绍了组合机构按运动要求的选型。 书中通过系统地分析各类组合机构,开发了新功能的机构,有助于读者对组合机构的创新。此外,书中还列举了典型的设计实例,并给出了它们的设计线图,从而省去繁复的计算,使设计简捷且便于选型。 本书可供机械设计师、从事技术改造和革新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机械专业的师生阅读。
MEMS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军民两用高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学科带动性,它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Coventor Ware是业界公认的具备SystemLevel和Co-Design功能的专业化MEMS设计软件。全书共分8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Coventor Ware软件的使用方法、应用技巧、仿真应用,以及在工程中使用Coventor Ware软件来进行预处理分析、微机电分析、力学分析和机电耦合求解器仿真的方法和技巧,并以微陀螺实例介绍了建模和系统级仿真的详细步骤和过程。内容详细具体,工程应用技巧性强。 本书适合机械电子专业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学习参考。
本手册根据机械产品设计的制造的需要编写的关于几何精度设计的工具书,包括极限与配合、开头与位置公差、表面结构、圆锥公差与配合、螺纹公差与配合、圆柱齿轮精度、圆锥齿轮精度、圆柱蜗轮精度、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滑动轴承公差、木制件公差与配合、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公差、量规公差、铸件公差、锻件公差和冲压件公差等有关机械产品几何精度设计的实用资料。本手册资料丰富、内容先进、数据可靠、标准、实用便查,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主要供科研设计院所、工厂设计和工艺技术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使用,可供装备制造生产车间技术工作者查阅,也是高等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有关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参考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动力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内容包括:机械系统的理论建模及分析,试验建模及分析,结合部建模及参数识别,结构动力修改,状态空间建模及求解,动态性能的主动控制,机械系统静、动态优化设计以及Matlab语言在机械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本书体现了将现代控制理论和相关科学融入机械动力学研究领域后在近年来的发展及研究成果,对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机械动力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进行机械系统的建模、计算、试验、分析、修改、控制、仿真、优化以及工程应用,都是一本极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可供科开院所和工矿企业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美国大学本科机械设计课程的一本经典教材。全书分两篇。篇为基础篇,共8章,分别是:设计介绍,材料和工艺,运动与受力分析,应力、应变与挠度,静态失效理论,疲劳失效理论,表面失效和有限元分析。第2篇为机械设计篇,共9章,分别是:设计案例研究,轴、键与联轴器,轴承与润滑,直齿圆柱齿轮,斜齿轮、锥齿轮和蜗轮蜗杆,弹簧设计,螺纹与紧固件,焊接,离合器与制动器。本书特别强调综合设计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除了传统的解析与图解分析计算方法外,还加入了有限元方法,并在本书网站中提供了多个计算机辅助分析的程序,从而突出现代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本书开设的网站提供了原作者的课程讲座演讲视频、应力分析视频、常用机械零件例子视频和工
《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学用指南》包括三章:章标准化和制图标准化概论简介了标准化和制图标准化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第2章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学用指南是本书的重点,立足于现行全部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60多项),采用颇具特色的“围标导释”(围绕标准引导诠释)的编写模式——首先将现行全部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分类为“2.1术语注语”、“2.2基本规定”、“2.3图样画法”和“2.4图样标注”四节,且在各节中又根据标准的内容含义再细分成一个个“标准族”;在诠释这些标准时,重点诠释标准原文,同时又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介绍一些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标准知识等;另增加了“2.5机械图样的绘和读”,结合典型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例子分析绘图和读图的方法技巧,以巩固学习标准的效果。
本书依据新版11G101图集进行编写,全书共分为七章,内容主要包括:平法基础知识、基础钢筋识图与计算、柱钢筋识图与计算、剪力墙钢筋识图与计算、梁钢筋识图与计算、楼板钢筋识图与计算、楼梯钢筋识图与计算。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解答了平法识图与计算中的常见问题,本书内容系统、实用性强、便于理解、方便读者掌握,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的师生学习参考。